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加强核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2007-09-28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核安全咨询组提出了核电站“安全文化”,它认为:核安全必须靠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安全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来保证,它是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保证核电厂的安全问题,就必须绝对保证“安全第一”。核安全文化是核系统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之总和。核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核安全文化,核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人和群体的安全素质,核安全素质的关键是核安全意识。
  如何建设核安全文化,创造和培育保护职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以全新的安全文化观完善安全文化生产营运机制,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实现企业和企业员工共建具有特色的核安全文化的目的?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结合:
  
  核安全文化素质与意识的提高要与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相结合
  
  安全问题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领域中,伤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人类遭受意外伤害的风险也永远存在。现代安全文化认为,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既是保护的对象,又是难以控制的灾害之源,因此要降低人因失误和灾难的风险,就要不断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与意识。

  ——建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情况的核安全观念文化。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应建立的安全观念主要有:安全第一的哲学观;核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认识观;安全表征人类生存质量的效益观;核安全具有综合效益的价值观;设置合理安全性的风险观;人机环境协调的系统观;本质安全化与预防为主的科学观;遵章守纪的法制观;珍惜生命与健康的情感观等。

  ——决策层中建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机制,并贯彻于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中。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经营工作时,必须有落实安全工作的考核指标;在核安全生产问题上运用决定权、否决权、协调权、奖惩权;在机构、人员、资金、执法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条件。

  ——不断健全核安全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和习俗。从全员抓起,讲科学、求实效,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科技素质,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进而发展到“我会安全”。

  ——突出行业特点,探索开展核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的新形式、新途径。采用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核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培训、实践活动。宣传核安全文化知识,讲授核安全科学技术及学科建设理论,推广核安全技术先进成果,演示应急处理办法的自救互救技能,使广大员工及家属从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受到核安全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强调员工的实际响应行动,实现核安全文化建设目标。使企业核安全生产政令畅通,核安全信息反馈及时,核安全操作规范达标,核安全预警预报系统灵敏可靠,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快速有效。
  
  核安全文化建设要与核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
  
  核安全文化离不开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安全管理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企业员工及其活动的领域。没有企业的生产和产品的经营活动,就没有具有特色的安全活动经验,也不会有丰富多彩、文明生产的核安全文化。推进企业核安全文化建设,应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采用现代安全管理的方法,更有效地发挥核安全文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作用,保护员工在核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主要是通过安全目标管理、安全人性化管理、安全柔性管理等,调节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与企业核安全文化和谐的安全生产运行机制,达到安全管理的期望目标。

  二是发挥行业、企业的内部行政和业务归口管理的办法,充分发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的作用,规范员工的行为,防止“三违”现象,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例如,贯彻政府、行业的法规、条例、标准;执行安全生产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坚持“五同时”等。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先进安全技术和成果,不断改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的水平。例如,应用和发挥安全科学及其工程技术的作用,消除潜在危险和危害等。利用核安全文化的物质文化和安全文化物化的技术、材料、设备、保护装置,维护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四是采用技术经济手段,适应企业的核安全文化和经济背景,以较小的安全投入,取得较大的效益。例如,利用安全经济的信息分析技术、安全经济效益分析技术、安全经济决策、安全风险评估和分析技术等,在安全投入、技术改造、兴建工程、安全奖励等方面发挥其安全经济手段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保护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和健康,减少意外伤亡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还可以提高经济增长能力。

  五是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的安全监督和监察,利用安全法规来规范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例如,宪法、刑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企业法中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工会法中有群众对劳动保护、劳动安全的监督制度,职业病防治法等,保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其劳动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的基础原则。

  六是采取安全教化手段,加强全员安全教育,以适应核安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安全管理的需要。
  
  核安全文化建设要与管理激励相结合
  
  核安全文化以企业精神为核心,融企业宗旨、行为规范、伦理体系、价值准则、习俗、信仰、制度规定于一体,是企业赖以存在的精神基础。通过核安全文化手段,对人的行为进行干涉、指导、控制等,这是核安全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核安全文化与管理激励,是与对人的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行为科学认为,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引发人的行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激励,就是通过设计适当的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制定和采取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企业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企业及其成员个人的目标。

  根据安全行为激励的原理,激励分为两种: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外部激励,是通过外部力量来激发人的安全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设安全奖、改善劳动卫生条件、提高待遇、安全与职务晋升和奖金挂钩、表扬,开展“安全竞赛”等活动,都是通过外部作用激励人的安全行为。严格、科学的安全监察、监督、检查也是一种外部激励的手段。内部激励,是通过人的内部力量来激发人的行为。如更新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技能,强化观念和情感,理想培养,建立安全远大目标等等。它是通过增强安全意识、素质、能力、信心和抱负等来起作用,是以职工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自觉性为目标的激励方式。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都能激发人的安全行为,但内部激励更具有持久力。前者虽然能激发人的行为,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的;后者对人的行为的激发则完全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它能使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指导、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企业“一把手”及各级安全主管和安全专职人员,应积极创造条件,形成人的内部激励的环境,在一定和特殊场合对特定的人员,也应有外部的鼓励和奖励,充分地调动每个员工的安全行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核安全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进行科学管理,抑制“三违”行为,应创造适宜的心理环境,使全体员工在感染熏陶中形成共识。

  ——形成与核安全文化相协调的心理定势,发挥其指导和制约作用。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定势规律——前面一个比较强烈的心理活动,对于随后进行的心理活动的反应内容及反应趋势有影响。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对干部和员工的培训。在对新员工和新提拔中层干部的培训上,心理定势规律作用十分突出。进行核安全知识培训,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把企业的经营哲学、战略目标、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系统而详细地介绍给他们,并通过讨论、总结、实习,加深理解。

  ——重视心理强化,通过开展多种活动来强化人的安全意识。强化是指运用某种手段,通过一定的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使某种行为得到重复或制止,使某种心理品质变得更加牢固的过程。使人的行为重复发生的手段称为正强化,制止人的行为重复发生的手段称为负强化。这种心理机制运用到核安全文化建设上,就是及时表扬和奖励与核安全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和惩罚与核安全文化相违背的思想和行为,使奖励或惩罚尽量成为企业精神的载体。

  ——利用从众心理,实现核安全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舆论与行动的良性循环。从众是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行为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在核安全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者应该运用一切舆论工具,大力宣传核安全文化,同时发挥管理者和先进典型人物、安全标兵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声势,主动利用从众心理,促成全体员工行动上的一致。

  ——培养认同心理,升华企业员工的责任感。认同是指个体将自己和另一个对象视为等同,引为同类,从而产生彼此密不可分的整体性的感觉。建设核安全文化,企业“一把手”取得全体员工的认同,是一项首要的任务。这就要求企业“一把手”要办事公正、作风正派、以身作则、关心员工、善于沟通、具有民主精神,成为员工靠得住、信得过的“当家人”。此外,还应着重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员工正确地、深刻地认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协调一致,形成个人与企业共命运的主人翁责任感,才会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思考和行事,自觉地维护企业的好传统、好作风,使核安全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

  现代企业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其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受激励的水平。建立具有自我激励性质的核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核安全文化与管理激励相结合的高级境界。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