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1)

2008-02-15   来源:-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建筑业都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然而各国建筑业的安全水平却又不约而同的要低于所有工业部门的平均安全水平。以美国1993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建筑业雇佣的劳动力相当于美国全国总劳动力的5%,但是在当年全国发生的所有工业事故中,却有11%的致残事故和18%的死亡事故是由建筑工程引起的。而日本1993年安全卫生年鉴的数据表明:建设业的死伤事故占所有工业部门死伤事故总数的28 7%(第一位),建设业的死亡人数则占死亡人数的42.2%(第一位);同期,韩国每10万人事故死亡人数为30人左右,比日本多10人;香港的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率更高,每年事故发生率是日本的25倍,新加坡的30倍。因此,世界各国包括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界,都在努力将安全科学与建筑业的许多特点相结合,应用安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改进和指导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避免经济损失的目的。

  一、建筑业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作为一个传统的工业部门,建筑业之所以成为一个危险的行业,与建筑业本身的如下一些特点有关:

  (1)建设工程是一个庞大的人机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与各种施工机具和施工材料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既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又必须相互联系,相互配合。这一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取决于施工人员的行为,还取决于各种施工机具、材料以及建筑产品(统称为物)的状态。一般说来,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意外伤害事故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而建设工程中的人、物以及施工环境中存在的导致事故的风险因素非常多,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且排除,将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

  (2)工程项目的施工具有单件性(uniqueness)的特点。单件性是指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建设项目,不同的建设项目所面临的事故风险的多少和种类都是不同的,同一个建设项目在不同的建设阶段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同。建筑业从业人员在完成每一件建筑产品(房屋、桥梁、隧道等设施)的过程中,每一天所面对的都是一个几乎全新的物理工作环境。在完成一个建筑产品之后,又不得不转移到新的地区参与下一个建设项目的施工。因此,不同工程项目在不同施工阶段的事故风险类型和预防重点也各不相同。项目施工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各种事故风险是导致建筑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3)工程项目施工还具有离散性(decentralization)的特点。离散性是指建筑产品的主要制造者——现场施工工人,在从事生产的工程中,分散于施工现场的各个部位,尽管有各种规章和计划,但他们面对具体的生产问题时,仍!日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判断作出决定。因此,尽管部分施工人员已经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还是必须不断适应一直在变化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并且对自己的作业行为作出决定,从而增加了建筑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采取不安全行为或者工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导致事故的风险。

  (4)建设项目施工大多在露天的环境中进行,所进行的活动必然受到施工现场的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的影响。例如,在现场气温极高或者极低、现场照明不足(如夜间施工)、下雨或者大风等条件下施工时,容易导致工人生理或者心理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事故。

  (5)工程建设往往有多方参与,管理层次比较多,管理关系复杂。仅现场施工就涉及业主、总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和监理工程师等各方。安全管理要做到协调管理、统一指挥需要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能力,而目前很多项目的管理仍未能做到这点。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往往相互作用,构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6)目前世界各国的建筑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相对偏低,建筑工人的文化素质较低。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量的没有经过全面职业培训和严格安全教育的劳动力涌向建筑业成为施工人员。一旦管理措施不当,这些工人往往成为建筑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不仅为自己和他人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还给建设项目本身和全社会造成许多不利的影响。

  (7)建筑业作为一门传统的产业部门,许多相关从业人员对于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的错误观念由来已久。由于大量的事件或者错误操作并未导致伤害或者财产损失事故,而且同一诱因导致的事故后果差异很大,不少人认为建筑安全事故完全是由于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因而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没有从科学的角度深入地认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因而造成了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不力、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加。此外,传统的建设项目三大管理,即工期、质量和成本,是项目生产人员主要关注的对象,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牺牲安全管理。再加上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承包商为了节约成本,经常削减用于安全生产的支出,更加剧了安全状况的恶化。

  尽管以上几点都是建筑业所固有的、导致事故频发的一些特点,但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采取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依然能够在建筑工地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在本书的以后各个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如何应用安全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和工具,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特点加强和改善安全管理,避免事故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事故致因理论及其应用

  为了对工程建设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认识事故发生的原因。最初,人们关注事故是因为它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总认为,安全事故纯粹是由于某些偶然的甚至是无法解释的因素造成的。但是,正如前文所阐述的,人们对事故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大大提高了,可以说每一起事故的发生,尽管或多或少都存在偶然性,但却无一例外的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必然原因。因此,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关键,就在于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识别、发现并且消除导致事故的必然原因,控制和减少偶然原因,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没有人愿意受到事故的伤害或者使他人受到伤害。尽管人们都不愿意遭遇事故,并且还采取了某些预防措施,但是导致伤害和损失的安全事故最终还是发生了。那么,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呢?本书将介绍几个事故致因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Heinrich事故致因理论(多米诺骨牌事故理论),人机工程学的事故致因理论,事故倾向性理论(The Accident-Proneness Theory),目标一自由一警惕性理论(The Goals-Freedom-Alertness Theory),调整压力理论(The Adjustment-Stress Theory),“精神分散”理论(The DistractionsTheory)和事故链理论(The Chain-of-Events Theory)。国内外研究人员已经对 Heinrich事故致因理论和事故倾向性理论作过大量的研究,其他的几个理论目前还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尽管如此,它们仍能解释部分事故发生的原因。

  1. Heinrich的事故致因理论

  大部分人认为,由于工作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同时存在,二者关联就会发生事故。1941年,美国工程师Heinrich在《工业事故的预防》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著名的事故发生的连锁反应图(图2-1)。他认为,社会环境和传统、人的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事件是导致事故的连锁原因,就像著名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旦第一张倒下,就会导致第二张、第三张直至第五张骨牌依次倒下,最终导致事故和相应的损失。Heinrich同时还指出,控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减少伤害和损失的关键环节在于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即抽去第三张骨牌就有可能避免第四和第五张骨牌的倒下(图2-1)。只要消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事故就不会发生,由此造成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也就无从谈起。这一理论从产生伊始就被广泛应用于安全生产工作之中,被奉为安全生产的经典理论,对后来的安全生产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施工现场要求每天工作开始前必须认真检查施工机具和施工材料,并且保证施工人员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正是这一原则在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和体现。

  2. 人机工程学的事故致因理论

  后来,研究者们又在  Heinlich事故致因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其他因素,提出了在人一机一环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图2-2)[4]。该理论指出,在人机协调作业的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与机器在一定的管理和环境条件下,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既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又必须相互联系,相互配合。这一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取决于人的行为,还取决于物的状态。一般说来,大部分安全事故发生在人和机械的交互界面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风险不仅取决于物的可靠性,还取决于人的“可靠性”。根据统计数据,由于人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事故大约占事故总数的88%~90%。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的关键是从建立该生产系统的伊始,就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正确的管理,努力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建立一个人一机一环境协调工作及操作可靠的安全生产系统。

  3.事故倾向性理论(The Accident-Proneness Theory)

  事故倾向性理论也是历史最长和最广为人知的事故致因理论之一。这个理论主要描述的是人的因素与事故发生原因的联系。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当几个不同的人被置于几乎相同的环境中时,总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事故。这个理论的支持者认为:事故并不是随机分布的,或者说遭受伤害的可能性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概率问题。他们断言:有些人身上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特点,致使他们更容易发生事故。

  对于事故倾向性理论,最早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对个人的个性特点的研究。Farmer和Chambers把事故倾向性定义为“一种由具有这种特质的人先天决定的,比别人发生事故的概率高得多的一种特质。”[”这个理论有一个基本假设:即使是置于相同的条件下,由于某些人所具有的“内在的事故特质”,使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事故。

  为证明事故倾向性理论的有效性,已经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这些研究一般都包括对一组给定的人群的一个试验和对这组人群中事故分布的计算。许多研究人员从这样的研究中得出一个结论:事故并不是完全随机分布的,的确有些人发生的事故比单用概率预测的结果高得多。

  但是,这种个人所具有的事故倾向性,在研究和实践中曾经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现象,现在它已经不是被广泛认同的事故致因理论。曾经有许多关于肯定事故倾向性理论的评论。虽然一些事故倾向性理论的研究人员试图说明工作中的不同危险,但他们疏忽了一些导致某些工人比其他工人更容易发生事故的因素。研究人员通常都忽略了那些与个人问题和工作同伴相关的因素。因此,反对者并不需要直接反驳事故倾向性理论,只需要批评那些得出结论的方法就可以驳倒该理论。其他人承认事故倾向性理论的有效性,但他们认为这个理论只能解释很少一部分事故,大约占10%~15%。

  人们经常用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事故的事实来支持事故倾向性理论。那些更容易发生事故的人被称为具有“事故倾向性”的人。从纯统计的角度,人们会认为受伤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比如说,在任何一天中发生事故的概率都是1/1000,在一个有1000人的工作区里,每天发生一起受伤事故是合理的。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受伤人员经过治疗,身体恢复以后又会回到工作岗位上。这时,这个已经受了伤的工人与别人面临同样的受伤事故的风险。对于这样的“复位样本”,在纯概率的情况下,多次受伤并不稀奇。

  Schulzinger于1956年研究了一个在某个工厂附近的医院18年(1930~1948年)的记录[6]。他发现该地区总共发生过3.5万起伤害事故,其中2.7万起是工业事故,其他的8000起是非工业事故。Schulzinger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大部分事故都发生在很多只遭受过一次事故的人身上,而不是在一小群具有‘事故倾向性’的人或遭受过多次事故的人身上。”那些遭受过一次以上事故的人所发生的事故只占总数的不足30%,这个结论适用于男性、女性和每年的情况。

  De Reamer于 1958年考察了发生在 10964人身上的伤害事故[7]。通过统计分析,他认为如果单从概率的角度看,只有79个人将会发生5农甚至更多次伤害事故。在他考察的数据中,有90人发生过5次或5次以上的伤害事故。他发现这些统计数据没有考虑这些人在危险中的暴露程度的不同。实际上,大部分事故倾向性理论的研究人员假设在所有的受伤事故中,那些受伤人员本身就是肇事者。但这个假设在许多的事故中并不成立。可见,De Reamer的研究并没有为事故倾向性理论提供多少支持。

  有人提出事故倾向性是一个真实的现象,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性的特征。也就是说,由于某些原因,人们在某段时间内会“不适应”。统计数字表明几乎所有的事故都发生在一小部分的工人身上。虽然那些发生过3次或3次以上的工人会被认为具有“事故倾向性”,但从纯统计的角度来看,这个结论缺乏公正性。

  近年的一个有关事故倾向性理论的研究把事故倾向性同冒险倾向性联系了起来。Dahlback于 1991年把事故倾向性认同为一种习性特征[’j。因为冒险并不是永久固定不变的,所以事故倾向性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比如说,一个年轻的未婚男性可能会认为在骑摩托车时不带头盔是很舒服的,但他的这种态度会在他变成一个丈夫或者父亲以后而发生改变。一个年轻人在与其同龄人的伙伴一起很疯狂地开车,但如果车上有小孩或者年纪大的人时,他就不会那样开车了。他并不认为这种风险本身有什么不同,他只是认为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会不同。实际上,一个年轻的父亲可能会认为即使是带上头盔,骑摩托车也是很危险的,由此他可能完全放弃骑摩托车。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冒险性会逐渐变小;这种趋势可能起源于人们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死亡几率也在增加。对于冒险性在下降的人们,他们的风险也开始逐渐减小。应该认识到,一个工人即使有冒险的倾向,他的行为也是可以受到足够的影响而使他安全操作。Denning在1983年发现:那些性格冲动的工人往往更容易发生事故[9]。

  Dahlback主持了一个研究以支持事故倾向性理论的假设’‘’: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具有事故倾向性。他强调了这是基于对冒险倾向性的研究。这就提出了一个不同于以前许多研究的看待事故倾向性的角度和观点。虽然Dalhback支持了这个假设,但他对这个现象的观点并不是从传统的角度出发的。

  从安全的角度看,Dahlback的发现提供了一个乐观的理由。冒险性是可以被适当的动机影响的。可以训练有事故倾向性的工人进行适当的选择。对于那些认为冒险是富有“男子汉”气概的人,可以拒绝他到现场工作。不安全的行为不仅会危及他们自身的安全,而且还会危及别人的安全。Denning在1983年发现,那些参加过安全培训的工人比那些没有参加过安全培训的工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要少得多[9]。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