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无事”与“有事”

2009-01-22   来源:河南济源钢铁公司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有句哲言很有教益:“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方可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才可消居中之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事”与“有事”是相对存在的,两者是辩证的统一。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其核心就在于“提防”二字。东汉荀况《中鉴.杂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燃为之防,发而止之为之救,行而责之为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此言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很有借鉴之处。

  “提防”是一种责任。“提防,防为上”正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要义,古往今来,都强调凡事要防患于未然,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只是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罢了。“双手紧握方向盘,时时刻刻想安全”,说的是司机的责任;“不管医术有多高,想好安全再动刀”说的是白衣天使的责任;“提高警惕,常备不懈”,这是人民军队的责任。行行业业,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

  “提防”是安全工作的核心。“提防”的工作做好了,隐患消除了,安全就有了保障。做好“提防”工作,首先要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生产岗位的安全技术规程,建立和完善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并认真落实和执行,同时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做到标准化作业。其次是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坚持严格的安全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彻底地整改;坚持严格的安全考核,形成强有力的安全约束力。

  “提防”是一种实践。没有大量的、经常的、扎实细致的基础工作作保障,“提防”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有形的”防范措施,通过深入的安全教育强化“无形的”的防范意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把“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把神圣的责任变成自觉的行动,“提防”才算真正到位,安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这既是一个人经验和能力的综合反映,又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所谓大将风度,正是经验的长期积累,修养的不断升华,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

  “镇定”是一种境界。只有平时苦练基本功,注重量的积累,不断做好“提防”的各项工作,厚积一世方能薄发一时,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梁,遇事不慌”,从而得到从容应对的境界。当年诸葛亮面对群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终助刘备争得“三足鼎立”之势,这主要得力于出山前的“修行苦练”。

  “镇定”是一种力量。临危不惊,忙而不乱,临机处理正确,“有事”会变成“无事”;相反,遇事乱了方寸,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无事”也会滋生出“有事”。这一点,对于生产过程中操作设备的员工,尤其是对现场的领导者、指挥者更显得尤为重要,在困境之中、忙乱之时、发生突发事故之际,“镇定”就像无声的命令,有形的语言,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上一篇:说说“忙人无智”

下一篇: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