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国道G30高速永昌段“1•6”天然气泄漏事故

2014-05-20   热度:   收藏  

  事故背景:国道G30高速公路(又叫连霍高速)自东向西横穿金昌市永昌县全境,是我国西北主要的陆路交通大动脉。每年的元旦至春节前后,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祁连山下的永昌县地界尽管天寒地冻、路面上也常有轻微的结冰现象,但这期间依然是各种往来车辆较多的时候。

  2013年元旦前刚下过一场小雪,1月6日7时05分,天刚蒙蒙亮,一辆经过连夜长途行驶、满载20吨液化天然气的重型罐车从新疆运回山东,在国道G30永昌县六坝乡境内1997km+482m处与一辆停驶在路边维修的大货车相撞,两车及公路设施严重受损,所幸无人员伤亡,载运天然气的半挂重型罐车向左冲出中央隔离带侧翻于对向车道,液化天然气罐排气阀破裂处不断有大量天然气向外泄漏,事故现场弥漫着浓度很高的可燃气体,G30道路通行因此一度中断,事发地道路两侧双向堵车近20公里,情况十分危急。

  接报后,金昌市、县两级政府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疏导、分流滞留车辆绕道通行,疏散附近村庄居民,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抢堵泄漏点,经过18个小时的紧张救援,险情最终得以排除,G30高速道路恢复通行,确保了过往车辆、人员及临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交通要道、离村庄近和天然气泄漏量大、气温环境恶劣等复杂条件下,成功处置了本次救援风险极高、难度极大、时间很紧的天然气泄漏重大交通事故,实现了无次生危害和人员伤亡的良好效果。

  一、事故基本情况

  2013年1月6日7时05分许,河北燕山物流公司一辆满载20吨液化天然气的罐车(冀—JK8978号重型半挂牵引车牵引冀—JPK92挂号重型罐式半挂车),由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毛家屋子村温某驾驶由新疆驶往山东,沿国道G30连霍高速公路由西向东行驶至1997km+482m处时,与前方停在紧急停车道上维修的重型半挂牵引车(黑—EC1810号)左侧刮擦相撞,天然气罐车(冀—JK8978号)向左冲出中央隔离带侧翻于对向车道,造成该车所载天然气泄漏、两车及公路设施严重受损,所幸车上人员均未受伤。液化天然气罐排气阀破裂处不断有大量天然气向外泄漏,事故现场四周弥漫着浓度很高的可燃气体,G30道路通行因此一度中断,事发地道路两侧双向堵车近20公里。距G30国道路南300米左右,是永昌县六坝乡南庄村五社近百村民的居住地及312国道,元旦过后,312国道上各种来往车辆也很多。如果处置不及时,一旦遇到明火或电流,液化天然气罐车随时都有起火爆燃、爆炸的危险,20吨液化天然气的爆炸相当于5吨当量炸药的威力,将波及数公里范围内,其后果不堪设想,情况十分危急。

  二、应急处置过程

  事故发生后,永昌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勘察和先期处置。市委、市政府接报后,市委书记张令平、市长张应华立即指示:由副市长盛云峰带领市公安局长高永宏、市政府秘书长刘宏以及市安监、质检、消防、交警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立即前往现场指挥抢险处置,要求永昌县及公安、安监等部门全力以赴做好救援处置工作。上午9时左右,副市长盛云峰、市公安局局长高永宏、市政府秘书长刘宏及市应急、安监、质监、消防支队的主要负责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从60多公里外的市区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副市长盛云峰在赶往现场的途中就了解情况、指挥部署相关处置措施及注意事项,并要求坚决防止天然气泄漏情况进一步加重、杜绝周边人员出现伤亡事故,出现新情况迅速报告。市公安局高永宏局长在路途中就前期处置措施、现场人员安全防护、后勤保障等工作进行了电话安排,调集治安、交警等有关人员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开展治安警戒、抢险救援等工作,为处置工作的高效进行赢得了时间。副市长盛云峰、市政府秘书长刘宏等赶赴现场后,迅速成立了现场指挥部,下设现场救援指挥组、安全处置组、群众疏散组、后勤保障组,现场指挥组协调抢险救援工作,其它小组也有序展开了各自的工作。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受损罐车的排气阀泄漏点继续有大量天然气向外泄漏,事故现场可燃气体浓度很大,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燃、爆炸、危及着高速公路上停驶的车辆和附近村庄的村民以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现场气氛异常紧张!为防止发生二次事故和事态扩大,在听取专家和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后,市、县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专家实地查看事故现场及天然气泄漏情况后,召开了现场处置协调会议,迅速分析事故救援情况,反复研究具体的处置方案,立即启动《金昌市公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金昌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和《永昌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和预案要求,现场指挥部决定:一是联系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对连霍高速公路丰乐段至永昌段实施封闭和车辆分流;二是拆卸高速公路防护栏,对过往滞留车辆进行紧急疏散,疏散、分流车辆绕道312国道通行;三是对六坝乡南村庄村五社村民进行安全疏散,挨家挨户清消除村庄内所有明火隐患;四是协调金川公司矿山救护队救援人员和金川集团公司、金化集团有关专家携带专业救援设备赶往现场。

  由于事发地点离312国道和永昌县六坝乡南庄村五社距离较近,如遇天然气爆炸将十分危险,同时这些区域范围的人员使用明火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根据现场指挥部的决定,救援组立即设置警戒线,隔离出安全事故区域;并要求事发现场的车辆发动机全部熄火,严禁车辆司乘人员及出入现场人员抽烟、接打电话等,以控制起火因素。

  到1月6日中午1时许,滞留在事发点两侧连霍高速公路上的所有滞留车辆完成了疏散,六坝乡南庄村五社近百村民全部疏散到安全地带。除市、县消防救援力量,现场组协调我国西北最大的非煤矿山救护队--金川集团公司矿山救援队及金川集团公司、金化集团燃气方面的有关专家抵达现场参与救援处置,调集相关部门人员和市区医疗车辆人员在现场附近随时待命。

  必须尽快解除天然气泄漏危险!由于液化天然气罐温度低于零下160度,堵漏作业难度极大,消防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先期带来的仅有器材装备,想方设法持续进行堵漏作业,但液化天然气罐内液压较大,连续堵漏未果。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多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任何处置不当、指挥失误都可能造成液化天然气罐瞬间爆炸!现场指挥部领导带领专家再次现场勘察事故车辆,将事故现场的图片和救援处置方案传往400公里外的兰州,远程请教兰石化公司有过天然气救援经历的专家,反复推敲多次修改完善泄漏点封堵措施及方案。最终确定在高压水枪的掩护下,消防救援人员将排气阀进行拆解;拆解过程中也面临着零下160多度液化天然气罐出口,短暂的靠近就极易造成救援人员手被冻伤,无法精确进行封堵操作,救援人员只有戴上低温专业防护手套进行操作;为了防止封堵时产生静电和高温,救援人员一边滴水(纯净水)一边用缠绕上麻丝的湿木楔封堵泄漏点,但砸湿木楔的力度、频度都很讲究,现场指挥部挑选了经验丰富的消防人员具体操作。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而又艰难的封堵作业,6日15时39分,成功封堵了事故罐车天然气泄露点。

  经现场专家勘察和咨询兰州方面的专家,不能确定罐内剩余天然气排空时间。为确保G30尽快恢复通行、恢复附近村庄人员正常生活秩序以及312国道行车安全,必须将事故车辆拖离现场!但运输线路、运输工具和安全排放地又是一个问题。经过会商协调,环保部门确定了20公里外的一处临山空旷排放地点。为确保起吊和运输安全,保证罐体起吊平稳、运输不产生剧烈颠簸,现场指挥部调集了金川集团公司两台50吨重型大吊车,从两侧将受损液化天然气罐体稳稳吊起后固定在与罐体长度相当的12米长的大板拖车上,随后运往已选定地点作善后排空处置。此时所有现场指挥和救援人员紧张的情绪才有所缓解,拖着疲惫的身体陆续离开现场。在警车和消防车的护送下,经过长时间低速行驶,于1月7日凌晨1时许将液化天然气罐平稳运送到了20公里外的空旷荒地开始排气,7日9时许,罐内大部分液化天然气排出,险情基本解除。

  三、善后处置措施

  事故液化天然气罐车在空旷山沟安全地带排放过程中,县安监局、县应急办主要负责人每天都携带检测仪器前往处置现场对天然气罐进行检测。为确保不发生其它不安全问题,永昌县从安监、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抽调专人轮流看守天然气罐。从2013年1月7日至11日,经过4天的排放,截止11日早9时20分,事故车罐内液化天然气全部排空,达到安全转运条件。经市环保部门确认,排放未造成其他隐患和影响环境问题的发生,事故得到有效处置。1月13日,河北省盐山县万顺运输有限公司派专人前来处置受损槽车,并安全运离永昌县。

  四、经验与启示

  (一)成功处置经验

  1、完备的预案在成功处置中的作用非常明显。事故发生后,永昌县政府应急办第一时间向市政府报告情况,市委、市政府和永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作出批示,要求立即启动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各项抢险救援工作全面有序开展。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市多次修订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按实战要求开展各种应急演练,在此次事故成功处置中具有较强指导作用。

  2、专家在交通事故处置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此次事故现场天然气大量泄漏、环境复杂恶劣,任何处置不当、指挥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液化天然气罐瞬间爆炸!整个救援处置过程中,现场指挥部领导始终坚守岗位,充分尊重专家的意见,发挥专家在特殊事故中的专业优势。一是邀请金川集团公司、金化集团及市消防支队燃气方面的相关专家到事故现场,全程不断为现场指挥部作出救援决策提供有效防范、处置措施专业化方面的意见建议,现场勘察事故车辆,参与制定天然气封堵方案。二是远程请教400公里外兰州兰石化公司有过天然气救援经历的专家,反复修改并最终确定完善了泄漏点封堵措施及方案。事后看,当时用缠绕麻丝的湿木楔封堵天然气泄漏点以及将事故罐体拖离事故现场排放天然气都是科学合理、正确可行的!专家在防止此次事态扩大、成功处置事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联动协作、反映迅速为事故的成功处置赢得了时间。多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为防止发生二次事故和事态扩大、确保事故现场附近村庄人员及312国道行车安全,尽快恢复G30国道通行,救援工作必须分秒必争!永昌县有关单位在事发后30分钟内就赶到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和先期处置,金昌市、永昌县、六坝乡政府及应急、公安、安监、质监、消防、交通、环保等部门在赶往事故现场的途中边了解情况、边协调指挥,各参与事故救援的部门在事故处置中反应迅速、联动协作、措施得力,为事故的成功处置赢得了时间,把握了抢险救援的最佳时间,全力排除了事故隐患。

  4、专业救援物资装备发挥了关键作用。此次事故处置中,市、县两级共派出警车、应急通信车、消防车、大吨位吊车、12米大型板车近20台,警力80余人,使用专业拆解工具和低温专业防护手套等特殊物资,确保了险情得以安全快速消除,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下转第36页)(上接第31页)财产安全,专业救援装备物资在事故成功处置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二)教训与启示

  “1.6”液化天然气罐车翻车泄漏事故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是一起对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成功处置的典型案例。但在事故处置过程中,也暴露了本市专家力量薄弱,后续救援处置物资装备渠道单一、信息管理不善、调用缓慢等一些不容忽视、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深入探索,加以完善,以更好处置类似事故,指导今后的应急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交通安全气象预警系统。制定国道、省道安全通行预警应急预案,建立气象、道路信息预警通报制度和协调配合制度以及恶劣天气道路安全的应对工作措施,提前做好道路封闭、融雪、防滑和驾驶员安全行驶警示等各项准备工作,降低恶劣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同时开展以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县乡低等级公路为重点,以超员、超载和超速行驶和防疲劳驾驶为主要内容的“三超一疲劳”公路行车专项整治行动,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二是完善全市应急物资装备准备及调用机制。应急物资装备特别是专业救援物资装备,在事故救援中的作用非常关键。要提前做好全市各种急需物资装备的管理,提高救援装备科技含量,摸清储备情况、调用渠道,确立快速调用机制,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有物可调,快速调用,调来即用。

三是健全交通事故救援联动机制。不断理顺金昌市与国道、省道交通监管单位及沿线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垂管部门、驻金企业之间,各级应急、公安、安监、环保和卫生医疗等单位之间在重大事故紧急救援中的协作关系,完善交通事故救援联动机制,按照“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应急救援机制,通过明确责任,互通应急信息,共享各种资源,强化救援处置及善后协作,有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善后处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