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工作场所职业健康杀手

2010-07-29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第一名:粉尘

  上榜理由:长期吸入粉尘会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朝阳医院职业病科住院患者中60%以上属尘肺患者,且尘肺目前尚无法根治。

  中招表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肺功能减退,很多患者终因呼吸衰竭或合并感染、气胸而死亡。

  危害人群:采矿、冶金、建材、铸造、电焊、石粉加工、爆破以及玻璃、水泥、陶瓷制造、装修等行业的粉尘作业工人。

  防范措施:1.改革工艺流程、革新生产设备。湿式作业和密闭抽风可以防止扬尘。2.工作时应佩戴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防尘口罩等防尘护具。

  第二名:噪声

  上榜理由:在职业病门诊,常有因工业噪声导致的耳聋患者就诊,职业性噪声聋已成为尘肺以外本市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

  中招表现:听力下降甚至丧失,头痛、头晕、心悸、睡眠障碍和全身乏力等神经衰弱症状,胃肠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受到影响。

  危害人群:纺织、机械等长期在噪声中工作的工人。

  防范措施:

  1.采用低声或无声的先进设备控制噪声源或在车间内使用吸声材料及吸声装置。

  2.工作时应佩戴耳塞等防护工具。

  第三名:高温

  上榜理由:虽然因高温导致的职业病上报疾控部门的数量较少,但实际上高温中暑却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职业病。

  中招表现:

  1.热射病:体温40摄氏度以上,伴有干热、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症状,最危险的一类中暑,死亡率达20%。

  2.热痉挛:神志清醒、体温多正常,但出现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

  3.热衰竭:头昏、头痛、心悸、恶心、呕吐、皮肤冰冷、血压下降,继而昏厥。

  危害人群:冶炼、铸造、印染、造纸行业工人,陶瓷、玻璃、砖瓦制造行业的炉窑车间工人,热电厂锅炉间工人以及夏季露天作业的工人等。

  防范措施: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使工人远离热源或对热源采取隔离措施。2.高温车间应充分通风降温,作业工人应穿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工作服,并及时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

  第四名:苯

  上榜理由:苯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但是很多粘胶剂的苯含量高达70%-90%,且很多劳动者甚至生产经营者并不知道自己使用的胶是否含有高浓度的苯。

  中招表现:早期常见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及血象异常,长期或较短时间大剂量接触苯后,可导致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

  危害人群:经常接触橡胶、树脂、粘胶剂、油漆、合成染料、化肥、炸药的工人。

  防范措施:涂料工业应以毒性较低的物质代替苯做溶剂;皮鞋厂等大量使用粘胶剂的行业应使用新型无毒产品代替苯胶;与苯相关的化工行业应杜绝苯的逸散。

  第五名:硫化氢

  上榜理由:硫化氢是窒息性气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肺、心脏等多脏器损害,高浓度吸入会立即昏迷甚至猝死。

  中招表现:眼刺痛、流泪、异物感、畏光、咽喉灼痛、声音嘶哑、胸痛、咯血、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肌肉痉挛、呼吸麻痹等。

  危害人群:石油、采矿、冶金、染料、化纤、化工、煤气、橡胶等行业的工人,以及从事阴沟、粪坑清理的环卫工人。

  防范措施:1.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过程应密闭及安装通风排毒装置,进入矿坑、阴沟、蓄粪池、纸浆槽等作业时,应先通风排气。2.高危行业的工人作业时应戴供氧防毒面具。

  第六名:汽油

  上榜理由:吸入高浓度汽油蒸气可导致猝死。

  中招表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视力模糊、步态不稳、醉酒样和短暂意识障碍等症状,重度中毒表现为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症状,皮肤接触可出现水疱和表皮脱落。

  危害人群:

  1.加油站工人、司机等从事燃料汽油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的人。

  2.接触溶剂汽油的橡胶和粘胶制作、制鞋、制革、洗染、油漆等行业的工人。

  防范措施:相关工作场所应安装通风排毒装置,进入汽油槽车、储罐、汽油塔时应穿戴工作服、防护手套、胶鞋,佩戴消毒面具。

  第七名:甲醛

  上榜理由:甲醛对皮肤、眼、呼吸道黏膜、中枢神经均有刺激作用,为可疑致癌物。

  中招表现:头晕、头痛、乏力、视力模糊、结膜及咽喉充血、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窒息、肺水肿、昏迷、休克等。

  危害人群:树脂、塑料、皮革、造纸、橡胶、染料、药品、照相胶片、油漆、炸药等相关行业从业人员。

  防范措施:甲醛的生产、灌注、运输以及相关产品的制造使用过程应机械化、密闭化,并加强通风和局部排气。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