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工程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2010-12-0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4#职工住宅楼建设工程,位于乌鲁木齐市跃进街,总建筑面积为14521.08m2。工程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柱基础和混凝土墙下条基,基底标高为-6.2m。地上19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58.65m。

  2建筑概况:建筑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的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防火设计为一类,其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2级。

  3工期要求:开工日期2007年08月17日,竣工日期2008年09月30日,总工期410天(日历日)。

  4质量要求标准:合格。

  2施工现场与周边安全情况评

  1新疆国土资源厅4#职工住宅楼工程位于乌鲁木齐市跃进街,建设场地位于洼地,地面汇集水丰富。根据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内容,施工场地、基坑开挖的排水和降水工作需要在中标后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作具体研究和协商。

  2工程建设地点四周基本为单层民房,且布局杂乱,周围没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正式通行道路,需要和1#、2#、3#职工住宅楼共用进场施工道路,共用的施工道路穿行在周围民房区内,通行易堵塞。在4#职工住宅楼施工周期内需要合理组织、协调车辆通行。

  3工程施工将经历夏暑炎热期,现场布置、施工机械设备均应考虑盛夏、雨期的不利影响和环保、文明施工及防噪音的要求。

  4施工现场场地特征

  场地位于黑甲山山前坡地的洼地中,该洼地内部地形较平坦。场地土自上而下分别为:杂填土,埋深0.3~5.0m;粉土层,埋深0.0~2.3m;基岩。设计基础持力层为基岩。

  工程建设地点地面汇集水丰富形成小型自然湖,整个施工现场场地类似湿地特征。同时由于该场地汇集水为长期形成,拟建场地土层中的渗透水水量丰富,本标段(4#住宅楼)施工需待Ⅰ标段排水后开始。

  5为创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地,为保证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要按照施工总体部署,合理部署施工所需的临时工程设施,加强对临时工程设施的管理,保障施工有序正常的进行,在施工实现安全有序、文明施工,保护环境,做到施工现场整洁卫生,施工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

  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施工现场范围

  为充分利用资源,按照用地界限、红线图以及现场实际确定施工现场范围,施工现场内的施工人员、生活设施和物资、机械场地统一规划布置,人员和物资、机械相互调配使用。

  2施工现场地面汇集水处理

  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洼地之中,地面汇集水丰富形成小型自然湖,整个施工现场场地类似湿地特征。同时由于该场地汇集水为长期形成,拟建场地土层中的渗透水水量丰富。当地面汇集水丰富影响施工时,则采用开挖排水沟、集水井和水泵排水的降水、隔水方式如下:

  ⑴沿场地在靠近洼地汇集水几侧开挖排除、隔断地表水的截水沟并设集水井,截水沟深度应大于基坑深度0.5m以上,沟深7.0m,沟底宽2.5m,沟顶宽1.0m,排水明沟沟底以0.5%的坡度坡向集水井。

  ⑵在土方施工中可采用在基坑底部设置排水明沟和集水井组成明排水系统,阻截和排除上部土层中的水,并用潜水泵排除基坑内的积水,以免土体处于饱和状态,造成塌方。明沟与集水井排水平面布置:集水井应设在水流方向高位处的基坑一侧。在基坑高水位侧设置四处集水井,基坑内部设置一处集水井,集水井尺寸为1.5m×1.0m×2.0m(上口宽×下口宽×深),井底比明沟深1.0m。集水井四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木板支撑加固,每个集水井内设置一台潜水泵抽水。排水沟应尽量远离边壁不小于500mm处。排水明沟沿基坑四周布置。排水明沟和集水井均采用挖掘机机械开挖,如遇泥岩,则采用免爆机开挖、挖掘机配合。排水明沟的沟底比基坑底深1.0m,沟底宽0.8m,沟顶宽1.0m,排水明沟沟底以0.5%的坡度坡向集水井。

  ⑶挖到地下水位附近时,排水沟底面应始终保持比挖土面低0.5m,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保持水流畅通,使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基坑底0.5m。集水井井底应填以20cm厚碎石或卵石,要求粒径为5~10mm的洁净石子。集水井中抽出的水通过消防水龙带汇流至沉砂水箱中,沉淀后排至城市排水管网中。

  3施工现场场地特征

  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洼地之中,地面汇集水丰富形成小型自然湖,整个施工现场场地类似湿地特征。同时由于该场地汇集水为长期形成,拟建场地土层中的渗透水水量丰富,4#住宅楼施工需待1#住宅楼排水后开始。

  4施工现场围档

  为加强管理,做好安全和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四周安装高度≥2.0m的彩钢板围墙。根据施工现场周边原有建筑物和施工现场环境,施工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设在施工现场东侧,在施工现场大门上设置企业标志。在施工现场内部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用高度≥1.2m的轻质彩钢板围档或钢管脚手架和密目网隔离。

  5场内道路、地面

  为提高场内运输效率和文明施工需要,场内施工道路布置成环行,主要道路宽度3.5m,一般道路和人行道路宽度1.5m,道路为130mm厚C20混凝土路面。材料堆放、加工场地和办公区前场地均作100mm厚C10混凝土地面硬化处理。

  6办公、生活设施布置

  ⑴施工现场办公区设在南侧的场地上,办公用房内设项目办公室、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驻现场人员办公室、材料库、会议室。项目办公室、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驻现场人员办公室内配置通讯设备。办公室按3~4m2/人考虑,其中办公区内设休息室。

  ⑵工人宿舍设在南侧的场地上,工人宿舍主要包括工人宿舍、厕所、食堂、浴室、盥洗场所、晒衣场等。宿舍按高峰期施工人数每2m2/人考虑,食堂面积按高峰期施工人数每0.5~0.8m2/人考虑,男女浴室面积按高峰期施工人数考虑。

  7材料堆场及加工场地

  模板、脚手工具、砌块、钢筋加工及堆放等场地设在场地南侧办公、宿舍与拟建建筑物之间的区域内。

  8大中型施工机械设置

  ⑴在施工办公室、宿舍等临时设施设置一台JZC-350搅拌机和一个3m3的贮水池,水泥、砂石料等设置在搅拌机附近。

  ⑵结构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快速施工,设置二台混凝土泵车。

  ⑶在主体结构施工和装饰施工阶段施工现场设置一处搅拌站,搅拌站设在场地北侧。搅拌站设一台JDY-500搅拌机和一个5m3的贮水池。水泥库、外加剂库、砂石料、砌块堆场设置在搅拌站附近。装修阶段再添置一台JDY-500型搅拌机。

  ⑷根据施工现场特点,为按期完成工期目标,减少场内材料二次搬运,提高工效,安装一台塔机做为大型垂直运输机械,塔机臂长40m。并配置一台高65m左右的施工电梯,作为配合塔机主体垂直运输和装修垂直运输的机械设备。

  9施工现场水电布置

  ⑴电源从建设单位指定的变压器引入,配电室设在施工现场西北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箱按施工具体需要配置,施工现场内的临时用电线路均采用“三相五线制”和TN-S接零系统,并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和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

  ⑵建设单位指定的施工现场给水井作为施工用水的水源,给水井位于现场西北侧。施工现场内的临时用水主管管径不小于DN100mm,水平支管管径不小于DN70mm,垂直支管管径DN50mm,支管上安装安装DN25mm阀门作为给水点。用一台扬程不小于65m的水泵用于施工用水和消防用水。现场给水均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安装时采用明设。

  ⑶现场内的雨水和需要排掉的施工废水从建设单位指定的排水井排入市政管线。为保证排入市政管线的水符合要求,设沉淀池一处,现场污水在沉淀池中沉淀后抽出,保证排入市政管线的水不带有泥砂。

  10主要安全防护措施

  ⑴为预防高空落物造成的伤害,在建筑物出入口处搭设3m宽、3m高的桁架式扣件钢管双层顶防护棚;现场搅拌场地搭设4.5m宽、3m高桁架式扣件钢管双层顶操作防护棚。

  ⑵楼梯边、楼面周边、屋面周边、卸料台侧边等处施工按规范要求搭设高度不低于1.2m的防护栏杆。楼梯口、通道口、门洞口、电梯井口安装固定防护设施,形成工具化、定型化。

  11施工现场消防设施

  ⑴在整个施工现场内设置不少于二处地下临时消防栓,出水口管径不小于DN100mm。

  ⑵施工作业面安装容积≥1m3的可移动式简易消防水箱。

  ⑶在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处配置一套成组消防器材箱,木材、气瓶等易燃易爆场所和民工宿舍旁各配置一套成组消防器材箱,施工现场配电室内配置一套成组消防器材箱,每个配电箱旁配置一个砂箱。施工现场的成组消防器材箱由灭火器、消防斧、消防锹、消防钩、消防镐、消防桶、二个砂箱组成,灭火器根据可能起火的种类选择,如干粉式、1211式、卤代烷式等。

  4应急救援预案控制措施

  4.1目的

  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出现时做出及时、有效的响应,最大限度的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

  4.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4#职工住宅楼工程施工生产及相关过程中或做业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中毒、火灾、机械伤害、爆炸事故及季节气候条件等引发的紧急情况。

  4.3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周小斌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曹永喜项目技术负责人阿里木江

  成员:刘刚伊力哈木阿迪力刘传金李洪

  4.4职责

  1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对发生紧急情况负有组织救援的职责,并对紧急情况发生后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

  2项目部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及时上报,并认真吸取教训。

  3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安全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4项目部负责与消防、医疗等单位的紧急联系工作,负责实施抢救工作。

  5项目经理周小斌负责本施工现场安全应急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工作,负责落实安全应急预案所需的物资、设备、资金、人员等资源。在安全事故发生后,按事故类别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

  6项目副经理曹永喜负责本施工现场安全应急预案的具体指挥和调度工作,自各自分管的施工区段范围内认真组织落实安全技术管理的各项措施,严格按规定审批安全技术方案、安全交底制度和设施、设备交接验收使用制度,主持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验收。发现设备、设施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不合格标准要求的防护设备、设施投入使用。组织项目部成员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员工对应急预案进行学习和演练。在发生事故后,组织小组成员按照预案进行疏散、抢救、报警等工作,立即组织抢险车辆等机械设备和人员入场,在有关部门盟到达前部署项目部的安全自救工作。保护好现场,及时上报。

  7项目技术负责人阿里木江主持制定技术措施计划和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执行。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对上岗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认真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安全操作工艺、要求,预防施工中因化学物品引起的火灾、中毒或其新工艺实施中可能造成的事故。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消除。安全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制止不规范的抢救,提出科学、技术的抢救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事故发生后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安全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8项目部安全员伊力哈木负责将本项目部的安全应急预案的相关方针、目的、程序、措施传达给项目全体员工,使项目全体员工熟悉安全应急预案,具体负责组织项目部成员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的对员工应急预案进行的学习和演练,使全体员工懂得安全救护的常识和措施,在各专业施工队(班组)中培训一至二名工人作为兼职救护人员。在发生事故后,在事故地点组织员工按照预案进行疏散、抢救、报警等工作。

  9项目部材料员李洪负责重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其间的交通运输车辆保障工作。

  10安全应急预案小组其他成员负责在项目经理、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的统一部署安排下,组织各施工队(班组)进行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在发生事故启动应急预案后,配合有关部门和安全员的统一部署、安排,组织员工进行疏散、抢救、报警等。

  11项目部各施工队(班组)应按照项目部要求、部署进行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确保事故发生后,使损失降低到最小。在安全事故发生后,服从项目部的统一部署,有秩序的进行疏散,兼职救护人员按急救措施对受伤人员进行送医前的救护。

  4.5应急预案的启动

  当分公司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立即上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迅速到达制定岗位。因特殊原因不能到岗的,由本小组组长负责协调,由所在部门及项目的其他人员递补。

  4.6工作程序

  1应急设施

  ⑴项目部应在施工现场适宜的位置放置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材和灭火工具,并及时进行保养和维护。

  ⑵项目部应在施工现场设置专用药箱,对突发的轻伤事故进行急救。

  2应急程序

  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上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抢救、保护现场。

  ⑵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迅速反映,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开展抢救救援工作。

  ⑶项目经理周小斌与消防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和公司有关部门及相关方保持联系。

  ⑷发生事故时,项目副经理曹永喜通知预案小组成员赶赴现场,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⑸按事故类别,重大伤亡事故由曹永喜拨打求救电话;一般伤亡事故由伊力哈木拨打求救电话,火警119、医疗急救120。

  ⑹按事故类别采取相应应急措施,进入工作状态。

  3应急措施

  ⑴在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机械伤害等事故后,项目部应积极采取对应措施,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在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时,项目部立即拨打120或将受伤人员及时送至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⑵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疑似高发传染性疾病)时立即与市、区卫生防疫站联系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染。

  4.7基坑坍塌

  1为了保证基坑坑壁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项目部刘刚、伊力哈木必须定期对本工程基坑地表面、边坡进行检查。

  2项目部应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应及时向设计、勘察、监理、业主通报,根据设计处理措施调整基坑施工方案,根据险情采取应急措施,并尽快向勘察、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制定施工抢险或更改边坡设计方案。

  4.8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项目部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电刨、电锯、砂轮机等设备上配备齐全防护装置,防止碎片、屑末、飞出,防止裸露导电体伤人。升降机和起重机上各种防护装置和保险装置设置齐全,在生产区域内危险处设置警示标志、信号和防护设施。在人员可能达到的沟、坑、升降口、通道口等处搭设防护装置。在生产区域内,工人经常往来的地点,为确保安全设置安全通道。在高处作业时,为避免材料、工具等坠落伤人而设置工具箱及安全防护。

  4.9中暑

  对中暑患者,项目部应立即组织将其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或平躺,给其口服各种含盐的清凉饮料。(仁丹口含、清凉油涂抹),可在室内放置冰块、电风扇,尽快使室温降温至25摄氏度以下。用凉水沐浴,用冰水或酒精擦浴,也可在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保持呼吸道畅通,改善缺氧,同时由伊力哈木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4.10食物中毒

  消除毒物,轻症且未呕吐者可用手指刺激咽喉后壁催吐,催吐后数小时内暂停进食,好转后进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等)。可多因为开水或淡盐水和糖水,并注意卧床休息。严重者如脱水呼吸困难者,由伊力哈木负责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4.11气体中毒

  1刘刚应立即组织人员将中毒者脱离中毒现场,抢救者可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打开门窗,保持室内通风透气,把中毒者抬到通风保暖的地方。

  2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中毒者衣领、裤带,让其呼吸新鲜空气或给予吸氧,以提高吸入空气中的养分。

  3神志不清者不要饮水,以防误入气管导致患者窒息,有呕吐者须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将气管堵塞导致窒息。

  4如果患者心跳和呼吸停止,应立即采取心脏挤压术或口对口人工呼吸。对严重的中毒患者,在紧急抢救的同时,由伊力哈木负责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及时纠正缺氧和防止脑水肿。

  4.12触电

  1发生触电事故,由刘刚负责组织采取救援和抢救。

  2切断总电源:如电源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否则采取下一步措施脱离电源。用绝缘物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员分离。要防止相继触电。

  3用药物包扎电烧伤伤口。如有伤口出血采取止血措施。

  4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脏复苏,由伊力哈木负责拨打电话120转送医院治疗。

  4.13烧伤或烫伤

  发生火灾事故时,由阿迪力负责组织救援和抢救。

  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和加重呼吸道感染。

  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覆盖灭火。

  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消毒敷料(用清洁的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以防感染。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4严重时可饮用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5严重者由伊力哈木负责拨打电话120,转送医院治疗。

  4.14坠落伤害

  高空坠落时,由于人体反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为足裸—下肢—脊柱—颅脑连锁损伤。引起足、裸关节、下肢、脊柱、颅脑开放性或闭合性骨折。其中脊椎压缩性骨折,椎体脱位可导致瘫痪;颅内出血、原发性脑干伤可危及生命,由于建筑工地凌乱,多数来不及救治即已死亡。

  1发生脊椎性骨折时由刘传金负责组织采取如下措施,切忌有一人抱胸,一人扶腿搬运,因会加重骨折损伤脊椎神经,运送时只能用硬板担架,简易门板担架,工地上可用跳板制作成的简易担架运送。伤员负伤抬担架时应有三、四人分别用手托胸、臀和腿,保持动作一致平稳,避免脊柱扭曲加重伤情。

  2伊力哈木负责迅速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或转送就近医院。

  4.15创伤处理

  1创伤急救原则上应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治疗。

  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有无出血、骨折、休克等。

  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的毛巾或布覆盖,救护队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能再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要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的头部在后,上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4.16消防、防火应急预案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按照防火要求,认真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防止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木方板料和竹胶合板使用较多,特制订本项目消防、防火工作应急预案。具体防火措施详见专项防火措施方案

  1报警程序及措施:

  发生火灾时,由伊力哈木利用手机或固定电话拨打火警电话“119”,说明着火单位的地点、行走线路,讲明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及有无易燃易爆和化学物品、联系人电话号码等情况,并派人到路边等候消防车队,指挥消防车进入着火地点,并拨打“120”急救电话,立即向上级主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汇报,采取有效扑救措施扑救初起火灾,防止火势进一步扩大。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伤员到医院及时治疗。

  2应急疏散引导组织程序和措施:

  ⑴火灾发生时,由阿迪力负责组织成员引导疏散,首先要了解火灾现场有无人员被困及其被困地点和抢救的通道,以便进行安全疏散。

  ⑵疏散时,如人员较多或能见度较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布置的人员的带领下,迅速离开火场,带领人可用绳子牵领,用喊话或前后牵扯衣服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⑶在撤离火场途中如被浓烟所困时,由于烟气一般是向上流动,贴近地面处烟气相对稀薄,因此可采用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如有条件,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以便迅速撤离烟雾区,沿安全通道的指标方向撤离火灾现场。

  ⑷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扑救初起火灾时,由灭火行动组成人员进行扑救行动。先切断电源,打开消火栓,展开水龙带对接消火栓的口,接上水枪,打开消火栓阀门,对准着火点喷射。如火势太大,用灭火器或消火栓不能有效将火扑灭时,要等人员撤离完毕后,将火势控制住,等待消防人员到来,撤出火场。

  4.17应急救援小组联系方式

  火警:119

  医疗急救:120

  公司有关领导及部门:

  公司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李延新:3838133

  质量技术部部长(副总工程师)袁银芝:3664276

  安全生产部部长鲁晓:3660247

  安全生产部:3660247

  保卫处:3838458

  项目经理:周小斌1399951286

  项目副经理:曹永喜13999150887

  项目技术负责人:阿里木江13999929586

  安全员:伊力哈木13199888710

  4.18消防疏散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