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某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

2011-01-25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预案内容

  4.1  企业概况:包括企业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地质情况,气象资料,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还要叙述本单位消防力量、化学事故救援力量、物料平衡情况。另外,要简要叙述装置(栈台)情况,包括装置生产能力、主要生产特点和中间生产过程等。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车辆情况及主要的运输产品、运量、运地、行车路线等内容。装置

  4.2  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其危险性、对周围的影响

  4.2.1 危险目标的确定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企业现状的安全评价报告;

  本单位进行危险因素辨识与评价结果;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历史上事故、同类装置事故等

  (危险目标尽量从装置整体来考虑)

  4.2.2  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要对不同的危险目标分别叙述)

  4.2.2.1  危险目标1

  针对这一危险目标首先叙述危险特性、主要危险介质储量等,然后根据发生液体泄漏、液态烃泄漏、发生火灾**事故以及环境事件情况下能够造成那些影响(财产损失、人员伤害、中毒、环境污染等),对周边造成的影响(影响半径)等。

  4.2.2.2  危险目标2

  4.3  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简单叙述。(附件平面布置图和具体明细)

  4.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和职责的划分

  4.4.1  应急指挥中心

  总 指 挥:  厂  长

  副总指挥:  党委**  党委副**  副厂长   厂长助理

  成    员:  厂综合办公室主任  人力资源科科长  安全环保科科长   生产科科长  技术科科长   机动科科长  供电车间、供排水车间及其它车间主任  临近的消防中队负责人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工厂安全环保科,负责日常工作;应急指挥中心设在工厂生产科。到现场的最高领导人为临时指挥,其它领导到达现场后按照职务移交指挥权。

  4.4.2  职责

  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公司有关特大全安全事件预防与救援法规;

  组织事故初期的自救组织;

  组织、协调指挥厂内交通、消防、环保、生产、机动等部门在特大安全事件现场应急抢险工作。

  发生事故时,工厂区域内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向上级部门通报情况,对造成影响的附近单位通报事故情况。

  负责看勘查、预测,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协调各部门时采取应对措施,控制现场局势。

  必要时请求紧急救援。

  负责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总结工作。

  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指挥工作、人员调度、资源的有效利用,协调应急组织各机构运作和关系。

  总指挥:负责组织企业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综合办公室负责接待媒体报道、采访、新闻发布会等 。

  生产科负责应急保障系统的统一调动、指挥以及交通运输、通讯专业系统的协调与组织;负责对上级机关的报告及联系工作;

  安全环保科负责应急救援协调与组织;组织指挥应急抢险突击队切断泄漏污染源;根据泄漏物的毒性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组织事故现场周边人员的紧急疏散;负责现场医疗监护、救护、抢救和护送医院工作;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修订和完善工作。

  机动科: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

  综合储运车间负责经济警察维持现场秩序,疏导人群,保护现场秩序和员工生命安全;负责提供必要急救援所需的物资供应和疏散交通工具。

  供电车间负责事故状态下的电力恢复。

  供排水车间负责事故状态下的供水恢复(消防水)

  4.5  应急处理程序

  4.5.1  24小时有效报警装置

  报警。发生灾情后,发现者或当事人立即通过车间固定电话、调度电话向调度室报警。要求提供准确、简明的事故现场信息、具体位置并提供报警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4.5.2  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接警和通达。厂调度室接警后,首先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相关车间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及现在情况。工厂领导小组全面启动事故处理程序,通知各专业队火速赶赴现场,实施救援行动,然后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调度室电话、应急领导小组电话、公司生产运行处电话、119、化工医院电话及正在进行装卸车操作的驾驶员联系电话)

  4.5.3  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员、押运员报警及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系方式、方法。 

  4.6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4.6.1 危险化学品事故j

  总体原则

  4.6.1.1危险目标1

  X针对危险目标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叙述(结合装置)

  4.6.2火灾**事故

  4.6.3环境污染事件

  4.7  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4.7.1  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

  4.7.2  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撤离的方式、方法

  4.7.3  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4.7.4  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4.8  危险区的隔离

  4.8.1  危险区的设定

  根据确定目标的泄漏点确定相应的区域为危险区。

  4.8.2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

  4.8.3  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4.8.4  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4.9  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4.9.1  检测的方式、方法及检测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4.9.2  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4.9.3  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4.9.4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4.9.5  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4.10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4.11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4.12  应急救援保障

  4.12.1  内部保障

  4.12.2  外部救援

  4.13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的启动条件。

  4.13.1  依据现场情况确定启动预案的级别(工厂级、公司级,明确文件名称、编号)

  4.13.2  根据事态发展确定启动灭火疏散预案、环境事件预案并明确文件名称、编号

  4.13.3  相关装置采取应急措施

  4.14  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4.15  应急培训计划

  4.16  演练计划

  4.17  附件

  组织机构名单

  值班联系电话

  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物料平衡图

  防护设施及防护器材分布图

  本单位平面布置图

  消防设施图

  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示意图和疏散示意图、交通管制示意图"

  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供水、供电单位的联系方式

  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