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游览、会友的最佳时节。多年不见的工友紧握双手打量一番,有说“还是胖了,走在街上不敢认了”,也有说“瘦了瘦了,精神老好,越来越帅了”,而我心里明白:说“瘦”是客气,说“胖”的基本属实,有数字佐证,尽管晚间少吃、保持运动……做了不少努力依然很“难瘦”。
其实怨不得哪位,“以胖为荣”曾流行了蛮长时间。“胖”象征“经济条件蛮好”,但凡吃得多、睡得香、心宽体胖的都会被高看一点,并送一个有点喜感的称谓“六百工分”。根源或许就藏在唐代以前的仕女画中,那时的御用画匠都将宫中仕女的脸蛋用线条勾勒了两大坨肉。而在春秋时期的“曹刿论战”中,那位曹刿一进门就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意思就是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如此尖刻并非崇尚素食,而是那年头能“荣膺”“肉食者”尊称的当然拥有权势。再看历史书中历代君主画像,个个腹部膨胀。生产力落后时期,果腹已属不易,“胖”就象征非富即贵。
真正认同“以瘦为美”、为体重超重发愁,为八块腹肌点赞,还是近二十年的事。翻开十多年前报纸,有文章表明“肥胖影响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肥胖孩子在八成以上学校中的中小队长里比例不到10%、在六成学校各类奖项中低于20%。如今,这批孩子步入社会,若仍是“胖墩”依然会遭遇波折。医学知识普及了,都知道内脏必须“轻车熟路”才会长久运作。因此谁都愿意向“瘦”而行,但又难恪守早睡早起的规律生活,及改善心肺功能时的出力流汗、肌肉酸胀。所以“瘦”意味着“美”“帅”,更是自律、克制、毅力等等的统称。
小辰光在学校里是引以为傲的“大模子”,如今成了膀大腰圆的“超龄”中年大叔,真是时光流逝浑不知,一入“花甲”方惊觉。年轻时在工厂上班甚为辛苦,只要条件允许就“大块吃肉大碗吃饭”。后来坐办公室了,虽然不嗜烟酒不吃零食,但为逞能、显摆常会多入口一勺汤、一块肉、一瓢饭,日积月累都成了身上赘肉。
美食是色香味齐全、极具诱惑的食物,使咀嚼愉悦并多食为佳,后果通常就是体态丰盈。而运动是消耗脂肪堆积、健体“减肥”的不二选择,但是稍一松懈就会反弹,唯“持久战”才有时效。两者妥妥的互为反义。
前几日,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跑步软件的截图“累计跑步10000公里”,并写了一行有点“凡尔赛”的文字“人生不过多跑一万公里而已”,获得不少朋友点赞。通过六七年的坚持,方有“穿衣见瘦”的效果但仍“脱衣见肉”,所以减肥尚未成功,今后仍需努力。有好友婆口相劝:一把年纪,何必苛求?更有亲友“重话”犀利:以后走路又瘸又拐。犹豫之际但看到几乎没有上下箭头的医院化验单,感觉所有付出都是值得。
俗话说:每跑一步就能“瘦”一丢丢、少跑一步就会“胖”一眼眼,如此得以聚沙成塔。道理很明白,每天清晨还要为“跑”还“不跑”、多跑一公里还是500米而犹豫权衡,但明白一点:只有“坚持”才能化解胖瘦之间这点纠结,所以,能跑一天是一天。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