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说明

对有建设性地搞好安全管理前置以及分析

2009-10-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是电力事业稳定快速发展的永恒主题,从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讲,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县级电力企业而言,结合时代的特点,如何有建设性地搞好安全管理呢?在原有的安全管理基础上,推动安全前置,击活安全网络,搞好安全服务,形成县级电力企业独有的安全文化。

  一、搞好安全管理前置是科学的态度,具有很重要的时代意义。

  安全管理前置是随着安全管理的深入和发展提出来的,它是安全与事故正态分布理论的科学分析和结论。多年来,我们电力系统对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的安全管理一直都很重视,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都比较健全,然而从电力系统中发生的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去分析,绝大部分的人身触电事故是发生在农村低压系统,这不仅仅是因为人与低压系统设备接触频繁,更重要的是对农村安全用电管理还很薄弱。比如安全宣传不力,大多数人对电力安全使用知识了解还很少,安全意识淡漠,当问其如何防止触电事故,人与电力导线的安全距离是多少?回答更多的是一笑了之。低压系统的防护措施也不健全,也不标准,比如家用电器设备90%没有外壳接地保护,裸露导线穿过农家平房的防护措施简单甚至没有并不少见,交叉跨越无防落线措施,家用漏电保护器安装率、运行率还不能达到90%,排灌临时用电漏电保护更为简陋。对农村配电线路和设施的检查和整改,也没有象高压设备那么及时和重视,所以搞好安全前置是时代的要求。

  二、落实安全前置管理,首先是健全安全网络机制。

  安全网络是安全管理的组织成员有机构成的体系,它是安全管理的基础。中国式的管理首先就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将安全管理层层贯彻执行下去,安网恢恢,疏而不漏。

  安全前置,必须健全安全网络。农电管理已统管几年了,农电工已正式纳入供电企业规范化管理,然而很多县局还没有把农电工融入安全网络之内,它们的安全网络图叫安全生产网络,最小细胞是乡供电所的安全员。谁不知道与千家万户打交道搞服务的一线供电工作者就是农电工,安全管理前置首先要移置到农电基础之上,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网络应落实到乡供电所农电班这一级。乡供电所的安全管理网络应扩展到每个乡村台区管理责任人身上。从县级企业第一安全责任人到乡所农电班,层层把关,职责明确,把安全生产与安全销售,安全技术和安全服务落到实处。

  三、落实安全前置管理,其次是发扬民主管理责任制。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供电企业和客户共同来维护安全。对企业内部实行安全目标责任制,是我们安全管理成功经验之一。健全安全管理网络之后,明确各自安全职责,在各自管理范围内,开展安全宣传和培训,现场安全监察和危险点分析,落实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组织安全检查与整改。对社会实行客户安全负责制,通过安全协议明确供电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安全责任,企业负责指导,涉及到客户利益的安全隐患,客户负有及时上报和协助处理的责任。发现事故隐患和设备缺陷要及时处理,从发现上报到组织整改实行闭环管理,不能及时消缺的,要通过网络支持平台迅速上报县级安全监察部门解决,并采取临时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目标责任制以书面的形式鉴定承诺,层层鉴定目标责任书,形式轰轰烈烈,然而相当一部分人把鉴过的目标责任书束之高阁,有的连内容也没有看过,这样的人对安全管理靠感觉,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如何担当起安全供电的重任呢?必须杜绝这种现象,一个单位的安全第一责任人,每季度要带领下属学习签定的目标责任书,考核安全职责落实情况,对考核不合格的干部和职员要撤职和调离原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安全网络的作用,除按时完成日常性安全管理外,每月要开展安全分析会,分析安全状况,制定整改措施,杜绝习惯性违章,提高安全意识,把安全例会开到每个电工那,把目标责任书鉴到每个电工身上,把安全管理落实到每个台区和千家万户。

  让安全管理前置吹响时代的号角!让安全服务走遍千家万户、让安全营造一个美好文明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