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安全工作也要防止高分低能

2010-02-26   来源:蚌埠供电公司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前不久,某单位一名员工在作业时,因操作不慎,出现了一起人身轻伤事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就是这名员工在刚刚进行的安全知识考试中,获得了95分的好成绩。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为什么安全知识考试获得了高分,还会在一个十分简单的操作中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故呢?

  据了解,安全工作上的高分低能并不是个别现象,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高分低能人群,主要是年轻员工,他们脑子活,记忆力好,对安全知识熟读数遍就能背诵如流。因此,每次组织的安全知识考试都会有上佳表现,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虽然也知道如何去做,可就是麻痹大意,缺乏谨慎细致的作风,从而导致事故的苗头一再出现。尽管酿成事故的较少,但事故的苗头却较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造成高分低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一、安全的意识没有真正树立,缺乏安全就是责任、安全就是速度、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的观念。没有把安全放在心中、灌入耳中、映入眼中,落实到手中,而仅是挂在口中。二、安全教育没有入脑入心,学用脱节。平时的安全教育往往满堂灌,满足于参课率、时间性  和考试合格率,注重理论上的分数,忽视实际应用和操作。三、安全文化没有真正落地。各种理念提得多,条条口号喊得响,作业表卡制成堆,员工对此也由新鲜、好奇变得麻木、无视,使安全文化的各种宣传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四、严、细、实的传统作风没有在年轻员工身上得到传承。老同志与年轻人存在代沟,传统的严、细、实作风被一些年轻人看作是陈规、愚腐、落后形势,好的作风和传统在年轻一代身上失传现象较为严重。

  防止、遏制安全工作高分低能现象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各级领导及管理部门必须下大力根除这种有损企业形象、影响企业发展、进步的顽症。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考试不仅要重视“效”,更要注重“果”。各级管理部门要改变教育和考试的形式,减少各种名目繁多的理论和书面考试,更多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不仅使员工懂得怎样做,把“做”放在第一位,使“知”与“行”密切结合。把员工的安全结果作为衡量机关和管理者安全教育、安规考试效果的唯一尺度。从点滴入手,细化员工的行为规范,将铁的纪律和人性化管理融为一体,培养员工自律自省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员工处处讲安全、事事要安全的自觉性,使安全真正成为员工价值观和人生观中的重要元素,努力将自己培养成珍爱生命、崇尚安全、热爱事业的优秀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