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贵在办好“难事”

2008-08-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所谓“难事”,无非是指那些难度大、阻力大、投人大而见效比较慢的“棘手事”。当前我国整个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也有个突出问题,就是安全生产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成为当前我国的一件“难事”,难在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难在“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安全问题负面影响极大,它不仅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还牵涉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很大精力。能不能办好安全生产这件“难事”,对各级领导干部是块试金石。

    能不能办“难事”,是个政治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能否办好安全生产这件难事,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检验。有些领导干部不愿办安全生产这件难事,大局观念不强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同志热衷于办“好事”,不愿办安全生产这件难事,就是因为办“好事”容易显示政绩、赢得赞誉、树立形象,有时甚至还可以借办“好事”之名,为自己捞点实惠;而办安全生产这件难事则往往费力不讨好,甚至会把责任揽在身上。不办安全生产这件难事的人,把个人名利看得比人民的利益还重,计较自己的荣辱,漠视群众的安危;只考虑个人眼前的安逸,不谋求长远的发展,当然只会把安全生产这件难事当足球踢来踢去,导致安全生产这件难事成堆,矛盾重重,积重难返,举步维艰,制约了经济建设与发展。

    能不能办好“难事”,是个能力问题。没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就不会有办好安全生产这件难事魄力和决心;没有较强的领导能力,也难以把安全生产这件难事办好。办好安全生产这件难事,是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集中体现。有些同志在安全生产这件难事面前口号响、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没把安全生产这件难事摆上位抓到位,都是能力素质欠缺使然。办安全生产这件难事,是磨砺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磨刀石。领导干部积极投入办安全生产这件难事的实践之中,潜心研究探讨,完善各项安全生产机制,才能不断开阔胸襟,提高能力,增长才干,锻炼胆略和气魄,使自己成为能当大任的领导人才。各级领导干部如果连这点事都做不好,别的事情就谈不上,连老百姓的基本生命安全都保证不了,还能做什么事,还有什么能力水平呢?

    能不能办好“难事”,是个责任问题。各级从事生产的领导干部只有勇于并善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生产这件难事,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拥护。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是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这主要表现在,有的责任制说在嘴上,层层强调,无人落实;有的责任制挂在墙上,没有具体分工落实,缺乏明确的责任;有的责任制写在纸上,责任状签后锁在柜子,形同虚设。办好安全生产这件难办之事,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得力措施。政府工作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负责制就是要承担责任。各地政府一把手是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确保一方平安。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要负起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其它分管负责人,也要对分管范围的安全工作负责。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总责,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