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破除形式主义,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基层

2025-06-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作者:王帅   |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科学方针,完善法律与法规体系,为国家发展、民生改善勾勒出宏伟蓝图。然而,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沉疴却屡屡作祟,使得原本为民利民的好政策在基层变了味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科学方针,完善法律与法规体系,为国家发展、民生改善勾勒出宏伟蓝图。然而,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沉疴却屡屡作祟,使得原本为民利民的好政策在基层变了味、走了样,这一现象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一些地方和行业在执行政策时,把“传达文件”当落实,将“开会学习”作成效,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上却与群众需求脱节。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类台账、报表,将大量精力耗费在留痕工作上,真正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被严重挤占。群众无奈地调侃:“政策听着好,就是落不了地。”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领导干部借执行政策之名,行揽权专断之实。他们将政策解读权、执行权牢牢攥在手中,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为由,强制推行个人意志,打压不同声音。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民主决策机制,也极大挫伤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政策执行沦为权力寻租的工具。
面对这些问题,许多基层干部和群众敢怒不敢言。一方面,担心因提出不同意见被扣上“政治觉悟不高”的帽子;另一方面,现有的监督反馈机制不够畅通,反映问题往往石沉大海。这种“集体失语”的状态,进一步助长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滋生蔓延。
破解这一困局,需要多方发力。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摒弃以文件、会议、台账为主要依据的考核方式,将群众满意度、实际工作成效作为衡量政策落实的关键指标。其次,要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和群众大胆反映问题。同时,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规范权力运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实效。只有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让国家的好政策、好方针真正落地生根,让法律、法规发挥应有作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