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3米车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011-04-0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概述:根据姚四3米车房改造施工要求,矿安排开三队负责姚四3米车房施工。为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特编制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地点及范围:

  姚四3米车房。

  二、施工工艺及要求:

  1、搭建牢固可靠的施工平台,在原45#工字钢纵梁下用风镐掏3组45#工字钢梁窝(2个1组),梁窝规格:长X宽=580mmX400mm,且保证工字钢穿入梁窝平整耐压,紧贴纵梁,任何一帮担入实墙体有效深度不低于400mm。工字钢横梁调平担实校正后用C30砼糊严,并用1:3水泥砂浆灌缝抹平。

  2、穿3根梁的高度要一致,都要与上部纵梁密切平整接触,且保证穿梁过程中不得损坏

  砼胎的整体强度。

  3、电缆沟规格:深度400mm,宽度有500mm、400mm、300mm3种(如附图),用1:3水泥砂浆砖砌12cm厚砖墙,电缆沟底及两帮用1:3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4、电缆沟底向上100mm每隔3m距离安装1根槽钢(由机运科提供),水沟上面向下留5mm高,500mm宽的盖板。

  5、绞车房内打地坪,先将车房内步砖拆掉,然后落底打C20混凝土地坪,表面光滑平整,并洒水养护1周。

  6、电控室施工,机电一队先停电,验电、放电后方可施工。绞车运行半径及传动部分1m以内施工及电控室施工,机电一队先停电并悬挂“正在施工,严禁送电”字样牌板,并安排专人监督指导,开三队人员严禁触及电气设备设施及绞车运行传动部分,确保万无一失。

  7、施工中,机运科派专人现场指挥协调,确保安全顺利施工。

  8、施工中注意防止损坏电气设备及管线,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高空作业事故、运输事故。

  9、严格按照地测科挂线和图纸要求施工。

  三、安全技术措施:

  1、开三队每班施工必须安排一名跟班队干,对当班安全及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并与机电一队现场安排人员协调好,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2、施工现场机电一队队必须安排一名人员专职负责安全监视和相关安全指导工作,开三队与机电一队配合协调好工作,确保施工安全有序,防止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确保安全施工和设备工作时能够有效运转。

  3、开三队每班施工前,先及时检查,准备好设备、设施、材料、劳动保护用品,清水源设备设施防护用品,施工所需设备空压机支掩安全牢靠,手动风镐、钎子、管路等要做好班后保养和班前检查、试运转,大锤和铁锨每班施工前检查仔细,防止脱把伤人

  4、空压机应在不影响正常运输畅通地点的硬质土壤或水泥地面上,且保证用坑木等将平面支掩平整,避免因倾斜造成额外的振动,或在底处垫一层10mm厚的橡胶皮带,以防振动的传递和共振的产生。

  5、风动工具的软管必须与供气的金属管连接牢固,在工作之前应先通气吹冲管道,冲吹时排气口不许对着人。

  6、空压机供气输送管道不得变成锐角,不得产生扭绞和变形;输送的软管用双股联网丝拧结牢固,软管通往高空时,必须每隔2-3m用8#丝与平台固定牢靠。

  7、使用中更换工具附件或交换工具时,应事先切断压缩空气,并将管内余下的空气排尽后方可进行更换操作。

  9、风动输送软管不许用来清扫人员身上的灰尘和碎屑。

  10、1.5m以上高空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用矿建管件(或焊接牢固可靠的脚手架)、10cm厚松木板搭建牢固可靠的施工平台,木板用扒钉固定平整严密,各连接部分用双股8#丝拧结紧固有效,跟班队干、班组长及施工人员必须每班施工前仔细检查,8#丝严禁重复使用。

  11、1.5m以上高空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使用系好保险带,并由现场专职电工和班组长检查落实保险带质量及各部件紧固情况,确保安全正确使用。工具、物料亦用5′绳子绑好,防止下落伤人。

  12、将原基础按照图纸剔除符合新基础图纸尺寸要求,必须测量挂线,确保砌墙,安装槽钢、预留盖板位置符合要求。

  13、使用钎子、大锤作业时必须扶钎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一侧扶稳,打锤落准,严禁站在打锤正前扶钎子,防止误伤人员。

  14、开三队人员施工必须按照机电一队队现场安全指导要求作业,警戒牌直至当班该部位施工结束,杂物清理干净,人员、工具、设施安全撤出后经开三队现场班长“恢复送电”的明确指令方可恢复送电。

  15、施工必须扎紧裤管袖口,脚下平稳,保持身体平衡。装渣卸料要搭牢松木板拿稳接稳,禁止抛送,大于250mm*250mm*200mm的砼块破成小块安全妥善运出车房,清理干净。

  16、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因素,用干净的彩条布、旧皮带保护好管线、设施等,按照机电一队安全指导人员要求做好设备、设施防护及防尘工作。管路、线路设施妨碍施工部分机电一队应先行处理好。

  17、每班施工结束必须将旧剔块、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剔坑杂物清理干净。

  18、本措施送相关单位各1份,由其向相关人员贯彻实施。

  19、本措施结合图纸详细贯彻签名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