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安全教育培训有的放矢,使安全教育培训对员工真正发挥作用,有必要对员工进行分类。根据员工安全知识、技能状况,可将员工分为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符合要求和不符合要求两类;根据员工工作的安全态度情况,也可将员工分为安全态度好和不好两类。如果综合安全知识、技能和安全态度进行分类,则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安全态度好,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符合要求。第一类员工通常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业务骨干,不仅生产、工作搞得好,安全生产方面也是表率。对这类员工,应以安全激励为主,同时,生产经营单位应该积极考虑他们的职业发展问题,使他们对生产经营单位有良好的归属感。
第二类:安全态度好,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不符合要求。第二类通常属于技术尚不成熟但表现好的员工,应该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由于他们有良好的安全态度,对他们的培训重点应是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方面的内容。其中基础素质高的员工,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以后可成为第一类员工。
第三类:安全态度不好,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不符合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一般很难容忍这类员工继续在岗位上工作下去。对他们首先应进行思想工作,可采用个别谈话,全面地了解实情后再考虑是通过培训来转化他们,还是采取其它处理措施,如调换工作、转岗或辞退处理等。
第四类:安全态度不好,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符合要求。对于第四类员工,他们的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已经符合了要求,所以要解决的是安全态度问题。可首先进行摸底分析,了解安全态度不好的原因,如是否对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否片面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是否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组织文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不认同,或没有归属感?然后针对安全态度不好的原因制订培训计划。对第四类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应侧重于安全态度的转变上。
根据上述需求分析后,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分类对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上一篇:安全教育力求 “六突出”
下一篇: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