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说明

触电急救应急预案

2013-08-27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1触电急救的原因  1.1电气设备漏电或线路老化、破损、绝缘失效。  1.2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5%的潮湿场所。  1.3含导电性粉尘,即生产过程中排出工艺性导电性粉尘(如煤尘、金属尘等),且得以沉积在导线上或透

  1触电急救的原因

  1.1电气设备漏电或线路老化、破损、绝缘失效。

  1.2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5%的潮湿场所。

  1.3含导电性粉尘,即生产过程中排出工艺性导电性粉尘(如煤尘、金属尘等),且得以沉积在导线上或透入机器、仪器内的场所。

  1.4有金属、泥土、钢筋混凝土、砖等导电性地板或地面的场所。

  1.5工作人员可能同时一方面接触电气设备的金属构架、金属结构、工艺装备;另一方面接触电气设备的金属壳体的场所。

  1.6风机、水泵、原料车间皮带操作台和天车操作室都是危险场所。

  1.7违章操作,非特殊作业人员擅自处理电气故障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

  1.8作业人员违反电气设备操作安全规程作业。

  1.9发生电气系统着火爆炸,没有正确使用灭火器或采取的措施不当。

  1.10避雷装置损坏,雷电冲击损坏电气系统。

  2触电急救的现象

  2.1电击。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的电击(如误触接线端子发生的电击)也称正常状态下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运行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发生的电击(如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电击。

  2.2单线电击。人站在导电性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体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导体时,由加在人体上的接触电压造成电击,单相电击的危险程度除与带电体电压高低、人体电阻、鞋和地面状态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人体离接地点的距离以及配电网对地运行方式有关;一般情况下,接地电网中发生的单线电击比不接地电网中的危险性大。

  2.3两线电击。人体离开接地导体,人体某两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导体时,由接触电压造成电击,两线电击的危险主要决定于带电体之间的电压和人体电阻,其危险性一般比较大。应当果断指出,漏电保护装置对两线电击是不起作用的。

  2.4跨步电压电击。人体进入地面带电区域时,两脚之间承受的电压造成电击,当电流流入地下时(这一电流称为接地电流),电流自接体向四周流散(这时的电流称为流散电流)。于是,接地点周围地面将带有不同的对地电压,人站在接地周围时,两脚之间承受电压,遭受跨步电压电击;正常时有较大的工作电流流过接地装置附近,流散电流在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可造成跨步电压电击;防雷装置遭受雷击或高大设施、高大树木遭受雷击时,极大的流散电流在其接地装置或接地点附近地面产生的电位差,也可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2.5电伤。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2.6电烧伤。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电流灼伤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伤害,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设备或低压线路上;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伤害,分为直接电弧烧伤和间接电弧烧伤;后者是电弧发生人体附近对人体的烧伤,包含熔化了的炽热金属溅出造成的烫伤。

  2.7皮肤金属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皮肤金属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

  2.8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斑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

  2.9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肌肉强烈收缩、体内液体汽化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2.10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电光眼表现为角膜炎或结膜炎。

  3触电急救的危害性

  3.1电流通过人体时破坏人体内细胞的正常工作,主要表现为生物学效应,电流作用于人体还包含有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

  3.2电流生物学效应主要表现为使人体产生刺激和兴奋行为,使人体组织发生变异,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3.3电流通过肌肉组织,引起肌肉收缩,电流对机体除直接起作用外,还可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由于电流引起细胞激动,产生脉冲形式的神经兴奋波,当兴奋波迅速地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后,后者即发出不同的指令,使人体各部位作相应的反应。

  3.4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一些没有电流通过的部位也可能受到刺激,发生强烈的反应,重要器官的工作可能受到破坏;在活的机体上,特别是肌肉和神经系统,有微弱的生物电存在,如果引入局外电流,生物电的正常规律将受到破坏,人体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3.5电流通过人体还有热作用,电流所经过的血管、神经、心脏、大脑等器官将因为热量增加而导致功能障碍。

  3.6电流通过人体,还会引起机体内液体物质发生离解、分解,导致破坏。

  3.7电流通过人体,还会使机体各种组织产生蒸汽,乃至发生剥离、断裂等严重破坏。

  3.8小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麻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窒息、心室颤动等症状。

  3.9电流通过人体,由于电流的瞬时作用而发生心室颤动时,呼吸可能持续2~3分钟,在其丧失知觉之前,有时还能叫喊几声,有的还能走几步,但是其心脏已进入心室颤动状态,血液已中止循环,大脑和全身迅速缺氧,病情将急剧恶化,如不及时抢救,很快将导致诊断性死亡。

  3.10人体遭受电击时,如有电流作用于心肌,还将使胸肌发生痉挛,使人感到呼吸困难,电流越大,感觉越明显,如果时间较长,将发生憋气、窒息等呼吸障碍。窒息后,意识、感觉生理反射相继消失,继而呼吸中止,稍后即发生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在这种情况下,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不是由电流通过心脏引起的,而是由机体缺氧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射引起的。

  3.11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数安时,由于刺激强烈,也可能先使呼吸中止,数安的电流通过人体时,还可能导致严重烧伤甚至死亡。

  3.12当机体受到电流的强烈刺激后会发生电休克,发生强烈的神经系统反射,使血液循环、呼吸及其他新陈代谢都发生障碍,以至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脉搏减弱、呼吸衰竭、神志昏迷的现象,电休克状态可以延续到十分钟到数天,其后果可能是得到有效的治疗而痊愈,也可能由于重要生命机能完全丧失而死亡。

  4触电急救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4.1各种环境不同程度上要受到季节、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任何环境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空气介质的状态及环境触电的可能性采取相对有效的防护措施。

4.2对电器设备的操作,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电器设备技术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