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促进企业发展

2010-08-3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摘要: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基础和灵魂。开展好安全文化建设,要落实遵章守纪,它是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础,要开展专项活动,使安全文化真正融入企业文化,关键是做好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关键词:安全;文化;发展

    1 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确保企业生产安全,有安全法律、法规就够了,文化与安全根本搭不上边。其实,这是一种落伍的观念。在现代企业中,安全法规仅是安全的最低要求,而不是保证安全的充分条件。安全法规既需要通过外部力量来强制实施,更需要职工从心底认同而自觉遵守,所以安全文化的约束力对安全法规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事半功倍的作用:

    2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建设的灵魂

    只要有人类的活动,就有安全问题;只要有生产经营活动,就有安全生产问题。所以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不言而喻,安全生产始终贯穿于我们日常整个生产活动之中。大量惨痛的事故教训也告诫我们,一旦思想稍有麻痹,安全事故就可能在我们身边、甚至是身上发生。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极端重要性。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活动就是不断地辨识危险、评价危险和控制危险的活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企业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安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危险的认识不断加深。职工越来越意识到,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除了安全法规,安全文化的规范性、系统性及其具有的社会力量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安全文化建设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稳定和谐的企业的重要内容。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企业事故的基础性工程,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安全建设的灵魂,对保障安全生产具有战略性意义。因为企业安全文化是在生产及经营活动中,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它是安全价值与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让每个职工理解和认识到自己应该怎样想、怎样做,调动人的潜能,强化“安全第一”意识,从而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中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的补充,是从更深的层次影响人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等,提高人的安全素养,最终使人的自觉行为满足安全健康的要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该建立在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上,必须在确保基本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得到落实的基础上,做好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便于操作的措施,将安全文化融合于包括企业的各项工作中,才能真正创造一个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利于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良好氛围,提高职工的积极性,群策群力,积极投身于安全文化建设中去,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达到良性循环,达到长期有效的目的。

    3 安全文化强化“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唤起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健康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发动职工参与,接受职工监督,进而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企业生产环境。企业常常制定出许多规章制度来保证安全生产。但有了千万条规章制度,也很难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更难消除一些员工对规章制度的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是一种软规范,它首先在职工思想认同的基础上,引导职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可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当然,靠安全规程自身的强制性,也是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如果让职工形成适合安全文化要求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却能产生超常规的效果。这说明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企业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它能起到规章制度所起不到的作用。如通过开展贴挂安全标语、标志牌,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安全文艺节目汇演,定期放影安全方面的录像片,进行安全板报和宣传栏评比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使“安全”两字扎根在职工心里,在平时工作中做到自我规范行为,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良性发展的企业,其整体价值观同个人的价值观取向是一致的,目标和追求是一致的,企业安全文化必定反映广大职工的共同利益和愿望,安全文化通过其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统一的思想、观念,使员工思想深处形成一种定势和响应机制。只要外部信号发生,即可得到积极的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的行为。这种凝聚起来的群体意识,必将使职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安全生产中,认真负责甘于奉献,促使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合形成发展实力,振兴生产,确保安全。

    那么,如何开展好安全文化建设呢?

    1)落实遵章守纪是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础

    根据生产实际适时调整规章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通过宣传、教育,特别是本单位以往典型事故案例教育,条件允许时可让事故的当事人现身说法,使职工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憾,加深对遵章守纪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抓好反习惯性违章行为工作,习惯性违章行为有两类,一类是个人习惯性违章,另一类是群体习惯性违章,个人习惯性违章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蔓延成群体习惯性违章因此,要从制度上、职工心理等方面分析习惯性违章行为形成的原因,采取教育、奖惩、教化等办法进行治理,不能让习惯性违章成为一种风气。通过创建群体安全意识,结合适当的奖惩等手段,开展讨论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增强安全意识,改正不良行为。在加强职工遵章守纪的教育基础上,在执行上要求要严,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为自觉做到“三不伤害”,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使“人人事事保安全”在企业内部蔚然成风。

    2)开展专项活动,使安全文化真正融入企业文化

    在组织开展全国性的“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基础上,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安全专项活动,如我厂定期开展的“大唐杯”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小事件分析、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既增强了职工的业务知识,增强了职工安全生产意识,营造了安全气氛,同时突出主题,重点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保证安全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很好效果。另外,还要充分利用我厂网站、长电通讯、工会信息、长电新闻等媒体,把宣传报道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使其成为职工了解安全信息,掌握安全动态,学习安全知识的渠道,增强安全文化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凝聚力,,形成安全生产工作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3)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组不仅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实体,也是孕育企业安全文化的细胞。班组成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亲身感悟、点滴体会都是形成企业安全安全文化的素材和源泉。

    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班组长要因势利导,善于总结,从职工

    的言谈、举止中挖掘亮点,发现问题,充分利用安全日活动,技术培训,反事故演习,班前班后会等载体,从小事做起,从点滴说起,不断丰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最终全面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要大力倡导团队精神,引导班组成员团结互助、相互学习,以落实“四不伤害”为内容,以发扬传、帮、带”为纽带,培养班组群体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主人翁意识,使“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的思想深入人心。

    4 结束语

    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基础和灵魂。让我们积极的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使企业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能力,提高企业效益,推动企业又好又快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