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6月我县全面启动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以来,全县的安全生产形势尤其是乡镇安全形势有了进一步的好转,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教育培训,营造安全氛围。对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学习和定期培训,并实行定期复训,不断增强各级干部、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监管能力。尤其注重对各乡镇安全监管机构负责人及安全专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合格后颁发行政执法证,使其尽快上岗并满足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坚持开展全民安全教育,认真组织 “安全生产月”活动和“百日安全生产活动”,有针对性的宣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办法措施、安全知识,设立固定安全生产宣传栏,发放安全知识手册、传单,张贴当地农牧民易发事故案例挂图,向广大群众宣传用电、乘车、驾车、消防等方面的安全知识,促使基层群众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观念,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安全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二)健全监管机构,构建监管体系。为加强对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全县12个乡(镇)成立了由乡(镇)长为主任、分管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的副乡(镇)长为副主任、乡(镇)安全监管人员为成员的乡(镇)安全生产委员会。明确了乡(镇)安委会的主要职能是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全面指导和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统筹领导乡(镇)其他安全生产专项议事协调机构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办事机构,在各乡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配备了2名兼职安全监管人员,落实了固定的办公场所,乡(镇)安全生产监管协调及办事机构的牌子、印章已统一制作完成,做到了有职能、有岗位、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为各乡安委会充分发挥职能提供了条件。
(三)保障工作经费,改善基础条件。为规范乡(镇)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县政府在县财力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将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同级预算,保障乡镇安全监管的日常工作经费,并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交通、通讯、事故应急救援、安全监管等所必须的装备和设施,为乡(镇)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经费保障。
(四)理顺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职责。根据安全生产的相关法规,按照“一岗双责、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进一步理顺乡(镇)安全监管体制,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规范安全监管行为,有序开展各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一是由县安办统一制定了包括乡(镇)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内的13套乡(镇)安全监管基本工作制度。二是根据乡(镇)安全监管日常工作的需要,由县安办统一设计并制定了包括工矿商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等在内的8套安全生产监管台帐。三是要求各乡(镇)安办必须落实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各类文书资料,强化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五)推行委托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为加大我县乡镇安全生产工作执法力度,我县将安全生产检查权、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予以纠正或者责令整改权、简易程序实施的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权委托给乡镇政府履行,使乡镇“责任和权利”对等,对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促进基层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主要成效
自2008年6月我县全面启动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以来,全县的安全生产形势尤其是乡镇安全形势有了进一步的好转,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乡镇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得到加强。通过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我县基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进一步健全了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监管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乡镇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能进一步得到强化。
(二)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得到提高。通过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全县各职能部门、广大基层干部、农牧民群众和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得到好转。自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安全生产尤其是乡镇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好转。2008年,我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3件,死亡4人,受伤23人,直接经济损失9.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件数减少8件,下降26%,死亡人数减少4人,下降50%,受伤增加1人,上升5%,直接经济损失减少53.2万元,下降85%,发生一起一般事故、一起较大事故,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稳中有降。
三、几点体会
回顾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思想重视是前提。乡镇安全生产是全县安全的生产的基础,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县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建设成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县政府高度重视,将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纳入了全县安全生产的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按照省、州《关于推进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的通知》的有关要求,专题研究部署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全面开展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组织保障是基础。为将我县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落到实处,县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组织机构。二是实行县级领导分片包干,定点督促指导的工作机制,并把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创建工作,纳入乡(镇)政府目标考核范畴。三是县安办负责对各乡安委会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各乡安委会有效开展安全监管的各项具体工作。
(三)落实经费是关键。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涉及面宽、任务重,必要的经费投入是确保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成效的关键。对此,县政府高度重视,将乡镇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经费纳入了县财政同级预算,计划从2009年起,每年为各乡镇解决工作经费5000元,为乡镇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了经费保障。
四、下步工作打算
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县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州的要求,与构建平安壤塘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重基层、打基础、强监管”的工作思路,以规范乡镇安全监管为核心,以筑牢乡镇安全生产第一防线为目标,以完善乡镇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制度、运行模式为重点,充分发挥乡镇安全监管职能作用,全面推进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结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开展送安全生产知识下乡、下矿、下厂、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加大对乡镇安全管理人员、重点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普训,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培训这个重点。按照省、州关于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在2009年4月底前,全部完成对各乡镇安全监管机构负责人、监管人员的岗前培训及委托执法工作。
二是抓好基层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分管领导为副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村干部参加的乡镇安全生产委员会,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在村一级成立安全生产工作小组,落实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三是强化专项整治。针对乡镇安全的薄弱环节,积极开展乡村客运秩序整顿,大力整治农用车、摩托车的违规行为,维护农村客运秩序。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排查农村用火、用电的安全隐患。
四是增大生产投入。增大县级财政对乡镇安全生产的投入,大力治理各类安全隐患,不断改善乡镇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条件。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下一篇:南充: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