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液氯泄漏应急预案

2010-08-1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积极主动消除安全事故,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快速有效”的应急抢险原则,为消除险情,减少伤害,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使用范围。

    根据公司液氯使用地点、单位分布,确定公司高村水厂、孟营水厂、新区水厂为本应急预案的使用范围。

    二、事故发生地点、后果。

    (一)地点:公司高村水厂、孟营水厂、新区水厂的液氯加氯间、氯库。

    (二)后果:液氯为剧毒化学有害用品,一旦发生泄漏,尤其是大剂量泄露,必将对生产厂区及其周边社会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后果十分严重。

    三、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分工。

    (一)液氯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分管副总经理(生产、安全)

    成 员:高村水厂、孟营水厂、新区水厂厂长、生产管理部经理、设备技术部经理、材料供应部经理、安全保卫部经理

    (二)液氯泄漏事故应急救援小组职责分工

    组 长:对该项工作负有全面领导责任。负有进行领导监督、检查、贯彻职责。

    副组长:负责对该项工作的决策、决定的贯彻、落实、执行。

    成 员:高村水厂、孟营水厂、新区水厂厂长负责本项工作在各自生产单位内的贯彻、执行。负有具体组织、实施本预案各项工作内容的职责;安全保卫部经理负责本预案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日常监督、检查职责;生产管理部经理、设备技术部经理、材料供应部经理负有本预案在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内的落实、执行、检查职责。

    四、事故报告程序。

    (一)液氯事故发生后,由当班人员或发现者应立即向单位领导报告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抢修,然后由单位用快速方法以逐级报告形式,向公司主管部门(安全保卫部、生产管理部、设备技术部、行政事务部)、公司领导(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报告。

    (二)如发生大剂量液氯泄漏事故,公司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并用快速方法逐级向市建委、市安监局、公安部门、生产厂区所在地政府报告。

    五、应急行动和措施。

    (一)本预案所涉及到的人员、设备、物资等,均应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工作人员熟悉预案各项要求,救援设备(回收装置、防毒面具、氧气呼吸机等)保持良好应急状态,应急物资充足有效。

    (二)当接到液氯泄漏事故报告后,各级领导及相关应急救援人员应迅速到达各自工作岗位,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开展迅速有效救援行动,建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需要时应断绝交通。

    (三)事故发生后首先应立即组织抢位时,在打开排风扇,开启泄氯回收装置后,戴上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机方可进入现场,关闭出氯阀, 排除室内氯气,再将氯瓶出氯阀开少许,用氨水查出漏氯部位和原因,再关闭出氯阀进行维修。

    5、如遇氯瓶大量漏氯的特殊情况,而又无法制止时,首先要保持镇静。要立即戴上防毒面具,人居上风进行抢修,直至不漏。经过暂时处理的氯瓶要及时将剩余液氯转移到完好的空瓶中去。

    (五)如发生大剂量液氯泄漏,短期内无法修复,事故将危及周边社会环境时,应由应急领导小组立即通知当地政府组织事故发生地群众撤离、疏散、转移。

    (六)事故处理完毕,应由应急救援小组指定相关单位及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及善后工作,以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及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同时确定事故发生性质及事故相关责任人,并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类似事故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七)为杜绝液氯泄漏事故的发生,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各单位应强化氯气、氯瓶安全生产使用日常管理。具体规定应依照新水[1999]46号《氯气氯瓶安全生产使用管理规定》文件贯彻执行。

    (八)对本预案、应急行动及抢救措施,各氯气使用单位应组织职工认真学习、领会、掌握直至使用。并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检查、演练,做到有备无患,常抓不懈。

    六、事故报告应急救援通信联络方式。

    (一)公司内部报告应利用公司内部固定电话及小灵通网络进行通信联系。

    (二)与上级有关职能部门通信联络方式应采取电话告知或直接与市110、119、120等相关部门报警联系。

    七、保障应急预案贯彻执行的措施、要求。

    (一)本应急预案得到批准实施后,相关人员、单位,应认真学习、熟悉内容,对照检查,以确保本预案得到完全贯彻执行。

    (二)本预案所涉及到的资金、设备、器材,应由相关单位及时以报告形式送达公司,经应急领导小组审核后批准落实。

    (三)公司高村水厂、孟营水厂、新区水厂应根据各自生产特点、安全工作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本单位液氯泄漏安全生产应急方案。上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确保落实、执行。

    (四)本应急预案公布实施后,相关单位人员必须落实执行。因工作不力,执行不够,导致事故发生、扩大,造成国家财产损失,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危害时,除依照有关规定严厉惩处,涉及法律时送交司法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