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

2009-03-27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的实施,环境保护正朝着污染预防的方向发展。这要求组织以主动自觉的方式从其管理职能上推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将环境保护贯穿渗透到组织的基本活动过程中,以促进组织环境表现的持续改进。实践表明,为实现这一目的,在组织中需要一种系统的结构化管理机制。环境管理体系正是这样一个有效的方法工具。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必须以ISO14001标准为规范、ISO14004标准为指南,并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ISO14001是用于对组织所拥有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自我声明的规范标准。因而其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规定和表述,更侧重于从审核认证或自我声明的角度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出基本要求。相反,GB/T24004-ISO14004则是一个拟用于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或自我声明的标准。它作为一个组织由于自身环境管理的需要而自愿选用的支持工具,为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及改善提供了具体而广泛的指导。在各类组织的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组织所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其特定形式,具体内容等有可能并不完全相同,这取决于组织及其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的具体特点和复杂程度等。

 

图 建立实施EMS的流程图

  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

  建立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如图3-2所示:“建立实施EMS的流程图”。

  下面就部分内容作一简要叙述,有关具体内容请参阅相关章节。应该注意的是:这些阶段的划分及具体工作的先后顺序,有时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环境管理体系的设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体系要素的确定应注意其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各个过程步骤往往反复替代、循环反馈,甚至一个体系要素的确定都可能是一系列复杂的规划活动。

  准备工作

  获得组织高层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认同与承诺是准备阶段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实践证明,高层管理者的决心与承诺不仅是组织能够启动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内部动力,而且也是动员组织不同部门和全体员工积极投入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

  按照GB/T24000-ISO14001标准,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组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指定专门的管理代表。规定他们对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职责和权限。管理代表是组织中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的直接负责人员。

  员工培训,是顺利及有效建立、运行和维持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准备工作之一,并宜先于其他工作来进行。此时培训的重点宜放在环境意识和职责上,从上到下都应参与。因为,只有领导层的意识,而无广大员工的环境自觉性,要想建立、运行和维持环境管理体系是不可能的。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为了做好环境规划活动的基础工作,ISO14001中规定:组织应当考虑其现行的及与此有关的过去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所伴随的投入和产出。确定自身的环境因素,并判定其中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以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

  识别环境因素应包括所有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即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过程:设计、采购、生产加工、贮存、运输、交付、使用废置等。识别环境因素的目的是判定重大环境因素,因此在识别的同时还应进行评价。一般的过程是: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评价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确定重大环境因素。在评价环境影响时应制定评审原则或要求,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同时也必须结合生产实际,采取科学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当组织的生产、产品或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对环境因素重新进行识别和评价,以确定是否有新的重大环境因素。

  建立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

  体系文件是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ISO14001标准共17个要素,在描述控制要求时,都对文件化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规定,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是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整个体系文件可分为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三个层次,同时各个文件应达到接口协调、互相支持、口径统一、规定一致的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追溯性,在适用范围、职责权限、接口关系、控制要求、检查考核、实施效果(证据)等方面须作出明确规定。形成的体系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操作、工艺环境、法律法规等的改变,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不断完善,并且确保各个作业现场始终持有有关文件的现行有效版本。

  EMS的运行控制

  “该写的一定要写到,写到的一定要做到”这是对搞好运行控制的基本要求。所谓必须要做到,即按体系文件(含法律法规)的各项控制要求严格操作,并能提供可追溯的证据。运行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并保证环境管理方案中提到的措施能够按照进度要求实施。组织在对各要素的运行实施控制时,应把握以下要点:第一,每个岗位(场所)必须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有效的控制,正确无误地操作;第二,对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活动,关键岗位的操作应有相应的控制标准或作业指导书,同时使操作人员明白,不正确(违反规程)的操作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和危害;第三,对相关方关注的环境因素,应给予高度重视,除及时搞好信息沟通外,应对控制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保证所涉及的对环境因素有影响的活动得到有效控制;第四,当组织的(或其使用的)产品有服务中存在重大环境因素时,应予以标识并规定相应的控制要求,及时通报给相关方(主要指供方或分承包方)。

  内部体系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为了验证环境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并验证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适用性,内审是企业内部自我查找问题或缺陷,然后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此来促进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内部审核是体系总体运行的重要环节,是决策层进行体系评审的输入,因此应严格按照审核计划坚持实施。对于内审,一是要具备一支熟悉业务、经培训、有资格、掌握一定审核技巧的内审员队伍;二是应制定周密的审核计划,配置相关的资源,准备好所需的工作文件;三是合理安排日程,掌握审核进度,及时协调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四是认真、客观、公正地搞好现场取证,不仅收集现场的证据符合或不符合),而且要对潜在的环境因素进行观察;五是协助被审核部门制定针对性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指导措施的执行;六是跟进整改效果并提出适当的跟踪意见。

  通过内审,能够全面了解并掌握整个体系的运行效果,能够对体系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从而保证环境行业的持续改进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持续改善

  从ISO 14001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图可以明显看出,环境管理体系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不是周而复始,而是螺旋上升的,旧的循环是新的改进的基础。管理过程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需要随着管理的进步,针对管理活动实践中所发现的缺陷不足或根据变化的内外部条件,不断进行管理活动的调整、完善。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一个由“规划、实施、检查、评审”诸环节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这种循环过程体现着环境管理以改善组织总体环境表现为目标,通过检查评审活动等方式使环境管理体系永远处于持续改善不断前进的过程中。例如:定期对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等)的调整和改善,以促进组织环境表现的不断改进。

  2、例:某公司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案例

  人类已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因人类各项活动而产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目标。ISO 14001系列标准的推出,给企业实现这一目标提拱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在我国,已经有一大批企业开始或准备实施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某公司就是其中成功的一家获证企业。

  为了实现保护环境的使命,某公司坚持生产经营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方针,先后投资建设袋式尘器17台,工业污水处理站一座,从一开始构筑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EMS),就同时投资二百多万元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一座。自从EMS体系运行以来,公司EMS得到有效实施,环境管理方案按计划推进,除尘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按EMS作业要领书严格操作,实现了安全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分类存放,废含铅劳动保护用品和废铅电极100%回收处理,化害为利;铅渣产生率平均从4.43%降至1.64%,降低了生产成本,每千伏安时耗电量平均下降6.38%;厂内范围的环境条件大大改善。

  下面是某公司一些成功的做法。

  任命管理者代表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个系统工程,将涉及组织各方面的工作,按标准要求,最高管理者应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保持方面代表最高管理者行使规定的职权。环境管理者代表应至少被授如下职权:按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维护环境管理体系;向最高管理层汇报体系运行情况,以供管理层评审并为体系的改进提供证据。环境管理者代表应负责协调体系在建立和运行过程中与各部门间的关系,向最高管理者提出建议。由于环境管理体系包容的范围比质量管理体系广泛得多,几乎涉及组织的各个部门、全体职工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各方面,因此环境管理者代表应由组织中具有相当级别,并且对企业的产品、技术、生产工艺乃至行政后勤管理工作都十分熟悉的人选担任。

  最高管理者应授权环境管理者代表组建立一个精干的工作班子,其主要任务是初始环境评审及建立环境管理体系。ISO 14001工作班子的组成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①由于管理体系涉及面宽,其人选应具有代表性,由对组织有较深了解并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

  ②ISO 9000和ISO 14001都是企业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遵循共同的管理原则,因此工作人员对管理体系的认识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已能通过ISO 9000认证的组织,建议由原有的ISO 9000工作班子承担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以体现两个体系内在的联系;

  ③工作班子成员应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毕竟是需要不断地投入大量资源的行动,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初期更是如此。这方面的投入收益不直接,相对见效慢。在这种客观前提下,尤其是企业刚建成投产,经营状况尚不十分理想,公司总经理能够做出一决策,承诺实现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按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属不易。这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初始环境评审的进行

  初始环境评审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是为组织建立和评审环境方针,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确定体系的优先项,编制体系文件和建立体系的基础。国外权威机构认为,完成了初始环境评审,就相当于完成了全部工作的40%。公司对此极为重视,不仅事先做好了充分准备,收集、分析了大量相关资料,还专门聘请了外界的环境管理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初始环境评审之前,公司对负有一定环境责任的部分中层干部进行了培训,使其掌握了相当的知识,然后对照他们在各自工序、负责场所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顾问对照他们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现场校核,剔除不正确的,补足遗漏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很好地识别出所有环境因素,而且让公司的所有员工能真正参与进来,从而摆脱了仅少数人去做,大多数人对此一无所知的局面,最后共识别环境因素307人。

  在彻底普查的基础上,针对所有活动、产品、服务的环境因素按工艺流程分类,从法规、安全与健康、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废物产生、所有资源以及业务关系等九个方面进行打分,最后确定以25分为界,大于25分的列为公司级别的重大环境因素,共12条。并认定公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五项:一是烟尘的对外排放;二是固体废物的管理;三是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四是车间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五是生活污水的处理。

  体系策划与设计

  依据以上结论,重新修订原来拟定的环境方针,把减少或消除污染物质的排放及节能降耗作为重点,在方针中予以充分体现。在充分考虑公司的经营状况、技术难度、相关方及其他要求下,制定了四项环境目标、九项指标及相应的管理方案。在这一步骤中,其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确是由各相关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管理方案。这样做的缺点在于,方案针对性差,各相关部门被动地开展工作,可能缺少主动性,难以让部门员工热心主动参与。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环境管理体系实际上是一套文件化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编制体系文件是组织实施ISO 14001标准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和持续适用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组织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评价与改进体系、实施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必不可少的依据和见证。在体系文件编制阶段,文件化体系的总体策划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某公司EMS体系是由环境管理手册、系统程序(14个)、实务程序(14个)、作业指导书(30余个)及必要的记录组成。这种文件结构的优点是层次清楚,可操作性强。

  至此,环境管理评审已基本建成,以后就是体系试运行、,内审、管理评审以及第三方审核。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最高管理层的真正承诺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是建立EMS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真正符合ISO 14001标准达到全员参与的要求,也才能真正做到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实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