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增湿法防非导体静电危害的基本原理
2005-04-14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所谓增湿,就是采取措施提高易带静电的非导体附近或整个环境的湿度,使非导体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水膜,降低表面电阻,加速静电的泄漏,限制静电荷的积累。增湿的作业主要是使静电沿绝缘体表面加速泄漏,而不是增加通过空气的泄漏量。因此,增湿法只对表面易被水润湿的非导体才有效,而对表面不能形成水膜或表面水分蒸发很快和孤立的非导体是无效的。
增湿的方法很多,如安装增湿器、喷水蒸汽或高湿度空气、往地面上洒水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来选择。从消除静电危害的角度考虑,只有保持相对湿度的65~70%才是有效的。如果生产现场不允许提高空气湿度,则不能采用增湿法来防止非导体的静电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