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位作家讲过这样的一段韩国古书里的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了看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时,农夫附在黄喜的耳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干嘛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我看完这个小故事,深为农夫的附耳细说所感动。尊重努力、尊重差异,被农夫诠释得如此细致、温暖。由此想到当下,我们不少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跟风抢跑、拔苗助长、攀比打压、纠结焦虑等种种乱象,让本该快乐阳光自信的少年,变得怯懦犹豫畏惧,令人唏嘘,引发思考。
现在,我们已步入分工越来越精细的数智时代,尊重包容、崇尚个性、追求卓越成为共识,努力活出精彩人生、奋斗成就梦想变成可能。
因此,要树立健康成长比“出人头地”更重要的思想。不名列前茅、不出类拔萃又有何妨?绝不能再为“分数名次好看、才艺特长出众”用偏劲、使大劲。美好的青春,就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健康快乐地度过吧。
家长要养成少说教、多陪伴的习惯。有人戏言,南墙存在的价值,就是用来让人撞的,疼了自然会懂。成长中的有些困难和挫折是需要去经历和体验的,不必杞人忧天。不妨多些肯定认可、赞赏表扬,少些指手画脚、批评指责,家长做好榜样、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庭和学校要营造宽容宽松的成长环境。学生像牡丹或似苔花,那又何妨?不管大小、无论早晚,都会灿烂开放。《哪吒2》里,申公豹的一句:“这些年我天天都用功,从没偷过懒!”道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
家长朋友们,不如放下焦虑,静待花开,相信孩子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跑好属于自己的那一棒!(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