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四川省南充市安全生产工作创历史最好成绩

2009-01-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四川省南充市安全生产工作创历史最好成绩──

  ●死亡人数创建市十五年来最低

  ●重特大事故连续四年得到杜绝

  ●较大事故连续六年递减至最低

  2008年,四川第二人口大市──南充(仅次于成都),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严峻挑战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继续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良好局面,全市发生各类伤亡事故948起,死亡128人,受伤526人,直接经济损失311.5万元。与上年相比,安全生产“四项指数”分别下降5.11%、12.33%、4.76%、1.99%,其中发生较大事故1起,与上年相比下降66%,全年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死亡人数占省政府下达控制指标的79.01%,在省控范围之内。至此,该市安全生产死亡人数创建市15年来历史最低点;重特大事故已连续4年得到了杜绝;较大事故连续6年减少,与6年前相比降幅达88.9%,同样创历史最低点;连续多年安全生产“四项指数”全面下降。南充市的安全生产工作更是创下了自1993年撤地建市15年来的历史最好成绩,实属来之不易。

  2008年是我国历史上大事多、喜事多、灾难多的一年,同时也是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不仅要应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还要确保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期间的生产安全。同时还要面临因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家增加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保增长带来更加艰巨的安全监管任务。

  在困难面前,南充去年紧紧围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这一主线,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安全职责,强化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企业自查自纠、行业部门专项抽查、各地政府交叉检查、市政府组织综合督查,继续深入推进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全力抓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向村社延伸、社区安全监管正规化建设向居民家庭延伸、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向增强企业员工自我约束能力延伸、安全教育培训向群众普及化延伸的“四个延伸”,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使得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这些成绩的取得,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总结回顾南充这些年来抓安全生产工作的历程,答案就不难得出。近年来,南充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和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实不放松;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力监管、注重排查、持续整治、严密防范不出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重视基层、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完善制度不懈怠,为强化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坚强的政治保障。2000年,南充率先提出“党管安全”原则,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党委中心工作来抓,明确各级党委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政府行政首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实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负责分管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工作同抓、责任共担”,建立起了包括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企业在内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近年来,南充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调研、同考核。现任市委书记刘宏建、市长高先海每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及其他工作会时,都要亲自强调或安排部署安全生产,每逢节假日、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段都要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历届分管安全的副市长都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安全生产工作上,现任副市长冯斌自分管安全工作以来,更是集中全部精力,定期主持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对策,切实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政班子其他成员,始终把安全生产同分管行业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党委、政府的重视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完善的制度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南充在加强安全监管工作中,十分重视制度建设,2000年,南充市委、市政府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制定出台了《政府安全生产职责》和各部门安全监管职责,从而拉开了该市安全管理工作从人管安全向制度管安全的转变。该市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认真总结,先后制定出台和实施了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行政首长问责、局际联席会议、“十三长”会商会议、隐患举报奖励、重大隐患公告、督查督办等制度,如今,基本建立起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安全监管工作有章可循。

  ──创新的机制保障。南充在安全监管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监管举措,先后建立了安监干部优先提拔使用、隐患举报奖励、高危行业派驻安监员、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督岗、有船乡镇管船员等制度。各地结合安全工作实际,也不断探索抓安全工作的新机制,如南部县在县级27个重点部门新增内设了安监机构,落实2-3名专职人员,进一步强化行业安全监管;高坪区江陵镇开通安全“110”,24小时接受群众举报安全隐患;营山县在乡镇设立安监执法中队,实行“所队联勤”制度,在乡镇派出所建交管中队;仪陇县公安、海事联合成立水上安全管理警务室,该县新政镇推行水上“跟船签单”制度;顺庆区开展区级机关与乡镇共建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活动,帮助乡镇整治一处隐患、完善一套制度、配置一款办公设施、发放一批宣教资料、负责一次到省市学习费用、订阅一份中国安全生产报的“六个一”活动;西充县推行基层安全生产信息员制度,村社干部当安全生产信息员;阆中市建立隐患整改红黄牌制度;蓬安县在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工业企业集中区设立安监机构等。

  ──牢固的基础保障。自2002年开始,南充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实行安全工作重心向基层转移,开展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创建活动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展开,重点加强乡镇安监机构和队伍建设,全市418个乡镇(街道)均设立了安全监管办公室,配备了至少3名以上专(兼)职安监人员;落实乡镇“五个十”(十项安全制度、十项安全职责、十种安全台帐、十长管理体系、十种安全档案)和“八个子”(安办牌子、办公桌子、凳子、电话机子、文件柜子、照相机子、传真机子、电脑机子)。同时,将安全监管触角向村社、社区、企业、学校等延伸,组织开展安全文明村(居)、安全社区、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道路交通安全学校创建活动等。同时,充分发挥支部、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007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前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安监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总会、团市委、市妇联等五部门在全市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五个十”示范岗竞赛活动,每两年在全市各基层单位和企业中评选十个安全生产示范基层党支部、十个企业安全生产示范工会、十个党员安全生产示范岗、十个共青团员安全生产示范岗、十个巾帼安全生产示范岗。目前,南充基本实现了安全监管无缝隙、全覆盖。2008年,南充又实现了乡镇示范创建向监管规范化建设转变,扎实推进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力真用三年时间,到2010年实现所有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从而筑牢了基层安全监管防线。

  ──长效的整治机制。1999年,刚上任不久的安办主任王明章经过调查发现,整治隐患是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针对过去隐患排查多,整治少;推逶多,解决少;应付多,投入少和整改不彻底的情况,这些隐患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事故时有发生,王明章决定首先从整治隐患入手,便带领市级相关部门,早出晚归,吃住在基层,掀起了一场隐患整治大行动,经过一年的集中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在此基础上,市安委会明确了“十三条线”长年专项整治的常态机制。同时,该市还建立完善了隐患整治长效机制。一是编制“红皮书”。每年初将全市的重大隐患疏理、评估后,明确整治责任单位、整治措施、整改期限,以“红皮书”形式印发给责任单位,警示隐患责任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行业,务必限期完成治理任务。二是下发“督办令”。自2004年开始,每年对安全检查和暗访中发现的重大隐患,由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市长签发督办令,责成隐患责任单位限期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上报备案。三是实行挂牌整治。对整治任务重、难度大、投入多的隐患项目,由安委会挂牌下达给隐患责任单位,实行挂牌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四是实行公开披露。2006年,市安委会办公室会同市委宣传部制定出台了新闻媒体公告隐患实施办法,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治任务的隐患,在《南充日报》等媒本上公开曝光,强化舆论监督作用,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上先后公告三次54处重大隐患,均得到及时整改。实行隐患公开曝光后,对各地、各部门造成了极大震动,有力的促进了隐患的整改。

  ──持续的投入保障。南充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十分困难。各级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始终不忘加大安全投入。从2004年起,市政府决定建立安全生产储备金制度,市、县财政每年预算不低于100万元和60万元的安全生产储备金,专项用于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安全生产重大活动所需经费,市、县政府按照逐步解决的办法,每年由财政拿出专项经费,添置应急救援装备和安全监管设备。同时,市政府还建立起了高危行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由企业在每年初足额提取安全生产所需费用。为调动基层安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003年和2005年,市政府先后两次下发通知,给基层安监人员发放安全岗位津贴,统一纳入各县(市、区)财政预算。充分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依靠工商、税务、保险、银行等部门,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工伤保险、税前提取作用,完善安全经济政策。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各县(市、区)政府、市级监管部门和重点企业每年初向市政府交纳风险抵押金,对下达的安全生产伤亡控制指标,每超1个死亡控制指标或发生1次重大事故的,扣除所交风险抵押金1万元。建立伤亡事故赔偿金制度,每个企业或工程项目都必须预提事故赔偿金,用于发生事故时伤员医疗救治。各地在经费投入上办法更多,顺庆区、高坪区、仪陇县政府统一拿钱给乡镇安监办配执法摩托车、摄像机、照相机、电脑、消防器材等;西充县、仪陇县财政统一为乡镇预算工作经费。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