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热闹劲儿缓缓地落幕,远方的召唤在心底开始萌动。年过完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开端里,都写满新年的愿景。古老的中华长卷徐徐升起,吃了元宵馍,胸中被鸡鸭鱼肉三珍海鲜装满的胸膛中,蓄满追梦的斗志,把抒情的唐诗、缠绵的宋词挂满斗志昂扬的心,千家万户的屋檐下,开始褪色的春联被风吹成出征战鼓,豪情满怀。
元宵节,从举杯送行的酒杯里徐徐升起离情别愁,漾起的莹莹涟漪,濡湿了千千万万颗恋恋不舍的心。被家乡风味滋养的味蕾里,连酒嗝里都是家乡的方言,浓浓的乡愁在血管里上蹿下跳。
白发母亲的盈盈目光扎痛了无数双红红的眼,发小的嬉笑里多了不舍的深情。
元宵是新年的号角,号角一吹,蒲公英们背起降落伞四处飞翔,一曲好汉歌唱出多少汉子的泪花。今夜,我看到风吹的声音都是情歌、噪音里都是爱的声音。母亲的音容笑貌、浓浓的乡情乡音、家乡的山水画卷,温暖了在他乡的寂寞寒凉。
吃汤圆
卖汤圆,卖汤圆,小小的汤圆三毛钱呀一大碗,这是歌词里的元宵节。汤圆是元宵的主题,是正月最后一个品尝幸福和甜蜜的节日。
正月十五元宵节,一个古老而带着地域色彩的名词,从母亲圆圆溜溜的汤圆里滑了出来,把新年美好祝福和完美收官写得溢出了景德镇的瓷碗。
一颗颗亮如珍珠的汤圆,是母亲亲手做的,轻轻地用牙齿一咬,流出芝麻的香、蜂蜜的甜,卧在浓香的米酒里,碗里的离愁就有了风景。被一股食物的暖流包围着、吞噬着,无声地把我融化。
团团圆圆,圆圆满满,汤圆是母亲最常用的比喻修辞手法,轻轻地一捏,你的嘴角就会上扬着有妈妈的幸福时光。
吃汤圆,是年的句号,也是出征的起点。
一条路从脚下、从家乡绵延至梦开始的远方。
远方,春天从一颗嫩绿的芽苞里向你微笑招手,吃了汤圆挥别父母再度为生活出征,苏醒的斗志又吹开了不懈的追梦声。
看花灯
每一盏花灯都盛开在春天、盛开在涡河边,一个花灯就是一个匠人的故事,一盏花灯就是一首浪漫的诗歌。
花灯下总会开始流传一些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些姹紫嫣红的民间故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一家家幸福的人相约黄昏后,看花灯、评花灯以及花灯里的古旧情人节的趣事。
我的花灯下总会浮现着一张张似曾相识的脸。花灯下的情感和诗词,他们一袭长衫,或踏歌起舞,或举樽邀月,在花灯下款款而来。情人节相约看花灯的古旧故事开始旖旎。
时光在岁月的留声机上渐行渐远。是谁,在花灯下用铿锵婉约的文字,点亮了青年男女的浪漫爱情和生生不息的华夏薪火?是谁,用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诗词,拨动了后辈人万千众生的丰富情感?
今夜的花灯下,我借来太白观灯的醉意,拂开一路的灯火阑珊,循着文人墨客的足迹,拾一缕尘烟,拼凑那些爱的诗句,听一听爱情的九曲回肠,品一品中华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
花灯下,我的思索和花灯一样旖旎。(王帅)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