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常对安全反思是一种管理智慧

2005-02-23   来源:《新安全》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读到一篇文章:《小心聆听民意是一种执政智慧》,引发一个思考:常对安全反思也是一种管理智慧。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安全的考验是对行政最大的考验。一个国家,不讲安全,国将不国。一个企业不讲安全,必将险象环生,安全不稳就没有精力去发展企业。说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是历史的结论,是经验的总结。是任何企业任何人都不能违背的。效益的攀升,企业的发展,没有安全的稳定,就是一句空话。
  如何确保安全,我们有一个座右铭:长治久安。所谓长治,就是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所谓久安,就是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辩证的,没有治就谈不上安,久安是长治的结果,长治是久安的保证。这就像毛主席所形容的扫地:“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从这一点上讲,常思安全,是一个领导的基本能力,是一个干部的基本素质,是一个职工的基本素养。在道德的修养上,孔夫子有一段名言:“吾日三省吾身”。在安全的管理上,也应该遵循一个原则:“吾日三思其行”。安排工作,部署任务,检查落实,都要把安全作为重要因素进行考虑,才能防患未然,保一方平安。有教授做过研究: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安全生产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投入产出比”,这是1:5的关系。安全的学费可实在太高了!
  说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认为安全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各级干部需要常思、常想、常作为的课题。是我们每一名干部管理智慧的最大体现。无数不安全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在安全工程科学研究中,人们概括出这么一条“事故法则”,也有人称它为“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想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就必须把这1000起事故隐患控制住。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任何事故苗头都是可以避免的。世界上没有不可预防的事故。只有管理行为和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够。管理上的轻视,行为上的惰性,才是真正酿成事故的罪魁祸首。只有把安全作为我们各级干部和每一名职工时刻挂在心尖上的头等大事,守土有责,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
  安全,是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底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安全没有长效机制,只有长治机制。安全的软肋,就是只说不做。不会经常反思安全的领导无疑不是负责的领导,不是睿智的领导。常思安全,不仅仅是各级干部亲和力的具体体现,而且还是行政的必须。一个企业的领导是不是负责的领导,是否勤于常思安全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其对安全的价值和位置的重视程度,折射出的是企业的价值观。安全管理不用信誓旦旦只需要脚踏实地,决心表得再好,没有实实在在的行动等于零。任何对安全生产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出现麻痹侥幸和松懈厌倦情绪都是有害的。不注重预防和控制事故苗头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一再付出血的代价。有效规避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一刻也不要放松安全的警惕,始终铭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真正树立在安全上追求卓越的共同价值观。
  管理需要智慧,智慧是管理的灵魂。没有智慧的管理,盲人骑瞎马,跌跤是迟早的事。一个管理者最可怕的是对安全的麻木,最不能原谅的是对取得安全成绩后的掉以轻心。在安全上,太平盛世是没有的,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头悬安全之剑,绷紧安全之弦,强烈的安全意识,就是一个高明的管理者最起码的管理智慧。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