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安全生产中的“当思”和“要问”

2008-11-1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每天上下班接送孩子,看到校园里的一块励志标牌很受启发:迎着朝阳当思如何努力,踏着晚霞要问是否进步。“一日三省吾身”。作为从事安全生产的干部职工,每天也应该“当思”和“要问”。

    各级干部在安全生产中“当思”和“要问”“我为安全付出了什么?”是否做到百分之百尽职负责?保不了安全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当干部就要为安全尽责。孩子们上下学有时间安排,干部保安全其实是没有作息时间的,夜以继日连轴转。因为安全生产是一个连续动态过程,哪个环节都需要有干部严格把关。抓安全要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作为干部这一级,就应该尽职负责,恪尽职守。干部所管辖的责任区是自身的“一亩三分地”,要想不出事少出事,就要废寝忘食,付出辛苦,付出智慧,做到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人民。要经常深入一线和职工同吃同住同保安全,要现场解决安全上的疑难杂症,处理问题不过夜。尤其要做好安全倾向性问题的攻克,带着思考排查隐患,这样的本领多了,久而久之,就能针对安全上的各种问题提出应对方案。安全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干部的拈轻怕重和精力旁骛,不认真对待,不上心解决。处理安全隐患的过程就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毛泽东同志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只有开动脑筋去思索,上手去干,致力于安全生产的一切事情,才能通过解决一系列安全生产难题隐患,从大量感性认识形成安全生产中应对各种情形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再用安全生产的理性认识指导安全生产实践。

    职工群众在安全生产中“当思”和“要问”“我为安全卡控了什么?”是否做到百分之百全神贯注?职工群众直接从事安全生产岗位环节,既是安全生产的具体实施者,也是安全生产卡控的主体,因而保不了安全的职工就是不合格的职工。职工是否合格,安全成败是直接检验标准。从一上班进入安全作业流程,就要牢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绷紧安全这根弦,卡控住安全生产在自己这道环节的关键所在,保证本岗位环节自控作业良好,不出任何闪失和差错。历史上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作业者的些微问题引起的,作为岗位环节的把控者,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在岗位操作上做到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若偶尔做到或有时思想上“开小岔”,作业时东张西望,那就该警醒了。事故往往会钻这些空子乘虚而入滋生祸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告诫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两个“千里”是千古警示。安全生产的过程也是“千里”征途,任重道远。倘若由于自身卡控不严、不细、不实、不到位而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那就是安全的罪人。因此,每名职工都要时刻铭记安全系于自身作业卡控每一个环节当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智者用教训制止流血,愚者用流血换取教训。职工群众要争做安全上的智者,用自身的理智和明智克服、战胜安全上的“弱智”。

    各级组织在安全生产中“当思”和“要问”“我为安全融入了什么?”是否做到百分之百彰显作为?党工团各级组织只有融入安全,才能找准服务安全的切入点,才能体现特色、彰显作为。主观上说,职工长期在岗位上连续工作难免产生心理疾患和身心疲惫。这时候如果党工团组织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要发挥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长,多给职工一些心理抚慰和精神安慰。在紧贴融入安全上,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围绕安全生产急难险重开展课题立项攻关活动,构筑党支部安全屏障;工会要多举办陶冶职工情操的主人翁保安全文体活动,组织劳模外出休养,用“职工之家”的亲和力凝聚职工;团组织要开展有益青工身心健康的岗位安全论谈、青年网页设计大赛、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多设舞台、多搭载体、多建平台,多开展活动,给职工平淡的日常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既能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又可激发他们保安全的动力。铁道部党组实施的“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个职工家庭生活在当地贫困线以下”的“三不让”工程饱含了部党组的殷殷关爱之情,也为各级组织融入安全生产彰显作为、找到突破口提供了成功范例。太原铁路局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职工利益和安全生产作为“两个天大的事”来对待,融入安全增量,服务和谐发展,取得了佳绩。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