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系统管理和系统安全(安全管理工程)

2005-01-14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系统管理的组成  
 
   根据系统的一般定义,系统管理是由六个要素构成:

   (1)人。这是最重要的要素,系统的一切活动是靠人来进行的。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人尽其才,才能提高管理和生产的效率。

   (2)物资。包括原材料、能源、半成品和成品等。当前能源是物资的主要部分。

   (3)设备。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动力设备、运输设备、工具、仪器仪表等,也包括仓库、场地的面积和容量等。这是生产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4)资金。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等。一定要讲求经济效益,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5)任务。包括国家及上级机关下达的项目、指标和与其他单位订立的合同。系统的任务一定要明确,要有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

   (6)信息。包括原始记录、统计资料、情报、技术规范、图纸报表、规章制度等。在系统中,信息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要求信息及时、畅通,使领导心中有数,便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系统管理中,这六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按其功能来分,可归纳为“四大流”。

   (1)人流——即由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汇合而成的劳动力资源。把具有各种能力的人安排到与之相适应的岗位上,发挥各种人的积极作用,这是“四大流”畅通的根本保证。

   (2)物流——即由物资、设备汇合而成的资源流。它贯穿于从原材料投入到合格产品产出的全过程。

   (3)资金流——即各种资金形态的流动。是物流的资金形态运动。

   (4)信息流——即由任务与情报汇合而成的指导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的信息。系统活动的实质是信息的提取、传递、转化、整理、检索、判断、贮存、更新、计算等。物流和资金流的畅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流。如果信息流发生错误,就会导致其它流的混乱。

   在系统的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为了生产某项产品,从供应部门购入原材料、半成品入库,然后由仓库发往各车间投入加工,把加工好的零部件进行装配,经包装后送到用户手中,这是一个物流过程。从资金形态来讲,也构成了资金流的过程。在物流过程中,有很多原始记录、产品零部件图纸、零部件明细表、工艺卡、工装图纸、零件消耗定额、劳动定额、生产计划、原材料供应计划、销售计划等等,也构成信息流,它指导物流和资金流等工作。 
   
  二、系统的管理结构  
   
   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规模越来越大,机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齐全。从结构上分,管理系统有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

1. 管理系统的静态结构  
 
   管理系统是由垂直系统和水平系统构成的。企业垂直系统有四个主要职能分系统:生产职能分系统,销售职能分系统,财务职能分系统和人事职能分系统。由于这些系统是按条划分的,将各自追求本系统的利益,因此,它们之间的协调是很重要的。 
     
  
   水平系统有三个层次:最高管理层、中级管理层和基层管理层。水平系统起着协调和控制的作用。最高管理层的职能主要是制定战略决策、经营方针和目标,制定长期计划和预算预测,确定新产品开发计划和拟定投资方案等。中级管理层的职能主要是执行性管理,在战略计划指导下制定管理目标、拟定实施方案,按部门分配资源,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制定生产程序和评价方法。基层管理层的职能主要是实施和处理,它按上级指示的目标,程序进行组织和实施生产作业,完成规定的任务。其结构如图3-4所示

   
  2.管理系统的动态结构

管理系统的动态结构是从系统功能出发来研究随时间而变化的基本活动。这个活动过程大致上分这样几个阶段。

(1)计划。就是确定目标,选择最优方案,并确定达到预期目标所用的手段。

(2)执行。就是计划规定的事项由具体部门执行并予以实施。

(3)控制。就是考察执行结果,一方面对目前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找出偏差;一方面提供反馈来纠正偏差。

这三个功能活动是连续循环的螺旋式上升的,而且一次比一次更高。系统工程则应组织好这个活动过程,使系统不断提高效率。      
   
  三、系统管理的组织原则  
   
   型号研制是系统开发活动,其组织形式及结构必须与被管理对象的特点相适应,才能起到推进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型号系统的研制通常具有探索性、综合性、相关性、多变性和创造性等特点,为发挥系统管理的组织功能,即有效地运用组织机构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深入挖掘各种资源潜力,充分体现综合的力量,圆满地达到预期目标,根据科学组织学原则,来探讨系统管理的组织形式及其机构,乃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研究建立和健全系统管理的组织形式及其结构时,必须遵循下述原则: 

  1. 系统原则。机构的设置要反映系统管理需要,要设置系统总体部门,各业务机构应构成有机的系统整体,相互协调,便于集中决策。
 
  
  2. 分工原则。明确分工,使每项工作规范化。领导的职能主要是决策,并负责处理例外事件。不能大包大揽、“事必躬亲”,否则无法搞好系统管理。  
  
  3. 能力原则。工作岗位要与人的实际能力相适应。要把具有一定管理才能的人,放到适当的管现岗位上,并行使相应的权力,使之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奖其功、惩其误。  
  
  4. 控制广度原则。与一个领导人经常联系工作的人员不宜过多,最多不超过6-8人,以使领导人有时间研究和处理型号研制中的重大问题。  
  
  5. 目标单一原则。按专业分工,使职能机构业务范围单一化,个人职能岗位责任单一化,以利集中精力,深入专业研究,从而做好本职工作。  
  
  6. 反馈原则。机构的设置,要保证每一项决策能准确、及时地逐级传达到所有有关的干部与职工,并能按级把执行中发生的问题灵敏、准确、迅速地反馈给决策者。  
  
 
7. 精简原则。坚持因事设职,因职设人,选人要精干。防止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内耗增大,影响型号研制的系统管理效率。  
  
 
8. 民主原则。建立各种形式的群众组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优越性。开展型号研制中的技术民主,坚持群众路线,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在组织形式上应考虑有利于职工参与管理。  
  
  上述八条原则互相联系,相辅相成,都是为了便于型号研制的系统管理组织机构发挥一系列的功能。如经营决策功能,指挥协调功能,技术经济分析和预测功能,规划和计划功能,质量管理功能,经济管理功能,人才开发功能,器材设备管理功能,以及设计、试制、试验和成果鉴定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