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蒙城记忆:烧饼油条油茶里的岁月醇香

2025-04-16   来源:安全文化网    作者:王帅   |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在蒙城的岁月长河里,有些味道早已融入城市的肌理,成为一代又一代蒙城人难以忘怀的记忆。烧饼、油条、油茶,这些看似普通的食物,承载着蒙城百姓的生活点滴与情感寄托,在时光的淬炼下愈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小时候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在蒙城的岁月长河里,有些味道早已融入城市的肌理,成为一代又一代蒙城人难以忘怀的记忆。烧饼、油条、油茶,这些看似普通的食物,承载着蒙城百姓的生活点滴与情感寄托,在时光的淬炼下愈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小时候,走在蒙城的街头巷尾,若看见有人捧着烧饼卷油条,再就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油茶,那馋人的模样,总会引得旁人驻足观望。对于那时生活困苦的家庭来说,能天天吃上烧饼油条、喝上油茶,简直是遥不可及的美梦,每每想起,如今回味起来,都觉得那时的想法天真又可爱。
俺家便是众多普通家庭中的一个,平日里,烧饼油条油茶这样的美食,是餐桌上的“稀客”,只有在端午节、过年这些重大节日时,才能有幸品尝。至今仍清晰记得,某一年端午节的清晨,母亲将粮票和钱郑重地交到我手中,嘱咐我去买油条。节日的氛围弥漫在蒙城的大街小巷,买油条的店铺前,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群中既有满脸期待的大人,也有蹦蹦跳跳的孩童,每个人的眼神里都闪烁着对节日美食的渴望。
炸油条的两位老师傅,都是国营商店的老职工,他们的身影在油锅前忙碌,构成了蒙城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位老师傅专注于擀面,将两根尺把长的粗面条,用擀面杖轻轻一压,便放入翻滚的油锅里;另一位老师傅则手持长长的筷子,熟练地在油锅里翻滚着油条,动作行云流水。当油条渐渐变得金黄酥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时,老师傅便将它们夹起,放在铁丝编的筐子里控油。排队的人们依次交上钱和粮票,接过油条,满心欢喜地离去。大多数人都只是买上两三根油条解解馋,可那天,有个人一下子买了八九根油条,许是太过心急,没拿稳,一根油条“啪”地掉在了炉渣灰里。那人看了看,嫌脏,摇摇头便走了。刹那间,几个小孩子如离弦之箭般冲了过去,迅速捡起那根油条,用力地吹着上面粘着的炉渣灰,你一截我一截地分着吃了起来。那时的我们,丝毫不觉得脏,反而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对烧饼油条和油茶的渴望,如同一颗种子在我和弟弟心中生根发芽。向父母要钱买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和弟弟商量后,决定“自力更生”,自己攒钱去实现这个小小的愿望。从那以后,我们便多了个“爱好”——留意街头巷尾的垃圾堆。只要见到牙膏皮,就如获至宝般捡回来,仔仔细细地洗干净收起来;在水池边,若是发现有人丢弃的鸡肫皮,也会毫不犹豫地捡回家洗净存放。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还逮过两只蜈蚣,将它们晒干后,小心翼翼地保存好。就这样,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我和弟弟把攒下的这些东西,拿到南门口变卖。当手中握着换来的两毛钱时,心里满是激动与自豪。随后,俺小弟兄俩迫不及待地走进小吃摊,一人买了一个烧饼、一根油条、一碗油茶,大快朵颐起来。那一天,小肚皮被撑得鼓鼓的,阳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我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吃油条还有个特别的习惯,不太喜欢吃炸得焦脆的,而是喜欢把油条掰成几截,泡在稀饭里,慢慢地吃。看着油条在稀饭里吸收汤汁,变得柔软,再细嚼慢咽,细细品味油条在嘴里的独特口感,那种滋味,至今难忘。
那时,父亲在政府上班当干部。有段时间,政府上班中餐发放的便是烧饼,每个干部一两个。父亲总是自己吃一个,下班时再把另一个小心翼翼地带回家,让俺娘几个也能尝尝鲜。那时的烧饼,足有两个巴掌大,据说一个烧饼里还含有大半个鸡蛋呢。烧饼的两面都抹上蜂蜜水,经过烘烤,呈现出金黄色中透着红色的诱人色泽,远远地就能闻到那股香甜味,咬上一口,酥脆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如今,蒙城早已旧貌换新颜,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过去相比,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超市里、店铺中,各种美食琳琅满目。然而,对于烧饼油条、油茶,我始终情有独钟,痴心不改。每次走进街边的小店,点上一份熟悉的早餐,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艰苦却充满欢乐的岁月。
这不仅仅是对美食的喜爱,更是在回味过去的味道,重温那段与家人、与蒙城紧密相连的时光。烧饼油条油茶,早已不再只是简单的食物,它们是蒙城历史的见证者,是蒙城人情感的寄托,承载着无数蒙城人的回忆,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永恒的醇香 。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上一篇:路障

下一篇:烧饼油条油茶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