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安全与生产是对好兄弟

2008-12-02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与生产是对好兄弟。可能有人对此会有疑问,他们哪里是好兄弟啊?安全都婆婆妈妈、唠唠叨叨,把人耳朵都听得起老茧,有时还拉人家后腿,真让人烦。

  其实人们在看待矛盾时,总是专注于他们激烈对立的一面,而忽视他们和谐统一的一面。天生万物,总是相生相克的,安全与生产其实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生产,尤其是化工生产,是个高危险的活动。从巨毒、易燃、易爆的原料,到复杂的工艺、繁多的设备,让人感到危险无时无刻不在。但更令人害怕的是人为的错误(错误的意识、错误的操作、错误的态度等),这些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回想到我们工厂的几次失误,其中人为失误占大了大多数。安全,是防止这些失误发生的重要防线。安全可以提高现场人员的意识,唤醒人们的注意,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只是安全工作防患未然的一方面。

  安全还有促进生产的一方面。例如,在大修期间,在每个施工项目开始之前,都要进行危险预知。通过危险预知,可以让人员了解作业的危险性,让人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作业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这就促进了作业的速度,从一定程度保证施工的期限,维护了正常的生产。可以说安全是促进生产的幕后工作者。

  然而,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安全与生产总是不能协调一致、磕磕碰碰。好兄弟为什么不能心心相印、相互促进呢?其实,追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安全工作的方法、方式没有做恰当,即人性化不足、效果不明显。坦白讲就是:说教偏多、照本宣科偏多、设身处地的考虑较少、灵活的教育较少。久而久之,员工对安全工作就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对安全工作应付了事,使安全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人性化较少的原因有很多,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全人员对现场了解不够,即对生产工艺、设备情况了解不够。因此,在无法提出人性化的建议或意见,只能提出一些教条化的要求,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如果对现场能熟悉了解,对设备的性能心中大致有数、对工艺有所明白,最好能有些操作经验的话,就能对现场操作、施工等,提出合理的、人性化的安全意见。并且,通过在现场监督其落实情况,就能将安全工作从头至尾,贯彻到底。

  生产方面也要善于与安全方面进行沟通交流。沟通交流万不可蜻蜓点水,应付了事,应特别着重于细节的描述。有的同志,经常把事情说个大概,而听者因为对现场不熟悉,或对作业要求不理解,难以对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无法进行正确的行动。常言云,亲兄弟不走动,亲也不亲。安全与生产沟通不顺畅,想协作也做不好。

  打虎亲兄弟,在SKT,在张总的领导下,在全体干部与员工的努力下,一定会让安全与生产这对亲兄弟,越来越亲,合作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