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高温作业防暑降温措施

2010-08-27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变化。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但超过一定限度,则可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中暑。

  中暑是由于高温作业引起的热平衡或水盐代谢障碍所致的急性疾病。根据发病机制,中暑可分为4型,但在临床上往往难于严格区分,可能多种类型混合存在。

  防暑降温措施

  1.技术措施

  (1)合理设计和改革工艺过程:尽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遥控操作,以减少工人接触高气温、热辐射的机会,这是防暑降温的一项治本措施,如冶炼车间的自动出渣和运渣机、陶瓷工业隧道窑自动进料出料机等。工艺流程设计时,应尽量将热源布置在车间外面;采用以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采用穿堂风通风的单跨或双跨厂房,应将热源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使室外空气进入车间时,先通过工人操作地带,然后再通过热源排出。

  (2)隔热:是防止热辐射的一项重要措施,隔热可分为热绝缘和热屏挡两类:

  1)热绝缘:在发热体外直接包复一层导热性能差的材料,由于热阻的增加,发热体向外放散的热量减少。常用石棉、炉渣、草灰、硅藻土、玻璃纤维等包盖热气管道、工业炉壁。

  2)热屏挡:利用水或导水屏挡、石棉屏挡等的隔热能力而隔热。常用的方法有瀑布水幕、铁纱水幕、循环水炉门等。

  (3)通风:是排除对流热的重要措施,也是创造良好气象条件的途径。

  1)自然通风:利用风压和热压差的作用使室内外空气交流换气。有热源的车间空气温度通常高于室外,即车间内空气的比重小于室外空气的比重而形成压力差,称为热压或温压;热压越大,自然通风的效果越好。当风吹向厂房时,作用于厂房迎风面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称为正压;背风面的压力低于大气压,称为负压。这种由风力与厂房建筑结构所形成的正、负压差,称为风压;风压越大,通风效果越好。

  为了加强自然通风,防止逆风倒灌,充分利用热源和风压的综合作用,合理安排进、出风口,使自然通风发挥最大的效能,这种通风称为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挡风天窗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加热炉或其他热源上方安装排气罩,可使余热和烟气直接从其发生源经排气管和风帽排出。罩与热源之间的距离愈小,效果愈好。排气管要直、粗、光滑,顶端开口处超过屋顶,并装置各种形式的风帽以利用风压提高排气效果。

  2)机械通风: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降温的需要或生产上要求一定的温湿度的情况下,应考虑采用机械通风。其设备主要有风扇、喷雾风扇和空气淋浴。

  2.保健措施

  (1)供应含盐饮料:高温作业时一般每人每日应供水3~5L、盐20g左右。如三餐膳食已供盐12~15g,则饮料中只需补充供盐8~10g;补充供盐可配制成0.2%~0.3%的盐开水、盐茶、含盐汽水等。

  (2)高温作业保健食品:蛋白质供应要比一般作业增加10%~20%,其中动物蛋白质应占1/2。维生素的供给量应每日维生素C150~200mg,维生素B14~5mg,维生素B22.5~3mg。热量应较一般作业工人增加10%。

  (3)个人防护:工作服应以耐热、透气性能良好、导热系数小的织物制成,宜宽大便于操作;防止辐射热的铝反射防热服较白帆布服为优。还应佩戴防热面罩、帽、手套、鞋盖、护腿等个人防护用品。特殊情况下可穿冷风衣。

  (4)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人员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低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严重贫血、明显内分泌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及病后体质衰弱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炎热季节医务人员要进行现场巡回医疗,作好卫生宣教,积极开展群防工作。

  3.组织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防暑降温法令:各地卫生、劳动保护、安技、生产部门均应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推行厂矿的防暑降温工作。每年入暑前要作好防暑降温的设备检修、安装、检查等准备工作。

  (2)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卫生人员必须深入车间矿井等现场,开展群众性防暑保健工作。利用各种方式宣传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工人遵守高温作业的安全规则和保健制度。

  (3)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各地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正夏季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短劳动持续时间,如实行小换班、增加工间休息次数、延长工休时间,特别是午休时间等。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关于生产场所气象条件的卫生标准是根据当地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确定的。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