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建设安全文化 构建和谐企业

2009-06-02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 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 最早见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1991年编写的《评审报告》中。 该报告建立了一套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策略。 我国核工业总公司不失时机地跟进国际核工业安全的发展, 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成果和安全理念介绍到我国。

  1992年《核安全文化》一书出版, 把核安全文化深化到一般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领域,从而形成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文化,拓展到全民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强调两大理念,其一,突出大安全观,建立安全大系统和人本管理思想;其二、推崇大众安全文化" 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

  一、以人为本,建立安全价值体系。

  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 体现为一个单位或单位中每个成员共有的意识)态度或共有的行为特征。人是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 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以人为中心。 因此,企业安全文化

  建设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安全生产的价值体系和员工行为规范体系。

  1.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 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按照,“一切事故皆可避免, 所有风险皆可控制”的原则,营造,“人人讲安全、时时抓安全”的组织氛围,要加大安全投入, 不断更新安全技术监督和检测设备,搞好安全教育培训,认真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切实搞好安全管理。

  2.建立,“重视生命、关爱健康”的价值体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善待生命,珍惜健康,必须以安全为基础,确立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用“深情”的关怀、“柔情”的举措、“人性化” 的管理来尊重与爱护员工,把“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体现到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

  3. 建立安全效益的考核机制。 “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实现安全生产, 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不仅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而且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基本条件。

  4. 建立预防为主的安全保障体系和科学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企业能不能实现安全生产,往往并不在于这个企业有没有先进的安全理念, 而在于企业的员工能不能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实现安全主体的行为自觉,必须坚持预防为主, 采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体系, 形成科学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共创共建"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

  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 家庭和谐的基础。 企业和谐,安全第一。 安全生产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是和谐发展的保障。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就在于让员工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掌握安全文化理念,共创共建,共建共享,从企业发展和个人幸福的角度思考安全生产,并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

  1.让安全文化成为员工安全生产的制度平台。传统的管理模式, 是让制度形成文字挂在墙上。安全文化建设是让制度成为一种约束力, 内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管理的内动力和责任心, 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自我规范。

  2.让安全文化成为员工安全生产的管理平台。安全文化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通过文化的作用, 让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使之成为一种道德约束力, 自觉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变制度的被动约束为道德修养的软约束,由组织的被动管理变为员工的主动管理。

  3.让安全文化成为员工安全生产的保障平台。 企业安全生产,就要把员工作为安全教育的主体, 让他们承担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醒自己,自己关爱自己,自己保护自己,形成企业、员工、家庭、社会互动管理的安全生产的保障体系。

  三、改革创新"促进企业安全管理。

  安全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革命。建设安全文化, 企业不能只是安全生产制度的制定者和监督者, 还必须是安全生产行为的示范者和激励者(车间)班组不能只是安全生产行为的要求者和教育者, 还必须是安全生产行为的证者和实施者、员工不能仅仅是安全制度的实行者和落实者, 必须是安全生产行为实施必要保障条件的要求者。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人才密集型企业, 服务各行各业,惠及千家万户,社会性、服务性和安全风险性较大。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必须结合行业和本企业实际, 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载体,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最终实现全员安全意识的自觉和安全水平的提高,达到企业、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