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2007-07-11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新观念。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奠定了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安全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决定了企业必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重新审视安全管理问题。
  通过历年的安全事故统计发现建筑企业始终占据交通、矿山之后的第三位,为此建筑行业被列为高危行业,但通过分析发现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中仍存在危险的能量、危险物质、人员违章操作、管理人员指挥失误,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避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但物的不安全状态无时无刻地存在于从业人员的周围,只有通过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并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使危险源得到有效受控,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少出事故。因此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是“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正确地进行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并针对重大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可减少和防止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出现,从而达到减少和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收集与整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不断完善,安全是指企业行为是否满足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的说法越发被人们所认可,2001年12月,国家经贸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参照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也旨在企业通过执行职业安全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以及采取各项预防措施,防止从业人员发生工伤和疾病,保证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并促进企业全面、健康的发展。而企业采取各项预防措施的前提便是对本企业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样是适用于施工企业的有关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因此在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之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由企业的各层安全管理人员收集适用本辖区范围内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并摘录出适应的相关条款。
  集团公司安全部门负责收集、整理、汇总。
  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审核,由单位负责人审批下发。
  集团公司安全部门负责对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而后由其对本辖区范围内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达到整个集团公司范围内的所有从业人员均能有效掌握自身范围内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在进行危险辨识与评价时做到有法必依。

集团公司适应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一览表


序号

作业活动

适应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

条款要求

备注

 

 

 

 

 

 

 

 

 

 

 

 

 

 

 

  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由集团公司安全部门确定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方法。
  施工企业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常使用的方法:危险因素的辨识、评价的方法很多,目前建筑企业常采用的定量评价方法为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它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ethJ.Graham)和G.F.金尼(GilbertF.Ki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变量,确定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公式计算的危险性分值,用对照危险性分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来确定其危险程度。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
  评价公式:D=L*E*C
  注:D—危险性分值
  1.1、L—将L值最小定为0.1,最大定为10,在0.1-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


概率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1.2、E—将E值最小定为0.5,最大定为10,在0.5-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


频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1.3、C—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性值规定为100,其它情况值为1-100之间,如下表:


概率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1.4、D—危险性分值。
危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危险等级划分如下表:


分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由各单位安全负责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要求及集团公司确定的辨识与评价方法,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汇总后经本单位第一责任人审批后,报集团公司相关业务部门审核备案。
  2.1、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所选择活动、过程和服务
  按施工工序将施工过程基本划分为场地平整及临建、基础土方工程、基础主体工程、主体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施工、脚手架施工、主体水电工程、主体施工安全防护、现场料具管理、外装施工、设备安装、内装施工、后勤管理等十四部分。
  按专业进行划分为:项目部、分公司两大类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服务。
  2.2、集团公司内可能存在的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因素可划分为机械类、电器类、防护类、消防类、材料类、环保类、行政卫生类及其他,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环节:a.管理:施工(厂区)管理、工程(厂区)技术、操作规程、人员技能培训、教育过程控制;b.人员素质:人员意识、操作规程、经验;c.环境条件:作业环境与条件;d.职业卫生、消防。集团公司安全部门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整个集团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档案,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下发。在施工中加强监控。
  各单位根据集团公司下发的危险源目录,结合自身的施工特点,在施工时,制定专项方案、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从而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当施工中发现新的危险源时,重新执行以上条款。
  2.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序号

作业活动

危害源及其产生 原因的详细描述

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

风险级别

判别依据

备注

L

E

C

D

 

 

 

 

 

 

 

 

 

 

 

 

 

 

 

 

 

 

 

 

 

 

 

 

 

 

 

 

 

 

 

 

 


  三、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危险源管理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
  1、对于一般性危险源通过各单位在施工中采取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下发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来加以控制。
  2、重大风险控制:
  2.1、各单位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因素应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与安全专项方案中,编制相应的专项措施(方案),对重大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2.2、与重大危险因素有关的部门、应制定管理方案和安全管理制度,使施组(方案)中的安全措施切实落实到实处。
  2.3、各级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对本职责范围内的重大危险因素的控制进行监督,以确保其及时有效的实施;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一切重大危险因素均处于受控状态中。
  3、重大危险源控制与管理:
  对于重大危险源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申报登记,本单位统一建档,制定专项的控制措施,时刻对危险源进行监控。
  4、应急救援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危险源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必要保障,
  总之,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首先要对本辖区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施工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一切危险源均处于受控状态中,从而杜绝施工范围内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施工中的不可控因素的增多,我们更应抓好对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工作,以便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有利的依据。因此危险源辨识与评价也是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制定措施-实施与监控-应急预案-总结分析-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