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安全生产”,是职业健康的护身符

2004-12-07   来源:《新安全》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在国务院督察组赴川黔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调查过程中.我结识了在安全生产领域颇有建树的理论专家周永平先生。面对安全生产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都觉得,安全生产理论需要完善和规范。因为,当前的安全生产理论现状和理论水平远远落后于安全形势对理论的需求。而其中首当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就是对安全生产概念的定位。
    什么是安全生产?理论界的概括虽有很多,但将其概括为保障生产过程中人和物体处在安全状态的理解,是大家广为接受的。应该说,这个解释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但是,也有同志提出,工人下班后脱离了生产环节,下班后驾车出了车祸,安全生产概念就不能把它纳入其中;再比方.危险化学品作为生产原料应该纳入安全生产领域,但脱离了生产环节后的废料管理,就不该再纳入安全生产管理的范畴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也论证的提出,得出的结论就是,安全生产只是安全领域的一环,要突出以人为本,全部的归宿点还在职业健康。应该讲,是有一定道理的。周永平先生在《关于我国“安全生产”基本问题的初步思考》这篇旁征博引的论文中,也有效地阐述了这一个观点。
    正是基于这些论点,很多同志就讲,安全生产要提,但其理论的落脚点和归宿都是职业健康,因此,提职业健康就更规范了。这个观点的理论意义在于对过去安全生产理论的修正和完善。
    我以为,这个理论的提出,的确丰富了安全生产理论宝库。但是否确切,仍需要实践的检验。仅从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理论和和劳动力理论来看,此番修正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为这个修正,实际上是把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割裂开来理解。对安全生产理论本身来说,这很容易造成混乱。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安全生产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在生产关联之中的安全状态。用白话讲,就是人和生产工具的安全状态。
    不错,表面上看工人下班后,已经不在其所处的生产环节了,但是作为劳动力和生产要素之一,工人第二天还有以后都要继续上班从事生产活动。他休息了,只是为了更好地积淀劳动体力和智力。他休息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作为劳动生产力要素的性质。这个理解,是建立在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劳动理论概念的理解。所以,安全生产,完全包括了工人不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态。
    有的同志又说了,那一个车间大楼不在生产过程中,而在歇班过程中起火了,也不能纳入安全生产范畴。其实,车间大楼不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改变其作为生产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投入性质。因此,不管这个大楼是否在有工人在生产,它始终是生产要素。
    还有的同志讲,照你的理解,废旧危险化学品已经退出生产领域,那还能纳入安全生产管理的领域吗?回答同样是肯定的,因为,即便已经退出生产领域的危险化学品,必须纳入安全生产管理范畴。为什么呢,因为,废旧危险化学品危害到其他生产过程的安全,也危害到劳动力和潜在劳动力生活的安全。
    正是鉴于对劳动理论和生产理论的理解,我以为,安全生产是一个完全规范的概念,不能因为职业健康的重要性,而以职业健康概念取代安全生产概念,或以职业健康概念掩盖安全生产概念。
    关于职业健康的重要性,我想周先生的在这篇文章中,已经阐述得很全面,让我们共同记住一本划时代的书,就是《寂静的春天》。这对实现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职业健康是安全生产的目的,安全生产是职业健康的手段。安全生产本身,既是生产的目的,又是生产的手段。决不能因为职业健康的重要性而混淆了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的辨证联系,更不能简单地以东风压到西风或者西风压到东风的方式来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安全生产不仅要大力提倡,安全生产的理论还要得到极大丰富。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