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规范执法行为,守护交通安全与公民权益

2025-04-15   来源:安全文化网    作者:王帅   |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近期,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执法中的一些现象引发公众热议与担忧。在街头,常能看到交警或协警设点检查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是否佩戴安全帽,本为提升地方交通安全的执法行为,却因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引发诸多争议。部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近期,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执法中的一些现象引发公众热议与担忧。在街头,常能看到交警或协警设点检查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是否佩戴安全帽,本为提升地方交通安全的执法行为,却因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引发诸多争议。
部分执法人员随意设卡,未遵循相关规范流程。六七个执法人员围追堵截,无论是交警还是协警,在执法过程中追赶未佩戴安全帽的电动自行车驾驶者,这一行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一旦引发交通事故,责任归属难以界定,这种以危险方式追求执法结果的做法,不仅违背执法初衷,更是对公民生命安全的漠视。
此外,部分执法人员执法态度专横,不允许当事人辩解,强制执法而非文明执法。协警群体法律知识储备不足,执法程序不规范,这种“霸道”执法方式,不仅未能树立执法公信力,反而加剧了执法者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与对立。
令人疑惑的是,这些明显不规范的执法行为,当地政府、公安局长、交警大队长是否知情?若不知情,反映出执法监督机制的严重缺失;若知情却未加以整改,更暴露出当地相关部门对执法规范的忽视与不作为。在法治社会,法制政府执法者本应是法律的践行者与捍卫者,若执法者不懂法、不依法,损害的不仅是群众利益,更是地方法治变味根基。
交通安全执法的目的是提升地方安全意识,保障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不是制造恐慌与混乱。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与媒人的监督,明确公安执法权责,杜绝随意罚款、粗暴执法等现象,是维护政府法治尊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希望上级政府高度重视此类问题,及时整改,让交通安全执法回归理性与规范,真正实现政府执法为民。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上一篇:写在清明 (组诗)

下一篇:路障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