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车间设备安全运行预案

2010-07-2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 起重机突发故障的预防措施与应急处理

    1.1突然停电的预防措施

    1.1.1 起重设备大小车抱闸必须调整合适,吊钩报闸必须抱紧,不允许有滑动现象。

    1.1.2 开车前必须检查限位及联锁开关的完好性和有效性,严禁利用限位作为停车机构。

    1.1.3 严禁用打反车代替制动,特别是严禁高速运行时打反车制动。在起重设备大车接近终端时,两车距离较近时,地面情况复杂时,以及吊物运行时,严禁开快车。

    1.1.4 吊重物运行时,吊钩、小车必须提前开到安全位置,防止突然停电时发生溜车事故。

    1.2发生停电事故后的应急处理:

    1.2.1 起重设备吊有一般物件断电时,各操作手柄立即置于零位,重新进行送电试车;如送不上电,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检查处理,操作工不得离开司机室。

    1.2.2 起重设备在吊运危险物品的过程中断电,大车不动作,短时间内不能处理,可将大车制动器松开,用另一台起重设备牵引到合适位置,将钢、铁水包等放在合适的位置后,再进行处理。

    1.2.3 危险物品在吊运过程中突然出现大、小钩不能起落,在短时间内不能处理时,应将该车开到合适位置,采用手动调整制动器的方法将危险物品缓缓落下。

    1.2.4当带有吸盘的天车停电后,在短时间内不能送电时,应用直流抱闸用点动的方式将重物放在地上。

    1.3 控制器打到零位后接触器粘连的预防措施与应急处理

    1.3.1 定期检查接触器烧损情况,对触点烧损严重的要及时更换,以防止接触器粘连。

    1.3.2 用车前必须检查制动器是否灵敏可靠,紧急断电开关的有效性。

    1.3.3 发生接触器粘连后,应立即按下紧急断电开关,靠制动器制动力矩停止运行,并响铃警示周围人员离开,通知维修人员立即处理。

    1.4 制动失灵的预防措施与应急处理

    1.4.1 制动失灵的预防措施

    1.4.1.1 制动接触器定期检查更换。

    1.4.1.2 经常检查制动器磨损情况,一旦发现磨损超标,立即更换。

    1.4.1.3 根据闸瓦磨损情况调整制动间隙。

    1.5制动器失灵后的应急处理:

    1.5.1 大、小车制动器失灵时,应及时打低档点动反向制动,使起重设备停止运行后,控制器置于零位后进行处理。

    1.5.2 吊钩制动器失灵下滑时,吊钩要不断打低档上升,不可在零位停留时间过长,严禁将控制器打到零位,任其自由下降,同时观察周围环境,找到安全位置后,迅速操作大小车控制器,将吊物转至安全位置后,打高档将重物安全放下。

    1.6. 起重作业防触电的措施

    1.6.1 非电气专业人员,严禁私自拆接线以及处理电气故障。

    1.6.2 电气隐患及时汇报,请专业人员整改,对裸露的线头必须进行绝缘处理后,方可进行送电。

    1.6.3 在起重设备上行走,手不能扶碰电气设备。车运行时,严禁在车上行走。

    起重设备上的配电箱、控制器和电动机等,必须保持干燥和清洁,周围不能堆放杂物。

    1.6.4 司机室绝缘皮子要完好,线路开关等老化破损要及时处理。

    1.6.5 发生触电事故后应立即按下紧急断电开关,通知车间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通知调度室进行处理调查。

    1.7. 起重设备着火的事故预防与应急措施

    1.7.1 确保起重设备上的灭火器的有效性。

    1.7.2 起重设备上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老化的电器线路及时进行更换,已防造成短路起火。

    1.7.3 严禁高速运行时打反车,以免电流过载造成火灾。

    1.7.4 发生火灾后起重设备操作工应立即按下紧急断电开关,切断起重设备总电源。如火势较小可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禁止用水),如火势较大个人无法扑救,应设法立即逃生,以避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2、 触电伤害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1触电伤害事故是电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电流会对人体造成程度不同的伤害,即发生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是电能非预期逸散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2.2触电事故的原因:

    2.2.1.受伤害者本人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对电气知识无知者无畏,盲目对带电设施或设备进行操作。如:带电拉高压隔离开关,用手触摸破损的电缆及破损的刀闸。

    2.2.2.违反电气操作规程,在作业过程中所用工具接触高压线,如:用湿手拧灯泡等。

    2.2.3、电气设备有缺陷而没有及时发现与整改,电气设备漏电没有进行整改,电气设备外壳接地不良或带电荷等。

    2.2.4. 电气检修没有按作业程序进行实施,信息传递失真、失实或失误,误送电而造成触电事故。

    2.2.5、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因简化作业程序没有进行前期验电而蛮干,而导致触电事故。

    2.2.6、对老化的电气设施或设备没有进行定期检修或大修,没有及时进行相应的资源设施的投入,设施与设备带病作业或超期服役,对电气设施或设备的隐患没有及时整改而发生触电事故。

    2.2.7、电气设施或设备没有屏蔽及隔离防护措施,电压对人体的影响超过了允许接近的最小安全距离。

    2.2.8、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或穿戴不齐全,扩大了触电事故的伤害程度。

    2.2.9、偶然情况如:刮断的电线落在人身体上而发生触电事故。

    2.3触电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是:

    2.3.1、对全员进行电气安全知识培训,防止无知者无畏触电事故的发生。

    2.3.2、对电气设施或设备不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对存在的隐患落实专人限期进行整改,并对整改的效果进行落实再评价。3、摸索出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结合企业触电事故案例,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加以改进。

    2.3.4、不断完善单位(车间)电气管理文件与相关制度,并严格加以实施,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惩戒,让其学习、学习再学习,合格后再上岗。

    2.3.5、制定电气检修安全措施,指定专人对停、送电进行确认,防止因信息传递失误而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2.3.6、对电气人员配置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质量优良的工具,防止由此而连锁发生触电事故。

    2.3.7、在设计和施工时,应做好电气安全距离屏蔽和接地质量验收工作,防止埋下触电事故隐患。

    2.3.8、对所有的电线和电路应进行不定期点检和巡查工作,防止发生电线刮断而造成意外触电事故。

    2.3.9、对触电急救常识定期进行演练,出现触电事故时应做好急救工作,防止滋生事故和连锁伤害事故的发生。

    3、 预防高空坠落的预防措施

    3.1吹扫起重设备时,要将起重设备靠边停稳,两人以上配合,吹扫人员在车上要站稳扶牢。吹扫小车,将小车开到一端,并从端头上下。

    3.2 上车查车时,要与司机联系好。车运行时,严禁走动,严禁站在危险部位。

    3.3 检修作业时,在危险部位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当检修完毕试车时,应与天车工沟通好,动车前必须鸣铃示警。

    3.4 加强走台、护栏等安全防护装置的检查,确保其安全。

    3.5 严禁坐在高处无遮栏处休息、防止坠落。

    3.6 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

    3.7 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作业,必要时采用隔离措施。

    4、 防爆膜爆炸应急预案:

    当防爆膜爆炸时,煤气压力迅速下降,并发生大量泄漏,此时,应立即疏散人员到安全地带,具体分工:由分管人员梁康平指挥安排人员佩戴呼吸器去吹扫平台确认快切阀关闭情况,若未关严,则手动关闭总管碟阀和眼睛阀后吹扫。其他人员在安全地带警戒,并联系其他车间的空气呼吸器。待煤气浓度降到安全值时方可采取停炉作业。警戒人员由分管人员灵活调用、安排。

    5、煤气中毒应急预案:

    发现有煤气中毒者,班长及知情人员在第一时间内通知调度,车间领导,厂调度室和职工医院采取急救措施:

    5.1 两人戴呼吸器到现场,把中毒者抬到安全区进行氧气苏生仪或心肺复苏,等待医护人员。报警时,要报清楚发生事故的详细地点、伤势情况,必要时要派人在主要路口为救护人员带路,更好的抢时间、救护受害人员。

    5.2 两人戴呼吸器及CO报警仪巡视事故周围,疏散人员挂起警戒线,做好警戒。

    6、风机房煤气着火应急预案:

     煤气着火,根据现场火势情况进行分工,风机立即转放散,通知炉前提枪,人员分工。

    (马良、孙绪成、李富贵):及时报告调度及厂调度室,通知参加灭火人员与混配站联系,适当降低压力,指挥协调现场。

    (董淑明、武兵、张建峰):严密观察煤气泄漏程度,及时与气柜联系。

    (李田、韩伟、查绪宝):带CO报警器巡视接任炉周围,挂警戒线,做好警戒。

    其他人员:协助灭火,灭火方式按煤气事故处理原则中煤气着火事故的处理程序进行。

    7、风机房风机检修安全预案

    7.1煤气回收工安全职责

    7.1.1煤气回收工必须遵守各下发的操作规程在倒换检修风机时必须听从统一指挥,按安排计划有顺序精心操作,风机房班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保证操作正确有序。

    7.1.2正常倒用两台风机时,备用风机的进出口蝶阀、必须关闭到位。

    7.1.3非正常情况下如风机喘振需经电钳维修工维修处理的,必须关闭进出口眼镜阀、蝶阀,同时派专人到现场落实是否关闭到位。

    7.1.4打开风机外壳维修风机前,在关闭进出口蝶阀、眼镜阀的同时必须要用氮气吹扫,置换风机内的残留煤气;然后关闭氮气阀门用Co报警仪检测,同时检测氧气合格,必须大于18%,直到合格为止。由车间安全员、风机房班长、电钳工带队负责人共同确认合格后才能维修施工

    7.1.5同时做到谁停机、谁挂、摘牌制度。

    7.2电钳维修工职责

    7.2.1维修风机时必须统一行动,听从指挥,个人防护用品穿戴齐全。

    7.2.2在打开风机外壳前必须同煤气回收工联系好,确认风机及管道内无残留煤气,吹扫合格后才能维修施工。

    7.2.3维修完毕后把各维修工器具彻底清离现场,风机内不得留有任何器具。

    8、停电预案

    8.1转炉氧枪停电安全预案:

    转炉氧枪提升及氧枪供水系统的正常,在转炉运行系统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我车间转炉氧枪提升及氧枪水主用供电系统分别来自1006#线路(氧枪提升主用)和浊环3020#(氧枪水主用)。转炉氧枪正常送电运行,若此时1006#线路停电,将导致氧枪不能正常升降,但因为此时氧枪水的主用为浊环3020#,能够保证氧枪不因为缺水熔化,而发生事故。当浊环3020#停电时,此时氧枪受PLC上仪表联锁条件(进、出水压力小于0.5MP,进水流量小于60m3/h,进出水流量差小于5 m3/h)的控制能够立即提枪,避免了氧枪因缺水而熔化重大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以有效防止氧枪及氧枪水意外事故的发生。

    8.2天车停电安全预案

    当天车突然停电时,由于此时天车正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导致:(1) 天车大小车制动器失效,导致天车滑行距离超出允许安全范围之内.(2)带电磁吸盘的天车,电磁保磁失效,所吊重物坠落伤人。

    为确保天车大、小车制动器有效,大、小车滑行距离保证在安全范围之内;带有电磁吸盘的天车,能够保证直流保磁可靠,在可靠保磁时间内放下所吊物品,保证人身及设备的安全。车间应全面对天车机械和电器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由此可以有效防当天车突然停电时意外事故的发生。

    8.3R7米铸机停电安全预案

    R7米铸机是一炼钢车间07年新上设备,现采用的是单线路供电方式,供电线路是1015#,在整个连铸机系统中,结晶器循环水是最关键部位,在拉钢过程中,如果结晶器断了水,后果将不堪设想,当铸机电源突然断电时,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可以将事故水阀门打开,把事故水投入,有两种方法可以打开事故水阀门,一种是在PLC控制程序中,将气动阀设置成失电打开的形式,在生产中遇到突然停电时,事故水气动阀会自动打开;另一种是当气动阀出现故障时,可以人工将事故水旁通阀打开,投入设备水,对结晶器进行冷却,同时拉钢工对中间包堵流。牢固掌握两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9、车间避雷安全预案

    为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我车间对车间内所有接地线做全面的检查,确保接地线完好。特别对车间的用电设备、仪表,机电接地线的焊接点,重新焊整。对避雷接地电阻,车间配合制修车间进行全面的测量,确保其在安全控制范围之内。

    由此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