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扁鹊之兄善医》中有这样的记载:魏文侯问扁鹊,你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解释说:长兄治病,是在病情还未发作之前就被他铲除了,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别人都认为他只能治一些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自然响遍天下。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真正高明的医术,应该是使病现于未形,且治于未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预防”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份量。“安全第一”的关键是坚持预防为主,对安全生产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绝不能麻痹大意。安全工作必须要有提前量,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该进行预想。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像指挥全局的导演,必须对剧本、演员了如指掌,才能导演出精彩的好戏来。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剧本,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实施,不能前后脱节,更不能丢三落四。必须统筹安排、相互衔接、瞻前顾后,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实施。
首先,在生产管理上要瞻前顾后。全面掌握生产的各个环节,牢记“安危相易,祸福相生”这个道理,条件好时要谨防思想麻痹,条件差时谨防意外发生,局面稳定时谨防习惯性违章。要注重精细化管理,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一些细节问题落实不到位而引起的,把每一项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整改措施都落实到位,才能把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医治于病情初起之时,扼杀在病情发作之前”。
其次,在安全培训上要瞻前顾后。既要有岗前的基础培训,掌握必要的应知应会;又要有岗中的强化培训,结合具体的实际工作相;更要有岗后的针对性的培训,认真地查一查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和不足及时补上,以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只有不断加强全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规程操作,不违章;使其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具备预防事故发生的技能和经验,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避免和预防事故的发生,才能提高避免和预防事故发生的水平。
再者,在设备投入上要瞻前顾后。要彻底走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投资误区,要舍得花钱保安全,要根据电网企业生产特点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投入相应设备,时刻不忘科技保安全。
只要我们掌握了扁鹊长兄的“医术”,将预防与应对有效结合,切实推动安全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何愁安全不力?
上一篇:为了安全
下一篇:安全能力+安全意识=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