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低温作业危害防护知识

2014-12-26   |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凡在寒冷季节从事室外及室内无采暖的作业和在有冷源设备的低温条件下以及在极区作业均属低温作业,如冬季室外筑路、勘探、采伐、搬运、运输、捕鱼、狩猎、冷藏、制冰、冰库作业等。低温作业的主要劳动卫生问题是寒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凡在寒冷季节从事室外及室内无采暖的作业和在有冷源设备的低温条件下以及在极区作业均属低温作业,如冬季室外筑路、勘探、采伐、搬运、运输、捕鱼、狩猎、冷藏、制冰、冰库作业等。低温作业的主要劳动卫生问题是寒冷。寒冷除能使某些生理功能发生一定的适应性改变外,尚可明显地影响工作能力,严重时造成冷损伤如冻疮或冻伤。户外作业有时也可发生冻僵事故。

  低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低温环境作用于机体的冷强度。冷强度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气象条件、个体防寒装备和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以及个体耐受性。环境气温低,个人防寒装备好,机体热能代谢仍可保持平衡而无冷感; 反之,环境温度并不太低,若防寒装备差或无防寒装备,机体热耗亏损大,则可产生明显的冷感甚至发生冷损害。

  反映人体受冷作用强度的常用指标是皮肤温度和体温。在冷环境中,机体受冷作用后首先出现皮肤温度下降,继之体温下降,其降低程度与受冷作用的强度大小、与冷作用时间长短密切相关。环境气温越低,服装保暖量越少,平均皮肤温度下降越多,冷感程度越大。当服装覆盖部分的皮肤温度均值在33℃以上,所有人无冷感或感到舒适、或感到热; 皮肤温度均值为31.5~31.9℃,主观感觉“不冷”; 30.5~30.9℃,主观感觉“稍冷”; 28~28.5℃,主观感觉“很冷”。

  对冷作用的主观反应虽然个体差异较大,但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是符合上述感觉的。在冷环境中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温度变化不同,胸部皮温下降速度最慢,膝部皮温下降最快,两者相差可达25倍。因此在冷强度较大的作业条件下,膝关节受冷损伤机会最多,其主要表现为多发湿冷性关节病。

  体温的改变不像皮温那样灵敏,在冷环境中机体热亏损不超过20.92×105J时,体温下降值一般不超过1℃,生理功能无明显改变。但可出现“冷”和“很冷”等级的主观感觉。当然亏损增大时,体温不断下降。在最初的几分或十几分钟内,可出现一过性升高,称之为初始升高或复温反应,继之下降。体温由正常值降到30℃的这一过程较为缓慢,这一过程又称为最小下降期。自30℃降至20℃这一过程较快。临界直肠温度为30℃。应当指出,这种现象在一般低温作业中不可能出现,只在遇到非常事故时方能见到。

  低温可使机体耗氧量增加,在极区生活的人基础代谢和安静代谢比温带居住的人约高8~15%,个别报告有高达35%者。低温可使心搏出量增加,血压升高,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糖、髓性白细胞增加,中性多核白细胞左移。当深部体温出现下降时,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则出现减少。血清氮离子减少,血清折光率增加。寒冷能使胃液分泌量和酸度增加,胃排空时间延长。

  寒冷刺激引起的症状,开始阶段出现末梢血管扩张,皮肤潮红,触觉和痛觉敏感度下降,随后则皮肤变白、组织温度下降,血管固定性收缩、挛缩乃至发生肢端或末梢部位的疼痛、麻木感,进一步则出现冻伤。

  当某一局部受到冷刺激后可反射性地影响非受冷部位温度下降,但经反复作用后这种反射性的影响减弱。局部受冷可反射性地引起肝、肾、胰脏温度升高,使机体产热量增加。经常受冷锻炼者可提高对冷刺激的耐受性,皮肤温度下降值少而且恢复快。

  低温作业时冷刺激对手、足的影响最为明显。在低温环境中最常见的是肢体麻木; 触觉及活动能力减弱。手部皮温下降到15.5℃以下时,手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到10~12℃及以下时,触觉明显减弱。这时由于减弱了机体对振动刺激的保护性反应,结果易受振动刺激的损害。手部皮温降至4~5℃时几乎完全失去触觉的鉴别能力。因此,不影响手工操作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12.8℃(或-13℃)。

  风在冷环境中可增加人的冷感强度,这种作用叫作风冷作用。风的致冷作用并不是风有降低环境气温的作用,而只是由于风增加了机体的对流散热量和降低了服装保暖量,结果使单位时间内热损失量明显增加。在低温环境中,散热量为2.09×105J/(m2•h)时,1~2m/s风速所产生的冷强度相当于无风时环境温度降低3~5℃。最大风冷作用强度可达到相当于环境温度降低8℃的程度。风速2m/s可使服装保暖量较无风时降低11%,5m/s时可降低22%左右。

  低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作业环境温度和个人防寒装备是否适宜,故低温作业的卫生防护关键在于提高作业环境温度和个人防寒服装的保暖量。

  冬季车间内的作业环境温度,重劳动以不低于13℃,中、轻劳动以不低于15℃为宜。

  对生产工艺要求保持低温的冷作业以及冬季户外作业,需要有足够的防寒装备,要配备防寒服、帽、鞋、手套,服装质料以含气量大、防风效果好、重量轻为宜。服装、鞋、手套应避免潮湿,手脚不可缚紧以防影响末梢血液循环。寒冷季节从事户外作业时尚应防止过度疲劳和过度饮酒,以防发生事故。

  在没有特殊防护的条件下,不应在湿冷环境中睡眠。饮食应富于脂肪和蛋白质。食物成分中蛋白质减少,能减弱对冷的耐受性。在冷环境中作业后,施行温水浴有助于迅速减轻或消除寒冷反应。因此低温车间应设有防寒服装烘干室和热水浴室。

  对冷作业工人要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有高血压、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病、胃酸过多症、胃肠机能障碍、肾功能异常以及易感冒者,应避免从事低温作业。50岁以上老年人不宜从事低温作业。低温作业者应有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并适当地补给维生素B1。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