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事故形成的原因分析

2005-03-22   来源:《电力安全技术》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邯峰发电厂,河北 邯郸 056200)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分析研究事故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有助于对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危险因素的分析预控,便于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也能够增强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对危险因素的辨识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 事故的主要特征

  事故的主要特征表现在3个方面。

  (1) 危害性

  任何事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个人、集体和社会带来身体、经济、社会效益方面的损失和危害,乃至夺去人的生命、威胁企业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

  (2) 意外性

  从主观愿望上来说,人们都不愿意发生事故,而事故往往发生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点和时刻。意外性有3种表现:其一是有些事故在它首次发生之前人们还未能了解它;其二是不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尽管人们努力去探索其发生的概率和规律,但是无法揭示出何时何地会发生何种事故;其三是人们的主观失误造成的意外,或称之为"人为意外",这往往是由于作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存有侥幸心理、工作马虎和有章不循等造成的。

  (3) 紧急性

  不少事故从发生到结束的速度很快,允许组织和个人做出反应的时间很短。这就要求人们注意积累经验和对策,熟练掌握设备的结构、系统的运行方式,尤其要注重对设备异常的分析总结,事先做好危险预测、预防措施和反事故预想,以便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处理,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

2 事故的3个阶段

  从事故的特征来看,似乎是防不胜防,无规律可言,无法控制,导致人们无可奈何,只能任其发生,甚至产生心理畏惧。其实不然,多年的实践证明,事故的普遍规律是存在的,只要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对待,完全可以避免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或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事故的发生普遍存在3个阶段。

  (1) 前兆阶段

  前兆阶段就是导致事故爆发的因素逐渐积累的阶段。任何事故都有前兆,只是在显露程度上有所差别。处于前兆阶段的事故最容易控制甚至予以消灭,而且只有在前兆阶段为处理事故做好准备,才能在其爆发时加以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就要求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做好日常的设备、系统和职工情绪的分析,加强巡回检查,根据缺陷的发生概率,及时、准确地发现事故前兆,组织安排合理的系统运行方式和消缺、维护工作。

  (2) 爆发阶段

  事故往往以极快的速度和极高的强度发生,因此事故的爆发阶段只在一瞬间。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基本上集中在这一阶段,这一阶段也最具有意外性和紧急性的特点。

  (3) 持续阶段

  持续阶段,即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仍然存在的阶段。这一阶段往往需要占用较长的时间,而且持续的时间越长,所造成的危害也越大。事故造成的后果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要消除事故的后果往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但是严重后果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和物质损失却难以抹掉。

3 事故分析5要素

  分析事故要围绕以下5个要素来进行。

  (1) 伤害情况

  作业人员受到的伤害具体可分为受伤部位(有颅脑、面颌、脚等15个部位);受伤性质(有电伤、机械伤害等18种)以及伤害严重程度(有轻伤、重伤、死亡事故三级)。

  (2) 事故类型

  不正常的事件统称为事故,常会引起称之为伤害的损失。事故又可分为人的事故和物的事故,前者指直接给人造成伤害的事故,后者指仅造成设备、工具等物的损失的事故。

  (3) 加害物体

  造成人员伤害的媒介物体称为"加害"物体。按照造成人员伤害的能量种类区分,可分为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5种。

  (4) 直接原因

  指发生事故在时间上最近的原因,又可分为物的原因和人的原因。物的原因是指其起因为设备和环境不良,人的原因是指其起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5) 间接原因

  可分为技术、教育培训、身体、精神、管理、学历教育、社会历史等7种。

  技术原因,包括主要装置、机械设备等的设计缺陷;投运后的日常检查、维护等技术方面不完善;室内照明及通风、工器具保养、防护设施、警报装置、防护用具的维护和配备等方面的技术缺陷。

  教育培训原因,指因教育培训工作没有做好,致使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经验不足,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及其系统安全运行方式无知、轻视、不理解、习惯性违章等。

  身体原因,指身体有缺陷、睡眠不足而疲劳、酒后作业失控等。

  精神原因,指怠慢、逆反心理等不良态度,焦躁、紧张、惧怕、不和、心不在焉等精神状态,偏狭、固执等性格缺陷,以及智商较低、反应迟钝等智能缺陷。

  管理原因,指领导者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心不强,作业标准、规程不明确,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人员配备不完善,工作意志消沉等管理上的缺陷。

  学历教育原因,指小、中、大学对安全教育不重视以及作业人员的基础知识差异较大等教育缺陷。

  社会或历史原因,指有关安全的法规、制度或监督机制不完善,思想意识落后等。

  事故分析的步骤基本上是按照这5点顺序进行的,但是,实际所发生的事故过程则与上述顺序完全相反。首先是间接原因的存在,再由间接原因产生直接原因,又通过加害物体作为媒介,发生了事故,最终导致人员的伤害。因此,预防事故的关键就是切断5个要素之间的连锁,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控。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