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电信机房安全技术

2009-08-1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登高作业

     (一)在通信机房登高作业时应遵循以下规定:

  1、登高作业应带工具袋,所用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中,以防伤人或损坏工具。

  2、不准在机架、高凳或工作架上放置工具、器材。

  3、在机架顶上作业时,应在机架能承重部位铺设有承重力的木版,不准蹬踏电力线、电气设施。

  4、登高作业严禁蹬踩或攀扶配线架、机架及电缆线槽道和其他设备。

  (二)在通信机房登高作业使用登高工具应遵循以下规定:

  1、通信机房登高用具应选择使用绝缘梯、凳。

  2、使用单面梯时,必须在使用前进行安全性检查,如有松动、破裂、磨损现象禁止使用。

  3、梯子的根部应采取防滑措施,严禁垫高使用。

  4、架设梯子时应选择平整、坚固的地面,立梯角度以75度正负5度为宜。

  5、梯子上不准有两人同时作业。

  6、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梯子上移动梯子。

  7、使用的移动梯或人字梯时,必须紧好螺丝或扣好搭扣,确认稳妥后在上梯作业。

  8、使用人字梯时,两梯夹角应保持40度正负5度。

    二、电气作业

  (一)触电事故的预防技术

  1、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

  (1)绝缘

  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电气设备的绝缘应符合其相应的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

  电气设备的绝缘不得受潮,表面不得有粉尘、纤维或其他污物,不得有裂纹或放电痕迹,表面光泽不得减退,不得有脆裂、破损、弹性不得消失,运行时不得有异味。

  绝缘的电气指标主要是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测量。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

  (2)屏护

  屏护是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应与带电体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遮拦与低压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8m;网眼遮拦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低压设备不宜小于0.15m,10KV设备不宜小于0.35m。屏护装置应安装牢固。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应可靠接地(或接零)。遮拦、栅拦应根据需要挂标示牌,遮拦出入口的门上应根据需要安装信号装置和连锁装置。

  (3)间距

  间距是将可能触及的带电体置于可能触及的范围以外。起安全作用与屏护的安全作用基本相同。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树木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环境条件和安装方式等因数。架空线路的间距须考虑气温、风力、覆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的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2、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

  (1)保护接地(IT系统)

  保护接地的做法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其安全原理是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IT系统的字母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

  (2)TT系统

  我国绝大部分地面企业的低压配电网都采用星形接法的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网。这种配电网能提供一组线电压和一组相电压。TT系统的第一个字母T表示配电网直接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设备外壳接地。

  (3)TN系统(保护接零)

  TN系统相当于传统的保护接零系统。TN系统中的字母N表示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亦即与保护零线之间紧密连接。保护接零的安全原理是当某相带电部分碰到设备外壳时,形成该相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元件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设备电源断开,消除电击危险。虽然保护接零也能降低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但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其第一位的安全作用是迅速切断电源。

  3、防雷技术

  (1)直击雷防护

  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是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避雷针分独立避雷针和附设避雷针。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按滚球法计算。

  (2)二次放电防护

  为了防止二次放电,不论是空气中或地下,都必须保证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与邻近导体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在任何情况下,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M,不能满足间距要求时应予跨接。

  (3)感应雷防护

  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建筑物、重要的电力设施应考虑感应雷防护。

  为了防止静电感应雷的危险,应将建筑物内不带电的金属装备、金属结构连成整体并予以接地。为了防止电磁感应雷的危险,应将平等管道、相距不到100mm的管道用金属线跨接起来。

  (4)雷电冲击波防护

  变配电装置、可能有雷电冲击波进入室内的建筑物应考虑雷电冲击波防护。

  为了防止雷电冲击波侵入变配电装置,可在线路引入端安装阀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上端接在架空线路上,下端接地。正常时避雷器对地保持绝缘状态;当雷电冲击波到来时,避雷器被击穿,将雷电引入大地;冲击波过去后,避雷器自动恢复绝缘状态。

  对于建筑物,可采用以下措施:

  a、全长直接埋地电缆供电,入户处电缆金属外皮接地;

  b、架空线转电缆供电,架空线与电缆连接处装设阀型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绝缘子铁脚、金具等一起接地;

  c、架空线供电,入户处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一起接地。

  (5)人身防雷

  雷暴时,应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在户外或野外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或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汽车或船只。

  雷暴时,应尽量离开小山,小丘、隆起的小道,应尽量离开海滨、湖滨、河边、池塘旁,应尽量避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以及旗杆、烟囱、宝塔、孤独的树木附近,还应尽量离开没有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或其他设施。

  雷暴时,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动力线、电话线、广播线、收音机和电视机电源线、收音机和电视机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金属设备。

  雷雨天气,应注意关闭门窗。

  4、防静电措施

  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因此,静电安全防护主要是对爆炸和火灾的防护。这些措施对于防止静电电击和防止静电影响生产也是有效的。

  (1)环境危险程度控制

  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条件之一是有爆炸性混合物存

  在。为了防止静电的危险,可采取取代易燃介质、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减少氧化剂含量等控制所在环境爆炸和火灾危险程度的措施。

  (2)工艺控制

  为了有利于静电的泄漏,可采用导电性工具;为了减轻火花放电和感应带电的危险,可采用阻值为107--109Ω左右的导电性工具。

  为了限制产生危险的静电,烃类燃油在管道内流动时,

  流速与管径应满足以下关系:

  v2D≤0.64

  式中:v—流速,m/s

  D—管径,m。

  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在液体灌装过程中不得进行取样、检测或测温操作。进行上述操作前,应使液体静置一定的时间,使静电得到足够的消散或松弛。

  为了避免液体在容器内喷射和溅射,应将注油管延伸至容器底部;装油前清除罐底积水和污物,以减少附加静电。

  (3)接地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消除导体上的静电。金属导体应直接接地。为了防止火花放电,应将可能发生火花放电的间隙跨接连通起来,并予以接地。

  防静电接地电阻原则上不超过1MΩ即可;对于金属导体,为了检测方便,可要求电阻不超过100Ω--1000Ω。

  对于产生和积累静电的高绝缘材料,宜通过106或稍大一些的电阻接地。

  (4)增湿

  为防止大量带电,相对温度应在50%以上,为了提高降低静电的效果,相对湿度应提高到65%--70%。增湿的方法不宜用于防止高温环境里的绝缘体上的静电。

  (5)抗静电添加剂是化学药剂。在容易产生静电的高绝缘材料中加入抗静电添加剂之后,能降低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或表面电阻率以加速静电的泄漏,消除静电的危险。

  (6)静电中和器

  静电中和器又叫静电消除器。静电中和器是能产生电子和离子的装置。由于产生了电子和离子,物料上的静电电荷得到异性电荷的中和,从而消除静电的危险。静电中和器主要用来消除非导体上的静电。

  (7)加强静电安全管理

  静电安全管理包括制订关联静电安全操作规程、制订静电安全指标、静电安全教育,静电检测管理等内容。

  5、电磁辐射防护

  为防止电磁辐射的危害,应采取屏蔽、吸收等专门的预防措施。

  屏蔽分为主动场屏蔽和被动场屏蔽。主动场屏蔽是指将辐射源置于屏蔽体之内,将电磁场限制在某一范围内,使其不对屏蔽体以外的工作人员或仪器设备产生有害影响的屏蔽方式。被动场屏蔽是指屏蔽室、个人防护等屏蔽方式。

  用于高频防护的板状屏蔽和网状屏蔽均可用铜村、铝材或钢材制成。必要时可考虑双层屏蔽。

  屏蔽上孔洞直径不宜超过电磁波波长的1/5;缝隙宽度不宜超过电磁波波长的1/10。

  如果在板状屏蔽上涂上一层有微小的颗粒材料,则可减少电磁波的反射,更有效地吸收电磁波的能量,构成所谓吸收屏蔽。

  高频接地的接地线不宜太长。接地线长度最好限制在电磁波波长的1/4之内。如无法达到这一要求,也应避免波长为1/4的奇数倍。高频接地线宜采用多股铜线或多层铜皮制成。屏蔽接地只宜在屏蔽的一点与接地体相连。

  此外,还可以利用电磁波能在波导管内自由传播的特点,人为改变可能传播电磁波的金属管的几何尺寸和几何形状,以抑制电磁波的泄漏;还可以利用谐振,消耗辐射能量;还应注意改进高频设备及其馈线的设计,以减小其有效的辐射功率;还应注意作业场所高频设备的合理布局,以减轻电磁波的干涉、反射和二次辐射。

  6、电气装置安全要点

  (1)变配电站安全

  变配电站是企业的动力枢纽。变配电站装有变压器、互

  感器、避雷器、电力电容器、高低压开关、高低压母线、电缆等多种高压设备和低压设备。变配电站发生事故不仅使整个生产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还可能导致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

  ①变配电站位置

  变配电站位置应符合供电、建筑、安全的基本原则。从

  安全角度考虑,变配电站应避开易燃易爆环境;变配电站宜设在企业的上风侧,并不得设在容易沉积粉尘和纤维的环境,变配电站不应设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变配电站的选址和建筑应考虑灭火、防蚀、防污、防水、防雨、防雪、防振的要求。地势低洼处不宜建变配电站。

  变配电站应有足够的消防通道并保持畅通。

  ②建筑结构

  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电力电

  容器室、蓄电池室应为耐火建筑。蓄电池室应隔离。

  变配电站各间隔的门应向外开启;门的两面都有配电装

  置时,应两边开启。门应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制作的实体门。长度超过7M的高压配电室和长度超过10M的低压配电室至少应有两个门。

  室内油量600KG以上的充油设备必须有事故蓄油设施。

  贮油坑应能容纳100%的油。

  ③间距、屏护和隔离

  变配电站各部间距和屏护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要求。室外

  变、配电装置与建筑物应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室内充油设备油量60KG以下者允许安装在两侧有隔板的间隔内;油量60---600KG者须装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600KG以上者应安装在单独的间隔内。

  ④通道

  变配电站室内各通道应符合要求。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

  于6M时,通道应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应增加出口。

  ⑤通风

  蓄电池室、变压器室、电力电容器室应有良好的通风。

  ⑥封堵

  门窗及孔洞应设置网孔小于10MM×10MM的金属网,

  防止小动物钻入。通向站外的孔洞、沟道应予封堵。

  ⑦标志

  变配电站的重要部位应设有“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

  ⑧连锁装置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操动机构之间、电力电容器的开关与

  其放电负荷之间应装有可靠的连锁装置。

  ⑨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电流、电压、功率因数、油量、油色、温度指示应正常;

  连接点应无松动、过热迹象;门窗、围栏等辅助设施应完好;声音应正常,应无异常气味;瓷绝缘不得掉瓷、不得有裂纹和放电痕迹,并保持清洁;充油设备不得漏油、渗油。

  ⑩安全用具和灭火器材

  变配电站应备有绝缘杆、绝缘夹钳、绝缘靴、绝缘手套、

  绝缘垫、绝缘站台、各种标示牌、临时接地线、验电器、脚扣、安全带、梯子等各种安全用具。变配电站应配备可用于带电灭火器材。

  ⑾技术资料

  变配电站应备有高压系统图、低压系统图、电缆布线图、

  二次回路接线图、设备使用说明书、试验记录、测量记录、检修记录、运行记录等技术资料。

  ⑿管理制度

  变配电站应建立并执行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工

  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值班制度、巡视制度、检查制度、检修制度及防火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