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防止储罐跑油 (料)十条规定(3)

2006-02-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八、重油加温,不应超标,防止突沸
    重油为炭黑原料油或重质燃料油类,其粘度较大。为了减少管道阻力便于输送,或防止在罐内凝固,要求储存温度为 90℃左右,因此必须进行加温。
    储罐中重油加温是通过罐内的加热器来进行的。加热器是用钢管制成的排管、蛇管或盘管。加热时,水蒸气由进气管进罐,加热后的冷凝水通过回收管流出罐外。重油加温操作时必须严格控制,即不能降温凝固,更不准超温(高于100℃)造成突沸。
    重质油晶所以会发生突沸的原因如下:
    1.辐射热的作用:油在被加热到沸点时,油品就沸腾溢出。
    2.热波的作用:油品燃烧时,剩余的重馏分逐步下沉,热量带到下面使油品逐层地深部加热,这种现象称为热波。
    3.水蒸气的作用:如果油品不纯,油中含水或油层中包裹着游离状态水分。高热波面与油中悬浮水滴相遇或达到水垫层高度时,水被加热汽化,并形成气泡。水滴蒸发成水蒸气后,体积膨胀1700倍,以很大的压力急剧冲出液面,把油品带上高空。
    一般以发生突沸前数分钟,油罐出现剧烈振动,并发生强烈嘶哑声音,即是突沸的预兆。突沸往往会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例一:热油进罐,突沸着火。
    1992年7月18日13:42,某公司炼油厂裂解车间安排白班吹扫清洗裂解炉进料泵PU—1201入口A台过滤器。9:00,当班给污油罐TA—1324罐脱水毕。13:00,改扫线流程。13:30,开蒸汽吹扫,随即发现污油罐突沸。在处理过程中,约在13:55,罐顶的扫线人罐处着火,并引燃了从罐顶裂口处喷出的油雾。裂解、加氢装置紧急停车。
    事故原因剖析:TA—1324罐发生突沸的油品从罐顶喷出,落到高温管线上自燃着火。
    (1)突沸原因:TA—1324是专用扫线罐,罐内重油与水密度接近,并呈乳化状,水难脱尽。在吹扫过滤器之前,操作工虽然脱水见油,但罐内仍有水存在。操作工在改流程时,由于 A台过滤器前后阀没有关死,导致分馏塔底部渣油(340℃)经A台过滤器串人并充满吹扫线。当操作工开蒸汽吹扫时,将管内高温渣油扫进了罐,导致突沸爆顶。
    (2)自燃原因:吹扫线内的高温渣油使该管线外壁温度超过了渣油的自燃点(230~240℃)。罐突沸后,油品从罐顶喷出落到该管线上自燃。
    例二:高温渣油进罐,罐顶爆裂破损。
    1991年4月19日5:30,某石化总厂原油车间711#渣油罐开始收储常减压车间渣油。约8:40,发现该罐罐顶透光孔和检尺尺口均冒大量白色蒸汽。未及查明原因,一声巨响,罐顶与罐壁约1/3焊口爆裂,罐体上部约1/4罐壁塌陷变形。
    事故原因剖析:常减压车间出来的高温渣油直接进入711#罐;罐底有少量存水,在高温渣油的加热下突沸爆罐。
    九、管线用完,及时处理,防止冻凝
    例一:管线盲头冻裂,跑气幸未爆炸。
    1985年3月24日4:00,某炼油厂瓦斯罐区值班员在检查时,发现501#球罐去升压器管线盲头处破裂150毫米长的口子。跑损液化气达23吨,幸好在夜间,又遇8级大风,没遇明火,未酿成恶性火灾爆炸事故。
    事故原因剖析:此管线长期未用,连通阀门关不严,使该线内积水冻结;安全检查不认真,未能及时巡检发现。
    例二:管线停用不及时处理,积水冻裂,又错开阀门造成跑油事故。
    1983年4月13日,某炼油厂运销科装洗工段装车组长接到装两节石脑油槽车任务的通知单后,就让装车工去开总阀。由于装车工不熟悉工艺流程,组长又没有告诉他应该开哪个阀门。结果,装车工错开了原油罐区长期停用的装油线总阀。此管线停用后未加处理,长期积水冻裂。开阀后又未及时检查,致使 120吨石脑油从管线冻裂的断口处跑出。
    事故原因剖析:由于对长期停用的管线未排尽管内液体,又未作加盲板的妥善处理,这是主要原因。装车工不熟悉业务,错开了阀门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十、新罐投用,验收签证,方可进油(料)
    新罐投用前必须认真检查、验收签证,否则后患无穷。有的因阀门不严造成串油、混油;有的因消防线阀门不严造成了跑油事故;有的因罐顶阀门问题,影响了交工验收进度。
    例如:1989年10月7日,某公司芳烃装置的FB—510甲苯罐上的呼吸阀,在投运前未按检查表规定去拆检就进行氮封,由于呼吸阀阀片被瓦楞纸团卡死不能动作,自力式氮气调解阀又有漏氮,致使罐内超压,导致12000米3拱顶罐的罐顶角焊缝撕裂,梯子、管线变型,基础下沉。事后又检查到11个新罐的呼吸阀都有同样的问题。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