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重大恶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背后隐藏着腐败”点中了“穴位”

2008-12-04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中共吉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法泉在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撰文指出,一些重大恶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腐败问题。(中新网12月3日)

  看了这个报道,笔者认为,在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今天,李法泉书记的“重大恶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背后隐藏着腐败”点正了“穴位”, 增强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实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建设在继承中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明显成效,使腐败现象成为过街老鼠,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仍然存在。而“重大恶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背后隐藏着腐败”点出了当今腐败现象的隐蔽性。众所周知,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与“矛盾凸显时期”并存的阶段。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社会变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利益调整凸显了新的矛盾,群众切身利益受到侵犯,就容易爆发重大恶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而在这些事件背后一定都是隐蔽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案件所引发。认识到这个腐败的新特点,就能使反腐败工作不断破解难题,积极探索创新措施,使反腐倡廉建设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群众意愿。

  分析近年来全国影响较大的群体事件,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起因很小-基层反应迟钝-升级为群体性事件-基层无法控制-震惊高层-迅速处置-事态平息。为什么会在冲突萌芽和聚集的初期,一些地方领导反应迟钝,判断失误,处理失当,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除了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薄弱外,其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权力缺乏有效监控,致使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腐败现象产生。 “重大恶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背后隐藏着腐败”也点出了今后对待这种腐败与时俱进的反腐办法,从快从重地严肃查办以各种手段侵吞国有资产的案件和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把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进一步合理划分、科学配置各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权力和职能,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同时加强对重大典型案件的剖析,以吸取教训,堵塞权力“寻租”式的腐败漏洞。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