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著《四十二章经》记载: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
关于佛教修行,还有一个典故:佛陀弟子,名阿那律,因贪睡被佛斥责,便涕泣自责,不再睡眠,七天之后竟然双目失明。亏得佛祖指点,教他修成天眼通。
安全之弦理应时时绷紧,但若过紧,反而不好;经济处罚是必须,但处罚过于严厉,超过心理承受能力,反而不好;严格教育,使人保持安全警惕是必须,但声色若过于刻薄,反而不好。处罚的教育只是手段,如果运用不佳,不仅不会有利于工作改进,反而适得其反.
事故发生之后,组织管理层的反应也要适当,如反应过激,往往导致不良后果。如因内某矿,连续发生数起事故后,给领导造成很大心理压力,于是大会小会,厉言厉色,一级一级,把更大的心理压力传递到员工层。结果,摁下葫芦浮起瓢,就在事故分析大会的第二天,又发生了一起死亡事故。
阿那律因为惧怕师傅指责,紧张得觉都不敢睡,修行修成瞎子。沙门诵经,因心态过于紧张,心理承受不住,想要退出佛门,这都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后果。生产管理中,人们常常片面强调“治乱用重典”,却不同时注意对员工进行科学的心理调适和干预,忘记了弦太紧也易断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