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报连线南京游客 ]
我们被困在了九寨沟!
昨晚7点半左右,一位自称姓夏的先生致电快报96060热线,称昨天下午两点多,四川发生大地震时,他正在九寨沟风景区旅游,亲身经历了这场大地震。可没讲几句,电话就中断了。随后,记者多次拨打夏先生的电话,均无法接通。
晚上11点左右,记者终于与夏先生再次取得联系。电话中,夏先生称,他是南京青年国际旅行社营业部的经理夏长江,地震发生时,他正带着17位南京旅客在距离汶川不远的九寨沟旅游。
回忆起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夏先生用“恐怖”来形容。“当时是下午2点25分左右,我带着17位旅客,刚登上九寨沟顶端的原始森林,突然感觉山体摇晃,还未等我们反应过来,脚下的山体已经开裂了。”夏长江说,就一分钟不到的工夫,脚下20多厘米的裂口随处可见。
就当众游客惊魂未定,注意着自己脚下动静时,突然地下传来山崩地裂的巨响。夏长江说,那响声他没法用语言来形容,“当时耳边除了游客的惊叫声,就是那怪声音,山体严重开裂后,附近其他小山上石块哗啦直往山下滚。”石块刚滚起来,大面积的塌方就开始了。“幸亏我们在山上,山峰附近只是山体开裂,滑坡还不是很严重。”夏长江说,当时山顶附近至少有百余名游客,尖叫声、哭喊声混杂着山体崩裂的怪响声,交织成一片。
约五分钟后,见山体动静小了很多,夏长江赶紧组织游客往山下撤。“上山时路还好好的,下山时到处是裂缝,好多处山路都被大石块挡住了去路,我们都得绕道走。”夏长江说,本来平时只要一个多小时就能下山,这次他们花了2个多小时,所有游客才全部撤离下来,“还好,我们团没有一个游客受伤。”
撤到山下后,夏长江和17位游客不敢在景区多呆,赶紧乘坐大巴离开。可让他们没料到的是,前方传来消息,景区和外面的交通和通讯都中断了。夏长江说,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当天前去九寨沟参观的千余名游客,分成30多辆大巴紧急离开景区,寻找空旷地带。
“我们现在还在距离景区不远的一个空旷地带,四周全是山,可能在沟口附近。”夏长江说,现在他们被困在一个相对空旷的地方,目前主要是靠自己带的干粮等充饥。
突然电话那边传来游客的尖叫声,夏长江说,“刚才一块几十个立方米的大石块从附近一个山上滚了下来,滚到距离我们车约七八米的地方,差点砸到大巴。”
夏长江说,他不知道接下来这个夜晚该如何度过。“现在我们被困在这里,据说外面路都被塌方山体堵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安全返回。”“我得看看了,有情况我们再联系。”说完,夏长江挂断了电话。
快报记者 李绍富
■感受
川渝地区电话很难拨通
昨天下午2点25分左右,位于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大三的同学小张给快报记者打来电话,称成都那边地震了。可没说两句,电话就中断了。随后,记者多次拨打其电话,直到晚上8点,电话也未能接通。
为了解川渝地区地震情况,记者多次联系川渝地区的朋友,可遗憾的是,电话一直无法接通,好不容易记者才联系上重庆医科大学大四的杨敏同学。
杨敏称,他听来自四川汶川地区的同学说,汶川地区不少房屋都在地震中被损坏,不少道路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而靠近汶川的一些山区,小面积塌方随处可见,不少河流和水井均出现浑浊等异常。快报记者 李绍富
异常
红山一群孔雀
突然惊慌飞奔
在地震之前,灵敏的动物往往会有异常反应。5月10日,泰州市出现成千上万只癞蛤蟆结对穿越公路的奇特景象,有人认为可能是地震的预兆。记者了解到,昨天下午,在地震发生之际,红山动物园的一群孔雀,也突然变得惊慌失措,纷纷往屋里跑。有关人士分析,也许与地震有关。
孔雀、大象一起乱跑
昨天下午两点多,红山动物园散养区的几十只孔雀正在山林里悠闲散步,突然惊慌地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往笼舍里跑。“当时我们也没有当回事,因为孔雀胆子比较小,稍有动静就会惊慌。”技术员卜海峡说,有时候,一些不文明的游客突然吓唬它们,也会出现这种现象,而孔雀的行为又有从众性,几只跑起来,别的不晓得怎么回事,也会吓得一起跑。
同一时间,大象馆的两只大象,也突然绕着场地的栏杆来回跑动起来。当然,由于不知道会发现地震,工作人员也只是以为它们在玩耍。
后来发现,出现这些现象正是在发生地震的时间段,很可能是对地震的反应。不过,由于南京受到影响很小,大多数动物并没有出现异常,一切都比较正常。红山动物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天下午发生地震时,人在园区里并没有震感。手机接到短消息才知道,地震了。各部门工作人员赶紧到园子里看了一圈,发现其他动物都没什么反应,并未受到地震的影响。
蚂蚁连续几天搬家
采访中,不少宁南的市民表示,这几天楼下的水泥路边,一群群黑压压的蚂蚁“集合”搬家,连续好几天。有人以为“这两天要下暴雨了”。但事实是,南京已经有几天没有下雨了,难道连续几天的蚂蚁搬家,是因为地震的原因?
专家解释
有关专家解释,不同动物在震前确实会有不同的异常反应。穴居动物表现为活动规律反常,冬眠期间大量出洞,成群结队,四处逃窜,惊叫、惊慌或痴呆;水栖动物则一般出现浮头昏迷、打旋翻肚、翻腾跳跃等;地面动物会有焦躁不安、嘶叫乱跑、萎靡不振、不进食、不进窝等异常行为;飞行动物会出现不符合常规的成群惊叫惊飞,不进巢窝栖息、呆滞无神、不思饮食。因此,2006年起,深圳等地开始在动物园设立地震观察站,利用动物当“预报员”。不过,因为动物出现行为异常,也往往有多种原因,特别是圈养起来的动物,受到外界干扰太多,究竟能起到多少预报作用,目前还没数。
“这需要长期的细致观测。”记者了解到,虽然之前有消息称红山也将设立观察站,不过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意向。
快报记者 孙兰兰 曹锋
回应
南京考虑增设
地震动物监测点
昨天,南京市地震局徐徐副局长透露,南京已经在考虑增设动物监测点;但是绝不能仅仅依靠动物,还将在南京增设精密仪器组成的前兆站点,观察地震前地壳微妙的变化。
20多种动物地震前异常
为什么有的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确实有异常活动呢?从专家分析的角度看,地下应力场的调整导致地温和水温的上升让动物有所察觉,另一方面,是由于磁场的变化打破了动物的活动规律。由于这些干扰,鸡、牛和生活在水里的鱼等动物,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到处鸣叫等“症状”。
徐徐告诉记者,设立地震动物监测点这个想法正在考虑之中,但绝对不能仅仅依靠动物,更多的还是需要精密仪器的前兆站点。
根据研究表明,目前已发现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的动物有130多种,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约有20多种,常见的有如下动物,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水生动物:如鱼类、泥鳅等;会飞的昆虫:如蜜蜂、蜻蜓等。
六合:地下80米看变化
徐徐告诉记者,南京共有四个前兆地震站点,不分日夜监视着地震前该市水、土等微小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给预报地震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科学依据。
这四个站点各有特色,分别在六合、浦口、江宁以及高淳。其中,尤以六合地震台最为引人注目。专家告诉记者,仪器“藏”在六合地下80米,主要观测地壳受力作用后,收缩或者扩张的变化;浦口地震台的地震观测前兆主要是地下流体的观测,也就是对所测量泉水中的氡、汞等气体以及水温进行观测;江宁地震台的观测地震前兆手段主要是石英丝水平摆和地电阻率;高淳地震台的观测地震前兆手段是地磁。
南京60秒识别地震
据悉,投资80万元的南京市数字地震台网近日通过项目验收。依靠这一台网,工作人员在60秒内就能识别地震是否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等地震“三要素”速报时间从15分钟缩短为5分钟,地震监控能力也提高到2.0级。
昨天,南京地震局专家在电脑上模拟演示显示,南京南部某个地方有震感,工作人员可以迅速定位到震源的经度和纬度,进行波形处理,识别是不是地震,这一过程只需60秒钟。
据悉,为了第一时间获得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三要素以便判断震情,数字地震台网配备了专门从英国进口的测震仪器,实时接收和处理地震台站信号达到14个。
快报记者 刘峻
■疑问
一旦发生地震
南京高楼安全吗
发生地震了,南京的高楼安全吗?江苏省地震局抗震专家告诉记者:“根据《南京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规定,楼高80米必须要做地震安全评价,但真正这样做的高楼并不太多。”
10层楼以上震感最强
江苏省地震局的专家告诉记者,“由于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处离南京有1000多公里,地震波在经过长距离传播后,其高频成分已逐步衰减,到达南京时地震波以低频波为主。当有些高楼的固有周期与这些地震波的周期相近时,就会发生共振、甚至产生破坏。当地震的余震到达南京时,10层楼以上的震感最强。”
南京高楼应抗7度地震
“普遍意义上讲,南京高楼具有抵抗7度地震的能力。”一位专家告诉记者,7度地震理论上相当于常说的6级地震。南京近20年来所盖的楼房都是经过抗震设计的。发生7度以下的地震,越高的楼层摇晃感越强,但楼房倒塌的可能性不大。
楼高80米必须做地震安评
“地震安全性评价大多数市民比较陌生,但它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江苏省地震局的专家告诉记者,地震安全性评价是建筑非常重要的安全评估环节。“说白了,做地震安全评价就是在建设之前告诉你,这个地方能不能盖楼,或者楼盖多高才合适。”
专家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有关规定,高度超过80米或者单体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计。
有些高楼未做“地震安评”
从记者了解的权威统计结果,南京仅超过80米以上的楼房总数也超过200幢了,然而做过地震安全评价的高楼并不多。
“目前只有新街口、鼓楼一带的标志性建筑物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比如金陵饭店、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地铁大厦、紫峰大厦等。”
“楼层越高、体量越大,‘安评’费用越贵。普通做一个,也要超过20万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笔费用让很多开发商觉得花得不值,因此绝大多数开发商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
河西一带地基“软弱”
记者从江苏省地震局获悉,打来电话询问的市民中,有三成来自河西一带。为什么这次四川的地震,河西一带的感觉比南京其他地方要厉害呢?
江苏省抗震专家告诉记者,这是由于河西的地基造成的。据了解,南京的“软弱”地基集中在河西和沿江一带,这些地区的地质条件属于河漫滩类型,是由长江泥沙沉积而成的,属于软弱土地基。而近几年,南京一直在做“软弱”地基加固的工作。快报记者 安莹
■专家提醒
是错的!
一有震感往下跑
是错的!
快报讯(记者 刘峻) 昨天,当南京普遍出现震感时,很多市民急忙就往楼下跑,然后站在马路旁。南京市地震局专家告诉记者,如果真的出现地震,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有震感时,市民可以躲在墙角或墙根,不能滞留在楼梯口或者电梯内。
专家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如果没有撤离建筑物,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内的避震有利部位如坚固的桌椅下、睡床下,或小跨度的厨房、厕所、小房间、墙角、墙根,万万不能躲到或滞留在窗户旁、阳台上、楼梯口、电梯内及附近。地震时,已经撤离建筑物的人,不要以为没有危险了,狭窄的街巷、高大的建筑物旁,随时有可能掉落建筑材料、玻璃碎片、广告牌等,都有可能对行人构成威胁。此外,不要靠近水渠、变压器等。
更不对!
听说地震就跳楼
更不对!
快报讯(记者 张星) 意识到发生地震了该怎么办?南京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茅志成教授昨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他告诉记者,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到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这些情况下如何避震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应该迅速跑向比较开阔的地方躲避。
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摆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如何应急?
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综合
发生意外后如何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1保持镇静
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及时疗伤
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做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外伤大出血需按住动脉)。
3妥善处理伤口
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应对火灾
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注意卫生
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综合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上一篇:地震前蛤蟆蚂蚁搬家孔雀大象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