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扁鹊医术”与安全防范

2009-07-0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代名医扁鹊有家兄三人,均医术精湛。究竟哪一位医术最高呢?用扁鹊自己的话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依扁鹊的解释:大哥治病擅长于病情发作之前就能将病根铲除。因一般人在病情发作前未能感受到事态的严重,所以在常人眼里,长兄的名气很一般。二哥治病最擅长于病情发作的初始阶段。故一般人均认为老二只能治些轻微小病,所以其影响也只在本乡周边一代小有名气。而我治病往往是在病情已发展到十分严重之时。在常人眼里,我治病不是穿针放血,就是伤筋动骨的大手术,不仅过程复杂,还给人以神乎其神的感觉。所以都认为我医术最高明,名气也因此享誉全国。

    千百年来,后人们之所以乐此不疲于扁鹊的故事,我想,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并未认识到这点。人类的天性似乎更钟情于亡羊补牢、“雨后送伞”等表象事件,而对深层次的东西往往却不太感兴趣。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我认为“隔行不隔理”。拿安全管理工作来讲,“行医”与“安全管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扁鹊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却是实实在在的。如同生活中我们并不缺少安全灾难酿成后的事故处理专家,人们呼唤着能有更多的像扁鹊大哥那样的、将安全事故杜绝在发生之前的高手。近来,不时有关民航失事、在建楼房倾覆、桥梁垮塌、火车相撞等重大安全事故的新闻见之于报端。诸多事故的发生再次暴露了人类在安全管理上的诸多漏洞。坦率地讲,面对一幕幕惨剧,无论事后我们再怎样痛心疾首、哭天抹泪、捶胸顿足,都于事无补。无论是技术层面、设备层面的原因,还是安全管理上原因,从根子上讲,最终还是人的原因。

    如何确保安全生产既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也是人类面对的共同难题。对企业而言,无数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解决现实问题靠规章制度,而解决根本上的问题还要靠员工素质,靠持续不断地培训教育。对管理者来讲,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各级管理者们必须居安思危,以“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抓好安全管理。为此,一要从无数安全事故教训中解剖麻雀,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举一反三,心中有数;二要尽可能把困难想得多一点,把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该做的工作不能等、不能拖,制定各类预案,将安全卡控前移,及早动手,做在前,做到位,确保安全管理万无一失;三要深入探索和把握安全管理规律,形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牢牢把握安全管理主动权,超前控制、主动控制、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控制,最终能像扁鹊大哥那样,超前预想与防范,防患于未然,成为安全管理上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