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警惕安全生产中的“青蛙现象”

2008-11-1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在报纸上,我们时常能够看到一些这样的报道:某企业实现了安全生产多少天、创下什么样的安全生产纪录。企业的长期安全生产固然可以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长期的安全生产容易使人萌生轻视、忽视、藐视安全生产的思想。这使笔者不由得想起了一则有关青蛙的实验。

  有人把青蛙放到一锅沸水里,青蛙奋力一跃,跳出险境;但把它放在冷水锅里,再慢慢地加温,青蛙因不知其险,先是不想跳出,后是无力跳出,最后只能被沸水煮死。反应敏捷,警惕性很高的青蛙能够自救于沸水,却葬身温水的现象很耐人寻味:沸水锅内的青蛙能够成功逃生,是因为它感觉到这是危险,务必会尽其本能及时进行抗争自救;温水锅内丧命,是因为它对危险的警惕和防范意识放松所致。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青蛙现象”或“青蛙效应”。

  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安全生产不也正是如此吗?有些人同样也会犯青蛙类似的错误:对于重大危险源,有充分的警觉和认识,会时刻绷紧安全弦,特别谨慎地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地确保了安全;而当面临的是一般危险源时,就往往在思想上容易放松警惕,于是潜伏下危险,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

  也许有人认为,我们有着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要求严格的管理人员、安全系数高的设备,都安全生产这么长时间了,原来没事,以后还能有事?

  须知,事物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它的反面转化。安全思想麻痹、意识淡薄就会像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可怕的后果,让我们受到无情的惩罚。大量事故分析也表明了这一点,事故多是由于当事人的安全思想麻痹、意识淡薄所造成的。长期安全生产的大好形势,容易使人麻痹,冲淡了人头脑中的防范事故的危机感,使人放松了警惕,松懈了思想,安全意识被淡薄,甚至个别职工在工作中明知一些行为是违章的,认为自己“以前也这么干过”,抱着“不会那么巧”心理,想再碰一次“运气”。并且,长期安全生产的大好形势也容易误导人们的安全观念,使一些人误认为安全教育活动仅仅是一种形式,无法真正引起其内心的感触和心理上的震撼。

  笔者认为,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消除安全管理者和生产者的懈怠和麻痹思想。广泛深入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是提高安全思想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持之以恒地常打这种安全教育“疫苗”,让管理者和生产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绷紧安全神经,以一种强烈的安全意识和高度的安全责任感,才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其次要把安全防范的关口前移,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居安思危,多考虑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案,做到防微杜渐,确保万无一失。再者,加大职工安全技能的培训力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提高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水平,规范生产者的安全行为,形成一种自发的关注安全的氛围。若非如此,重蹈青蛙温水中丧命的覆辙,将悔之晚矣。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更是贯穿企业管理经营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只有认识到长期安全生产的大氛围下潜伏着事故的危机,才能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做“温水中的青蛙”,实现长期的安全生产,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