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十大法则助震中逃生

2008-05-13   来源:新华网    |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一定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而应保持镇静就地避震。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网站的文章指出,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并在12秒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

  文章还指出,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一定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因为地震强烈震动时间充其量只有十几秒钟至一分钟左右,而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在地震过程中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楼顶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专家建议掌握10条原则。

  1.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

  地震时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此时切忌慌乱,不要站在门口、楼梯处,不要站在房屋中央或窗边,不能待在厨房,最不可取的就是跳窗而逃。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卫生间等处暂时躲避,并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因为这些地方房体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

  2.避难前立即切断火源、电源

  大地震时,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避难前切记要关掉液化气开关,电源开关。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在工厂作业时,如遇上地震,在冲出工作场所避难前,要尽可能切断电源,消除火源,停止机器运转。此外,平时要妥善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身处户外要保护好头部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远离电杆、高压线、楼房等,并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公共场所行动依从指示

  在商场、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悬挂物。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1] [2] [下一页]

  7.汽车、火车要立即停车

  正在行驶的汽车、火车,要立即停车。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原则上采取徒步方式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措施。避难原则上采取徒步方式。

  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时,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逆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行。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

  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10.不要听信谣言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应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本组稿件文图据新华社、《新快报》等

  相关链接

  家庭防震四点

  在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做好家庭防震准备,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

  ⑴检查和加固住房 对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对于笨重的房屋装饰物如女儿墙、高门脸等应拆掉。

  ⑵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成固定位,防止掉下来伤人;保持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⑶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准备一个包括食品、水、应急灯等在内的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⑷进行家庭防震演练 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以及“一分钟紧急避险”练习。

  应急物品要精

  地震逃难时,携带物品宜精不宜多。带多了确实害处不少:一是行动不便,在非常时期不能灵活应变;二是容易使人精疲力倦,招致疾病和灾难的打击;三是阻塞交通,给救灾带来麻烦,同时容易招惹火灾。

  参考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地震应急避难可以选用如下主要物品:

  (1)食品:3天左右的干粮(饼干、面包、方便面等)。

  (2)饮用水:平时用军用水壶或塑料瓶装满,并隔一段时间更换。

  (3)日常生活必需品:一两套替换衣服、手电筒、火柴、蜡烛、小刀、袖珍收音机、个人常用防身药品、茶杯、饭盒、适量现金、工作证或身份证、印鉴等。

  (4)机动物品:如塑料袋、雨衣或雨伞、绳索、口罩、手帕等。假若你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或个人有兴趣者,那么不妨准备几根导尿管。准备这些小小的急救器材,不仅可拯救别人,自己也可能受益。

  震后自救趁早

  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的较好办法。在震后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应当尽早尽快地开展自救互救。

  自救原则包括: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寻找和开辟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食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上一页] [1] [2]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