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营造青年安全文化 推进星级创建活动

2010-08-16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之一。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成为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需要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企业职工的共同努力。

    作为基层团组织的优秀代表,为进一步协助企业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几年来,承钢各级团组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以青工为主体,以安全生产示范为导向,以星级创建为赛场,以安全环保教育、安全技能培训、安全监督管理为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安全工作,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强势宣传,营造氛围,奏响青年安全生产新品牌

    承钢各级团组织在开展青年安全工作过程中,以引导青工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为根本,营造积极向上的青年安全文化,不断强化青工安全生产意识。

    一是把握宣传环节,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为防止职工产生“看惯了”、“习惯了”的麻痹思想,承钢团委在电视等媒体上进行安全视听资料播放,并利用青年读书屋配备的安全书籍,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同时会同公司安全环保部联合开展“温情期盼,平安一生”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各级青安岗岗长、岗员拍摄安全全家福,以家庭责任意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组织安全小卫士开展“致职工家属平安信”活动,用小卫士真情的呼唤和真心的期盼,倡导安全生产、文明工作的文化理念;组织制作安全文化标牌,更新原有安全警示牌,规范青年安全标志和标识;编辑下发《青年安全文化手册》,通过安全漫画、警句和案例图片教育,时刻提醒青工安全生产、安全工作,有效地激发了青工按章操作、遵章守纪的意识,广泛营造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浓厚氛围。

    二是把握教育培训环节,努力提升青工安全素质。青年职工素质是决定青安岗活动实效的根本因素,承钢团委结合企业青年实际和不同时期的新形势,从加强青工安全教育培训入手,每季度组织各单位开展一次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活动,聘请单位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讲解和安全防护知识的演示。同时开展告别“三违”等青年安全知识竞赛,通过学习教育活动,使青安岗员成为理论上的“全能人”、技术上的“多面手”。

    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拓展青年安全生产新领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承钢团委根据企业需要,在青年安全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健全完善的机制成为推进青年安全活动不断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1988年开始启动“青安杯”工作以来,承钢团委每年根据新的形势对全年工作进行总体安排,成立由主管生产的领导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并设专项安全奖金用于推进此项活动。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以单位安全主管领导挂帅的推进小组,加强重视程度,形成上下联动。建立了从申报、创建、考核、命名表彰等一整套创建工作运行机制。首先,规范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标准,制定严格详细的“青安杯”竞赛考核办法,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开展此项活动;其次,按照坚持标准、重在创建,从严考核的原则,明确岗长、岗员的职责和权利,让每名岗长、岗员在行使安全监督权利的同时,发挥青年安全监督作用,形成了“班班有岗员、人人保安全”的安全生产局面;再次,开展安全标准化操作,为每名岗长和岗员配备了印有“青年安全监督”的红色袖标、专用安全帽和《青工安全工作手册》,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也为岗长、岗员配备了绿色青安岗胸牌;最后,根据检查考核情况进行年度综合评定,确定“青安杯”竞赛季度和年度优胜单位以及青安分岗。不断规范“青安杯”竞赛活动,使企业安全工作管理更为系统和正规。

    结合实际,选准载体,催生青年安全生产新活力

    承钢团委根据各单位生产实际,开展了以“安全教育一堂课、安全监督一张网、安全提醒一句话,安全监护一个人,安全整改一条线”为内容的安全“五个一”活动。

    安全教育一堂课,切实做好安全知识教育。在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的基础上,会同公司安全环保部,组织“青工保安全万人签名”活动,主管领导亲自带头签名,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基础。同时结合全国安全生产月的有关安排,下发“安全生产常识1000题”,在职工中开展安全生产法规、方针、政策的学习,教育青工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企业改革、安全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并在复赛的基础上以电视大赛形式进行决赛,为安全生产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安全监督一张网,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青安杯”立体监护网络,对各分岗的人员和岗位设置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将真正有能力、有责任心的青工充实到青安岗的队伍中。各级青安岗发挥安全监督和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安全互保工作,并在实行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在质计部等基层单位探索实施了“岗长、岗员安全风险抵押”活动,保障了安全工作的按时有效开展。

    安全提醒一句话,加强青工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安全提示,指导各单位青安岗在生产现场醒目位置,尤其是危险区域设置安全提示专栏,悬挂安全提示板,张贴安全标语,制作安全灯箱,并设置明显的青安岗标志。时刻提醒青工规范操作,生产不忘安全。

    我为安全生产进一言,调动青工广泛参与性。在“青安杯”竞赛中,承钢团委在广大青工中开展安全进一言活动。通过规范填写报表,发动青工为安全生产献计献策。各青安总岗负责下发上收,并审核、汇总,最终向单位安全部门汇报,使单位领导及时了解生产的安全情况,使安全隐患及时加以处理和改进。

    安全整改一条线,不断为安全生产环境提供保障措施。对于青工在生产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在安全部门进行鉴定,出具整改意见后,青安总岗组织协调所在工段、班组进行整改,由安全部门验收合格签署意见,反馈到总岗备案,形成发现、上报、审批、整改、反馈一条完整的整改线,杜绝了各类危险源点的存在。对于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危险源点,悬挂明显危险源点预知牌。

    依托载体,树立品牌,打造青年安全工作新文化

    没有任何一项事物或一件事情能够一成不变、一劳永逸,青年安全活动也不例外,面对新的时期、新的条件、新的环境、新的变化,安全管理更需不断地优化创新。

    承钢团委结合企业实际,在原有青年安全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青年安全星级创建活动,用典型引路,提升整体水平。在进一步完善“青安杯”竞赛活动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创建青年安全三星级单位”标准,即星级创建活动以100分为满分。公司团委每季度进行指导考核,年终进行总评。得分在90分以上且居前三名的单位为“青安杯”竞赛优胜单位暨“青年安全工作三星级单位”;得分在80分以上且居前八名的单位为“青年安全工作二星级单位”;得分在70分以上的单位为“青年安全工作一星级单位”,得分在70分以下为不合格单位。承钢团委还以规范“青安岗”形象建设为切入点,首先明确承钢青年安全工作形象,设计承钢青年安全工作星级创建活动标识,按照岗员→分岗长→基层单位总岗长→公司团委人员→公司团委书记分别设置一杠一星到二杠三星等5个级别的徽章,分别印制在青安岗专用安全帽和袖标上;

    其次,改进完善三星级青安岗创建标准。各青安岗依据标准结合工作实际,细化考核内容,逐层落实。对于在创建活动中符合三星级青安岗的才有资格参加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的评选。同时规范了三星级岗长、岗员权利和义务,要求公司所有岗长和岗员在行使安全监督权利的同时,履行职责,真正发挥青年安全监督作用。目前,承钢拥有国家级“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1个,省、市级“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各2个,公司级分岗144个,岗员726名,形成了青年安全工作全方位网络式覆盖的局面,将“安全生产、青年当先”的宗旨贯穿到活动中,不断为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和安全稳定生产发挥积极作用。

    展望未来,愿景无限,解决青年安全工作新问题

    “热炉”法则,在体现警告性、即时性、公平性等原则的同时,也为钢铁青年安全工作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为完善和严格的要求,我们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并认真思考:

    (一)加大对企业青工安全教育的力度,培养其安全意识,坚决杜绝违规操作

    企业青工是职工的主体,以承钢为例,自2004年承钢尝试运行青工委运行机制以来(39岁以下职工均纳入青工行列),青工人数增加至12144人,占在册职工17568人的近70%。转变青工的青年安全意识和思想尤为重要,让其从被动接受安全教育的“听者”转变为主动的参加安全学习的“学者”,从而杜绝违规操作现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事故问题。

    首先,对青工进行有区别的安全教育。对企业的青年管理者进行系统宏观的安全教育;对现场安全监察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知识化安全教育;对一般的企业青工进行可操作性强的基础性安全教育;对临时青工进行适合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安全教育。

    其次,采用灵活的安全教育形式。除了要加强现有的安全教育外,还要组织青工对其它企业的典型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鼓励青工以各种形式反映在其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调动企业青工报告安全问题的积极性,集思广义、群策群力地发现安全问题并解决好安全问题。

    (二)配合安全部门不断更新和完善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企业青工的违规操作除了源于安全意识淡薄外,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实际操作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因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增加它的可操作性 ,使职工认同并乐于遵守该规程。而且,企业在制定劳动纪律等制度时应充分考虑相关因素,更应该注重企业安全环保问题和正面引导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所带来的作用。可以对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重大安全隐患以及模范遵章操作的青工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形成以奖励为主,以处罚为辅的劳动规章制度。

    (三)建立健全企业的青年安全管理体制和应急预案

    在该体制下,各责任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以便更好地解决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在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时,及时主动的和上级领导取得联系,为应急预案的启动提供方方面面的保证。还应有计划的组织青工进行应急演练,做到预防与应急并重,尽量避免事故发生时出现的无序状态。

    (四)及时分析事故原因,对安全隐患有效整改,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在本企业或其它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后,青年安全工作负责人应组织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分析事故原因,对现存的隐患及时有效地整改并将研究结论整理成书面材料传达至企业青工,从而避免相同或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对于青年安全工作的管理者,企业青年安全工作空间将更为广阔。如何在钢铁行业这个高风险的领域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安全工作管理和保障体系,仍是企业团组织不断探索的课题。展望未来,我们将立足于企业现实和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协助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为宗旨,不断深化“青年安全杯”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常鸣安全警钟,从自身本职做起,认真学习和借鉴各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推进承钢的安全生产,为承钢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快速发展再立新功。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