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犹如沉疴痼疾,严重阻碍基层工作效能,消耗干部精力,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以建立健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为抓手,彰显了根治顽疾、为基层松绑的坚定决心与务实行动。
将整治形式主义纳入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修订之中,是从制度层面筑牢防线。今年拟制定修订9部相关文件,把减负要求贯穿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全程,为整治工作提供坚实制度支撑。这意味着,从顶层设计出发,将减负理念转化为刚性约束,让各级机关在开展工作时有章可循,从源头上遏制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确保整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把整治形式主义作为机关党建专项督查重点,并坚持刀刃向内,将自身纳入督查范围,展现出自我革命的勇气与担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机关病”和“衙门”作风,既查基层问题,也找自身不足,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督查态势。通过这种自查自纠、上下联动的方式,能够精准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推动机关作风持续向好,让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央和国家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在执纪审查、案件质量评查中加强对形式主义问题的检查,指导部门提升监督能力,加大典型案例通报力度,为整治工作注入强大监督力量。这不仅能及时发现和惩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还能起到警示震慑作用,让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自觉抵制形式主义歪风。同时,通过提升部门监督能力,形成常态化监督格局,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建立的长效机制,从制度建设、督查整改、监督执纪等多维度发力,为破解形式主义难题提供了系统方案。唯有持之以恒落实这一机制,不断巩固和深化整治成果,才能真正为基层卸下沉重包袱,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让基层工作回归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本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