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浩荡,岁月燃情。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菏泽黄河发展道路上拼搏奋进的一年,精彩纷呈的一年。在省局与菏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坚持科学发展观,负重前行、迎难而进,谱写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克难攻坚奏凯歌
菏泽二期标准化堤防工程总投资5.3亿元,全年须完成淤沙土方1275万立方米,约占山东黄河年度目标任务的84%。
尤其工程前期搬迁,涉及3县8乡36村745户近3000人。且经过连续几年的大规模建设,菏泽沿黄群众土地减少,沙场和取土场难以划定。有些村庄是二次搬迁,堤外没有土地,有的村庄甚至形成了“无地农”,宅基地没有着落,部分段落还涉及民族、宗教、文物等棘手问题,工作难度非常大。
为做好这一政策性强、矛盾复杂、敏感棘手的工作,菏泽河务局高度重视,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大力协调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工程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市、县政府把标准化堤防建设列为重点工程,成立了黄河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发布政府公告,将拆迁方案、赔偿标准、搬迁奖励、特困户安置补偿等政策公开到户,并注重有情搬迁、和谐迁占,教育群众认清形势早日搬迁。
为加快工程迁占和施工进度,省局袁崇仁局长、张柏山副局长等领导多次到工程一线指挥调度,查症结、谋对策,千方百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倾注了大量精力,并派出以崔节卫副总工为组长的督导组,帮助指导工作。
在移民迁占的关键时刻,菏泽市委书记赵润田在百忙之中先后两次亲自调度,副市长段伯汉7次专程到施工工地现场调度,要求强化措施、全力以赴,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自3月8日工程启动以来,全面完成征地3430亩,拆迁房屋8.7万平方米,并实现了平稳运行。在此基础上,菏泽河务局抽调业务骨干成立的工程项目办,在分管局长的带领下,常驻在工程一线,科学调度、倒排工期、昼夜奋战,强化工程质量管理,14个标段全面开工。累计投入吸泥船46只,挖掘机、自卸车等施工设备183台(套),安设管道140余公里。克服工程开工晚、电力供应紧张、油料紧缺等不利因素,累计完成土方1468万立方米,占计划任务的87.4%,超额完成80%的进度要求。与此同时,圆满完成了基本建设资金国库支付85%的年度指标;根石加固,东明、牡丹亚行堤防加固项目年内也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
殚精竭虑保安澜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年,确保黄河防汛万无一失尤为重要。
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黄委主任李国英、省军区司令员谈文虎,市委书记赵润田、市长刘士合等领导,先后检查指导菏泽黄河防汛。
菏泽河务局立足实战、防患未然,扎扎实实开展了各项防汛准备。以市防指名义安排部署38项具体任务。市、县政府层层签订黄河防汛责任书,并对责任人进行公示。
及早开展拉网式普查,发现大堤裂缝7条,残缺987处,分别采取了应急度汛措施。认真落实国家、群众和社会团体备料,检修通信设施,修订完善防汛预案和控导工程抢险方案。东明、牡丹、鄄城三县区分别完成了滩区迁安救护实战演练。
强化内部岗位和技术责任制。调水调沙期间,全局上下恪尽职守,对新修和易出险坝岸实行全天候、不间断观测。6月27日,郓城杨集控导工程24小时内5道坝岸接连出险。6月30日,杨集9号坝出现坦石坍塌、土坝基墩蛰等重大险情,省局司毅民组长、杜玉海总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冒着狂风暴雨指挥抢险。菏泽刘士合市长深夜赶赴抢险一线,市委赵润田书记连夜在办公室坐镇指挥,要求定陶、巨野县委书记做好增援准备,并于第二天冒雨赶到现场进行指导。省局急调省属第一、五、十专业机动抢险队投入抢险,科学指挥,昼夜奋战、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力保了工程和滩区安全。
2008年汛期,菏泽共有8处23道坝岸出险45次,抢险动用石料1.79万立方米,土方0.88万立方米。6月27日13时,高村水文站顺利通过了4170 立方米每秒流量。为自“96•8”洪水以来连续12年,主河槽通过的最大的一次流量过程。
经济发展创佳绩
年初,菏泽局审时度势,毅然提出了“顺着水路找财路,沿着大堤上项目,多措并举立支柱,解放思想谋出路”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一年来的辛勤耕耘,换来了经营创收的长足发展。
工程局注重信息搜集,集中人力和证件资源,重点投标500万元以上的较大项目,相继中标深圳市观澜河干流污染治理、山西闻喜县吕庄水库除险加固等10余个工程项目,工程合同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累计实现1.7亿元,较2007年增长了145%,并被中国水利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水利企业”。为进一步提高承揽外部工程的能力,系统培训项目经理、建造师、安全员45人次,工程局成功申办了市政工程建设三级资质,郓城河务局注册成立了工程有限公司。
东明河务局结合标准化堤防工程复耕项目,联合地方土管部门进行土地复耕施工,累计实现产值950万元,在省局科学发展观现场观摩中,受到省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金堤管理体制创新经验在全局逐步推广,东明、牡丹河务局制定优惠政策,面向职工将淤背区土地和树木进行承包。全局经济林、适生林和绿化苗木面积达到1.07万亩。各基层段所发挥优势,开发了一批“短平快”的生产经营项目。东明河务局4个管理段分别上马了板材(预制件)加工、蔬菜大棚、林下养殖、抽沙售土等7个经营项目,其中预制件加工累计实现产值28万元,抽沙售土实现产值38万元,利润13万元。
深入推行“两水分供”,全年累计引水8.75亿立方米,其中非农业引水3502万立方米,占省局下达目标任务的140%,并全额征收水费1180万元。积极探索滩区引水的新路子,临濮滩区活动式扬水站一次性研制成功,日引水量4.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获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经多方考察论证,确定以股份制形式参与菏泽南湖水库建设,延伸供水产业链。
同时,2008年菏泽局首次对养护总公司、供水分局下达经济创收指标,经过不懈努力,养护公司在山西中标运城北赵引黄工程合同额1398.67万元,供水分局累计实现产值220万元,逐步形成了多元经营、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
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局全年实现经营总收入2.26亿元,较2007年增长了81%,承揽外部一包工程合同额2.5亿元,较2007年增长了121%。
工程管理上水平
在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菏泽河务局强化日常管护与专项重点建设,巩固“工程管理年”活动成果。
全年签订维修养护合同24份,投资2953.41万元,栽植各类树木28.97万株,累计完成土方43.21万立方米,石方3.23万立方米,工程面貌进一步改善。牡丹刘庄堤防、东明高村堤防和鄄城营房险工分别通过了黄委、省局的示范工程验收。牡丹河务局、新谢寨闸在年终工程管理检查中受到黄委的通报表扬。
创新法制宣传形式,制作漫画彩页和手册,内容直观、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加强对防洪工程、黄河河道的巡查力度,全年出动巡查人员2924人次,行程5.54万余公里,及时制止违规违章事件134起,依法收取各类工程维护补偿费671.89万元。
全面宣传,大力巡查,与地方交通、海事、安监、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不惜流血流汗,河道内223艘采砂船得到及时清除。黄委、省局先后在菏泽召开联合执法现场交流会,黄委李国英主任下半年专程到菏泽局进行调研,对河道监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和谐共建结硕果
积极开展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全局6个省级文明单位全部通过复查验收,养护公司、牡丹局刘庄管理段一并晋升为市级文明单位,全局独立核算单位全部跨入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行列。东明河务局被黄委授予“文明单位”称号。牡丹河务局选址确定了新的办公地点,为进一步改善职工工作、学习条件奠定了基础。
党风廉政建设以建立健全“惩防体系”为重点,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在中纪委纪检监察综合业务培训班经验交流中,“菏泽黄河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被评为优秀经验。安全生产工作突出强化二期标准化堤防施工工地的监督、检查力度,先后查出和消除不安全因素116项,在如履薄冰中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
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深入进行“菏泽堤沟河危害及对策”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年内储备创新项目25项,全局全年荣获省局科技进步奖3项,火花奖5项,在《人民黄河》等学术杂志发稿60篇。在黄委创新工作会议上,菏泽局4项成果参加展示,2项成果进入黄委20个重点推广项目行列。
离退休工作确保“两费”落实,开展了各种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职工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机制发挥首批效能,救助款额6.2万元,6名职工从中受益,同时帮助职工子女就业46人。围绕标准化堤防建设与管理,组织开展立功竞赛活动,促进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财务审计工作加强管理,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后勤保障强化服务意识,职工办公、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全年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2442篇。“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局干部职工心系灾区,累计捐款27.48万元,捐献棉衣被385件,同时派员直接参与抗震救灾。
2008年,菏泽河务局先后被黄委评为“创新工作先进单位”“禁采黄河河道铁砂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局评为“调水调沙工作先进单位”“抗震救灾工作先进集体”;被菏泽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并被推荐为“山东省安康杯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山东省五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光荣属于过去,实干开创未来。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009年,1800名菏泽黄河职工将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更加意气风发,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下一篇:阿坝州金川县春运安全工作措施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