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的调查,8日下午发生在建水县官厅镇牛滚塘小水箐矿山死亡4人的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一名矿工进入到正在停业的矿井内一废弃坑道“方便”时中毒,而前往救援的人因施救不当造成了连环中毒窒息。红河州安监局领导称:经过严格调查,当时矿井内并没有放炮作业。
矿洞出事后,还有部分工人留守在上面。
矿山上另一个停业的矿
昨日,在当地政府部门的主持下,事件已得到妥善处置,坑道业主与死者家属已达成初步补偿协议,但具体补偿数字还没有公开。
初步鉴定为二氧化碳中毒
昨天,记者看到,出事的矿洞已经被一把大锁牢牢锁住,留守人员依然看守在事故现场,防止不明真相的人员进入再次发生意外。公安机关已经开始对4名遇难者的遗体进行检验。
昨日下午,安监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已对矿洞内的有毒气体进行了检测。调查组工作人员说,由于该坑道已经停业整顿,且岔道已废弃多时,导致岔道内二氧化碳沉积、致使氧气供给不足。初步原因鉴定为缺氧窒息死亡,有毒气体为二氧化碳,浓度到底有多大,要等综合检测结果出来后才知道。
遇难矿工并非死于矿洞炮烟
经过调查组初步鉴定,死亡原因初步鉴定为缺氧窒息死亡。在官厅镇政府的报告中称,最先遇难的那名矿工,是私自进入废弃坑道上厕所才引发的连环伤亡事故。但是这一说法却遭受一些人的质疑。
有人说,从常理来看,事发地点距主干道110米,废弃岔道是个10米长的斜下山坑道,即使要去方便,也没必要走进去那么远的距离。而死者亲属则说,5人一起下去工作后,在岔道口休息,因为矿灯还遗留在坑道里,才独自进入里面去找的。但是此说法并未得到有关部门证实。
有人还说,既然是停产的矿洞,为什么还有工人进入里面作业?官厅镇党委书记白文说,那些工人都是矿方的看守人员,并不存在停业整顿期间非法开采的问题,4名矿工也并非矿洞炮烟闷死的,因为矿洞在停业整顿期间,矿洞里面的机器设备也需要维修,从初步调查的情况看,事发当天并不存在“放炮”一说。
矿老板与死者家属达成初步协议
昨日记者获悉,在当地党委政府的主持协调下,专门召集矿方、死者家属参加了一个善后处理协调会,就安葬费和补偿问题进行了协商,坑道业主与死者家属已经初步达成补偿协议。但是,具体补偿数字,当地政府部门称因为是初步协议,暂时还不方便透露,要等最后调查结果出来后才能公布。
目前,红河州、建水县联合调查组对详细的事故原因正在调查。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死者的相关补偿问题还在善后处理中。
■ 新闻延伸
“自救不当”暴露安全培训不足
据记者了解,官厅镇牛滚塘小水箐14号坑道,为合法有证坑道,在官厅镇进行资源整合期间,已下发了停业整顿通知书并已停业。
春节后,该坑道留10人对坑道进行维护。事发时,先有1人私自跑到距主干道110米的废弃岔道内,第一人进入后,长时间未见出岔道口。于是,第二名矿工独自进岔道查看,也未见出来,接着第三人又进去查看,也未见出来,第四人进道后,往内走了5米左右,感觉呼吸困难,于是该名矿工往回爬出了岔道,遇见第五名矿工,说:“里面的3名矿工可能不行了,我进去也感觉呼吸困难,我都是爬出来的”。第五名矿工听后,就急忙跑进岔道去营救,结果连他也没见出来。
在听到第四名矿工(出道口通风休息后,头脑已清醒)的诉说后,矿山工作组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搜救,在距岔道口6米的地方,发现两人尚有呼吸,并进行急救,但最终不治身亡;在距岔道口10米处又发现两人,已当场死亡。
矿工反映,以前当地一直没发生过矿洞闷死人的事情。停产矿井为何也“吃人”?调查组的工作人员说,5名人员主要是因自救不当,才造成了如此重大的伤亡事故,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了矿山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自救常识等培训方面的不足。当地的一矿工不无遗憾地说:“矿洞里面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有明显安全隐患,却没有任何安全防范意识,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