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说明

安全人机工程单选题及答案注释

2007-07-18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1.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即:( )。
   A.以人类为中心——以机械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系统为中心
   B.以机械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C.以机械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D.以人类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机械为中心
   2.手臂的最大推力产生在肩的上方0。方向上,可达自身体重的( )。
   A.50%    B.80%    C.130%    D.150%
   3.颜色对比与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关系。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易于辨认的顺序是( )。
   A.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白底黑字    B.白底黑字,黑底白字,黄底黑字,蓝底白字
   C.黄底黑字,白底黑字,黑底自字,蓝底白字    D.白底黑字,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
   4.站着不动、长期或经常重复地弯腰、躯干扭曲并倾斜的姿势、经常性重复地单腿支撑的姿势和手臂长时间前伸等姿势极易产生疲劳。其原因主要是( )。
   A.动态作业    B.动作力量过大    C.动作幅度过大    D.静态作业
   5.人们常常在伸手取物时直接将手伸向物品,在穿越空地时走斜线,为图省事直接从有限高度的设备或货物堆上翻越而过等。这在人机工程学上被称为( )。
   A.捷径反应    B.躲避反应    C.积极反应    D.消极反应
   6.人眼观看展示物的最佳视角在地域标准视角--区域内。
   A.5    B.15    C.30    D.45
   7.按照( )分类,人机系统可分为开环人机系统和闭环人机系统。
   A.人机系统组合方式    B.有无反馈控制作用    C.人机系统自动化程度    D.人机系统的规模大小
   8.显示器(显示装置)是从机器至人的信息传递装置,视觉显示器由于传递的信息量大、传递方式多样等原因,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而占主要地位。视觉显示器可分为数字式和模拟式两类。对于数字显示方式的特点的描述,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动态范围大    B.读数准确    C.定性显示    D.定量显示
   9.人机功能分配研究的意义是:利用人与机器的特点,为作业中的人与机器,安排不同的任务形式、难度和任务量。人机工程学研究人机功能分配的目的是( )。
   A.充分发挥机器的效用    B.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
   C.改进机器以便使之适应人的作业需要    D.提高人机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10.人的大脑意识水平对人机系统可靠性具有较大影响,日本教授将大脑意识划分为5个等级,大脑意识水平处于( )级人的可靠度最高。
   A.工    B.Ⅱ    C.Ⅲ    D.Ⅳ
   11.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机器的使用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在大量使用机器提高了劳动生产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劳动者伤亡、病害等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对这些不利因素发 生的机理和预防措施进行研究,以便创造更( )和更文明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条件。
   A.高效    B.快捷    C.灵活    D.安全、卫生
   12.人体测量学主要研究人体测量和观察方法,通过人体( )测量探讨人体的特征、类型、变异和发展的规律,这也是人类学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人体静态测量和人体动态测量两种常用方法。
   A.宏观与微观    B.整体和局部    C.内部与外部    D.精确和模糊
   13.下列因素中,与作业姿势无关的有:工作空间的大小和照明条件;体力负荷的大小、频度和用力方向;( )。
   A.工作场所的布置与格局    B.作业方式和作业者主动采取的体位等
   C.设备与材料的位置和取用工作台面与座椅的形状和尺寸    D.作业的组织形式
   14.长时间单调、乏味、紧张的作业,持续的精神压力,对工作不感兴趣、工作中心情不愉快等因素,会促使作业( )疲劳的发生或加重。
   A.肌肉    B.精神    C.神经    D.关节
   15.人们用于改变机电设备工作状态的装置称( )。
   A.显示器    B.控制器    C.联结器    D.通讯装置
   16.作业人员错误地操作或使用控制器将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常见的控制器操作错误有( )错误、调节错误、逆转错误和无意中引发错误等。
   A.视物不清    B.信号传输    C.置换    D.力量不足
   17.以心率为标准建立的保障作业者健康的作业强度的极限,简称为"心率极限",该极限包括两个限制条件,一是避免作业时心率"无限上升",二是作业停止后,心率应在( )min内恢复到静息状态的心率。
   A.5    B.10    C.15    D.20
   18.控制器的编码就是使每一个控制器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代号,以减少混淆。其中形状编码主要是使操作者通过( )来区分不同形状的控制器。
   A.触觉    B.视觉    C.平衡觉    D.听觉
   19.人机系统为同时满足人类安全和工效的需要,必须具备( )功能。
   A.信息接受、信息贮存、信息处理和执行    B.信息输入、信息接受、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
   C.信息接受、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    D.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
   20.作业空间设计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作业空间包括三种不同的空间范围,即作业范围、作业活动空间和( )距离。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的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应以第95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A.省力    B.安全防护    C.经济适用    D.舒适

[NextPage]

   21.某爆破工在加工起爆炸药包时,因一时手边找不到钳子,竟用牙齿去咬雷管接口,致重伤事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他的行为属于( )。
   A.侥幸心理    B.逆反心理    C.凑兴心理    D.省能心理
   22.高温环境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 )大于或等于25℃的作业。
   A.平均WBGT(湿球黑球温度℃)指数    B.干球温度    C.湿球温度    D.有效温度
   23.高温作业分为三种类型,下列( )不正确。
   A.高温、强辐射型作业    B.高温、高湿型作业    C.夏季露天作业    D.高湿、强辐射型作业
   24.具有正常听力的人能够感觉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16~20000Hz,人到25岁左右时,对15000Hz以上频率的灵敏度显著降低,当频率高于15000Hz时,听力开始向下移动,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频率感受的上限逐年连续降低。但是,对于频率小于( )的声音,听觉灵敏度几乎不受年龄的影响。
   A.500Hz    B.1000Hz    C.2000Hz    D.5000HZ
   25.作业人员观测仪表盘时,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人眼观察效果优略依次为( )。
   A.左上限、右上限、左下限、右下限    B.右上限、左上限、右下限、左下限
   C.左下限、右下限、左上限、右上限    D.左上限、左下限、右上限、右下限
   26.颜色对比与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关系,当人们从远处辨认前方的多种不同颜色时,其易于辨认的顺序是( )。
   A.黄、绿、红、白    B.红、黄、绿、白    C.白、黄、绿、红    D.红、绿、黄、白
   27.在人机学发展史上的三个著名实验是( )。
   A.肌肉疲劳实验、铁锹作业实验、砌砖作业试验
   B.力源耗竭试验、铁锹作业实验和中枢变化机理与生化变化机理试验
   C.局部血流阻断、中枢变化机理与生化变化试验和力源耗竭试验
   D.疲劳物质累积试验、局部血流阻断、中枢变化机理与生化变化试验
   28.可靠性是指( )。
   A.系统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B.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在任意时刻上正常工作的概率
   C.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在任意时刻上正常工作的能力    D.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9.一般情况下,机械失效率是随时间变化的,它的变化可以明显地分为( )个阶段。
   A.2    B.3    C.4    D.5
   30.人机界面的设计中,对于操纵手柄的设计应适应手掌的生理特点。首先要求( )。
   A.手柄形状要丝毫不差地贴合于手的握持空间,尤其是要紧贴掌心。
   B.手柄形状要避免丝毫不差地贴合于手的握持空间,尤其不要紧贴掌心。
   C.手柄的着力和振动方向要集中于掌心。
   D.手柄的着力和振动方向要集中于指骨间肌。
   31.人机系统中显示板的布局应该( )。
   A.显示板面的布置应在人的最大视觉范围内(左右1200,上550~600,下700~750)
   B.显示板面的布置应在人的最佳视觉范围内(1.5 0~30)
   C.显示板面的布置应在人的有效视觉范围内(左右150~200;上300,下400)
   D.显示板面的布置在什么范围内根据显示板的功能不同而不同
   32.故障诊断工作可以分为信号检测( )、状态识别和诊断决策四个步骤。
   A.特征提取    B.信号收集    C.故障预测    D.异常模型确定
   33.人机工程设计的目的是为减少使用中人的差错,发挥人和机器各自的特点以提高机械设备的( )。
   A.可靠性    B.准确性    C.安全性    D。有效性
   34.导致伤害事故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其中控制伤害事故发生最根本的是(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D.三个方面都是
   35.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最少的阶段是( )。
   A.早期故障阶段    B.稳定故障阶段    C.损耗故障阶段    D.三个阶段的故障率相同
   36.故障诊断技术在按状态信号的物理特征分类中。振动技术诊断的目标包括--。
   A.噪声    B.压力脉动    C.光谱    D.机械声呐
   37.机械安全的安全性指的是( )。
   A.机器在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其寿命期限内必须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才是安全的
   B.机器在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其寿命期限内即使发生误操作,也能保证人和机器的安全
   C.机器在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其寿命期限内无论如何操作都是安全的
   D.机器在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其寿命期限内无论如何操作都不是绝对安全的,只是安全达到了可接受的程度
   38.保证机械本质安全的机械安全技术是( )。
   A.基础技术    B.工程设计技术    C.管理技术    D.支撑技术
   39.本质安全指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在机械设备的( )就采取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来消除机械危险。
   A.设计阶段    B.制造阶段    C.使用阶段    D.安装阶段
   40.故障诊断技术在按诊断对象分类中,往复机械诊断技术的对象包括( )。
   A.电机    B.内燃机    C.轴    D.传送装置

[NextPage]

   41.光谱分析是用来诊断齿轮零件故障的一种方法,靠原子吸收光谱来分析润滑油中金属的成分和含量,一旦发现金属元素含量剧增,就代表齿轮的磨损加大,当含量达于正常值( )倍以上时,便可提出报警,并进行故障分析或检修。
   A.1    B.2    C.3    D.4
   42.在机械安全设计中,要保证机械的友善性特性,就要求在设计中通过减少( )来提高安全性,并以此改善机器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其可靠性。
   A.机器设备显示装置的准确性    B.机器设备控制装置的准确性    C.操作者的操作频率    D.操作者的紧张和体力
   43.机械设备的有效寿命是指( )。
   A.机械设备的早期失效期阶段    B.机械设备的偶然失效期阶段
   C.机械设备的损耗失效期阶段    D.机械设备的三个失效期之和的时间
   44.有效度是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在任意时刻上正常工作的概率。它( )。
   A.就相当于可靠度    B.是可靠度减去维修度得到的尺度    C.是可靠度与维修度的综合    D.就相当于维修度
   45.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设备的故障总数与未发生故障的设备数之比称为( )。
   A.故障率    B.瞬时故障率    C.不可靠度    D.平均故障率
   46.维修性设计中的简化设计目的是简化( )的工作,降低对( )的技能要求。
   A.使用与维修人员,使用与维修人员    B.维修人员,使用人员    C.使用人员,维修人员   D.维修人员,维修人员
   47.机械设计应达到本质安全的要求,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要求对预定在有爆炸隐患场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应采用全气动或全液压控制系统和操纵机构或本质安全电气装置,并在机械设备的液压装置中使用( )液体。
   A.阻燃和无毒    B.阻燃和低毒    C.低闪点    D.可燃和无毒
   48.人机系统常见的事故伤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
   A.卷入和挤压    B.碰撞和撞击    C.接触伤害    D.切割和剪切
   49.卷入和挤压伤害是人机系统中主要的伤害之一,其发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 )。
   A.直线运动的零部件    B.锐利的表面    C.高速旋转的工件    D.旋转件与固定件之间
   50.人机系统发生事故原因很多,但主要是( )。
   A.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不良状态    B.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C.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磨损和状态恶化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    D.环境的不良状态和物的不安全行为
   51.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过程中,串联系统的可靠性随着系统内单元的数量及单元本身的可靠性的变化是( )。
   A.系统内单元的数量越多,单元本身的可靠性越大,系统可靠性越高
   B.系统内单元的数量越多,单元本身的可靠性越大,系统可靠性越低
   C.系统内单元的数量越少,单元本身的可靠性越小,系统可靠性越高
   D.系统内单元的数量越少,单元本身的可靠性越小,系统可靠性越低
   52.串联系统可靠性( ) 。
   A.大于同样单元组成的并联系统的可靠性    B.大于组成单元的可靠性
   C.大于同样单元组成的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    D.以上三个说法都不正确
   53.下列( )不属于产品结构的维修性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A.可达性    B.工艺性    C.零、组、部件的标准化和互换性    D.维修人员的安全
   54.人体测量学是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之一。进行人体测量所涉及的对象主要是( )。
   A.特定的个人    B.特定的群体    C.非特定的个人    D.非特定的群体
   55.人机功能分配研究的意义是利用人与机器的特点,为作业中的人与机器安排不同的任务形式、难度和任务量。人机工程学研究人机功能分配的目的是( )。
   A.充分发挥机器的效用    B.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
   C.改进机器以便使之适应人的作业需要    D.提高人机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56.利用认知时间法、闪烁光点法等常用方法测量人的闪光融合频率(临界闪变融合值)的方法,目的是测量人的( )。
   A.运动机能    B.心理卫生    C.疲劳程度    D.视觉特征
   57.用脚操作主要是完成较重负荷的控制工作。脚的出力角度不同,产生的足蹬力不同。当膝部屈曲大约( )度时,可产生最大足蹬力。
   A.90    B.120    C.160    D.180
   58.利用人体参数进行作业空间设计时,由于设计目标用途不同,选用的百分位和适应度也不同。凡净空高度类设计,一般取--百分位数据。
   A.1    B.10    C.90    D.99
   59.视距是指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一般操作的视距在( )处最为适宜。视距过远或过近都会影响认读的速度和准确性。
   A.30cm    B.58cm    C.76cm    D.100cm

 

[NextPage]

参考答案及注释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C。 数字显示方式在获得准确的数字读数方面比模拟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模拟显示方式却在形象显示被控制对象的参数在全程范围所处位置、变化快慢及趋势等方面更具优势。数字显示表示的都是具体的参数数字,因而是一种定量的显示方式。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对在活动过程中的人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B。 紧张的作业、无兴趣、情绪等都属于精神因素。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C。    18.答案:A。    19.答案:A。
   20.答案:B。作业范围、作业活动空间和安全防护距离是三个距离,是作业空间设计的内容。
   21.答案:D。侥幸心理原因:一是错误的经验,二是在思想方法上错误的运用小概率出错思想。逆反心理是人的言行在好奇心、好胜心、求知欲、思想偏见、对抗情绪之类的一时作用下,产生一种与常态行为相反的对抗性心理反映。凑兴心理是人在社会群体生活中产生一种人际关系反映。省能心理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养成了一种习惯性地干任何事总是要以较少的能量获得最大效果。
   22.答案:A。有效温度是生理感觉温度。
   23.答案:D。
   24.答案:B。 随年龄增加,人耳对低频声音灵敏度变化很小,随频率增加人耳对声音灵敏度降低很多。
   25.答案:A。    26.答案:D。
   27.答案:A。疲劳物质累积、局部血流阻断、中枢变化机理与生化变化机理和力源耗竭机理是疲劳产生的机理。肌肉疲劳试验、铁锹作业试验、砌砖作业试验是人机学发展史上三个著名试验,上述试验操作性强,能够使人体体力耗费最少,获得较多的效益。
   28.答案:D。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9.答案:B。一般情况下,机械失效率是随时间变化的,它的变化可以明显地分为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和损耗失效期三个阶段。
   30.答案:B。人机界面的设计中,对于操纵手柄的设计应适应手掌的生理特点。要求手柄形状要避免丝毫不差地贴合于手的握持空间,尤其不要紧贴掌心,同时要求手柄的着力和振动方向不要集中于掌心及指骨间肌。
   31.答案:C。人机系统中显示板面的布置应在水平视线左右15。~20。,上30。,下45。。
   32.答案:A。故障诊断工作可以分为信号检测、特征提取、状态识别和诊断决策四个基本步骤。
   33.答案:A。人机工程设计的目的是为减少使用中人的差错,发挥人和机器各自的特点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34.答案:B。 导致伤害事故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其中控制伤害事故发生最根本的是物的不安全状态。
   35.答案:B。 机械设备的故障率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故障阶段、稳定故障阶段、损耗故障阶段,其中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最少的阶段是稳定故障阶段。
   36.答案:D。 故障诊断技术在按状态信号的物理特征分类中,振动技术诊断的目标包括稳态振动、瞬态振动机械声呐及模态监测。噪声属声学诊断技术,压力脉动属压力诊断技术,光谱属于光学诊断技术。
   37.答案:B。 安全性:采用现代安全设计方法,通过对机械危险的识别、评价和安全设计,从而使机器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挥预定功能,包括误用时,其机器和人身均是安全的,使人对劳动环境、劳动内容和主动地位的提高得到不断改善。
   38.答案:B。 工程设计技术由现代设计技术的优良设计方法组成,通过应用这些现代设计技术。从机械结构设计的角度,保证机械的本质安全,即机器在整个寿命期内发挥预定功能,包括误用时其机器和人身是安全的。
   39.答案:A。 本质安全要求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机械危险,也就是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在机械设备的设计阶段就采取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进行安全设计,经过对机械设备性能、产量、效率、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各方面的综合分析,使机械设备本身达到本质安全。
   40.答案:B。 故障诊断技术在按诊断对象分类中,往复机械诊断技术的对象包括压缩机、内燃机、活塞曲柄和连杆机构等。电机属于旋转机械诊断技术,轴属于零件诊断技术;传送装置属于工程流程诊断技术。

[NextPage]

   41.答案:C。 光谱分析是用来诊断齿轮零件故障的一种方法,靠原子吸收光谱来分析润滑油中金属的成分和含量,一旦发现金属元素含量剧增,就代表齿轮的磨损加大,当含量达于正常值3倍以上时,便可发出报警,并进行故障分析或检修。
   42.答案:D。 友善性:机械安全设计涉及到人和人所控制的机器,它在人与机器之间建立起一套满足人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充分发挥人的功能的、提高人机系统效率的安全系统,在设计中通过减少操作者的紧张和体力来提高安全性,并以此改善机器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其可靠性。
   43.答案:B。 偶然失效期,失效率曲线为恒定型。失效主要由非预期的过载、误操作、意外的天灾以及一些尚不清楚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由于失效原因多属偶然,故称为偶然失效期。偶然失效期是能有效工作的时期,这段时间称为有效寿命。
   44.答案:C。 有效度是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在任意时刻上正常工作的概率。它是可靠度和维修度合起来的尺度。
   45.答案:D。 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设备的故障总数与未发生故障的设备数之比,称为平均故障率。
   46.答案:A。 简化设计。设备的设计应在满足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和外形。简化使用与维修人员的工作,降低对使用和维修人员的技能要求。
   47.答案:A。达到本质安全的动力源,在有爆炸隐患场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应采用本质安全电气装置,以防电火花引起爆炸,并在机械设备的液压装置中使用阻燃和无毒液体。
   48.答案:A。卷入和挤压是人机系统常见的事故伤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类事故伤害,约占47.7%。
   49.答案:D。 卷入和挤压是人机系统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类事故伤害,主要发生在两旋转件之间或旋转件与固定件之间的运动。
   50.答案:B。 人机系统发生事故的原因有机械设备存在先天性潜在缺陷(属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磨损和恶化(属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S1.答案:D。 串联系统中单元数越多,则系统的可靠性越低,单元本身可靠性越低,则系统可靠性越低。
   52.答案:D。 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小于个单元本身的可靠性,小于相同单元组成的并联系统的可靠性,也小于相同单元组成的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
   53.答案:B。 产品结构的维修性设计应考虑的问题有可达性、零、组、部件的标准化和互换性和维修人员的安全。
   54.答案:B。 作业环境、装置和工具的设计、设置等与使用它们的人关系密切,这种设置或设计应能适应使用它们的具有一定人种、地域、性别等特征的人。这里的"人",指的是特定的人群,例如"德国的男子","中国北方男性"或"南部非洲黑色人种女性"等。
   55.答案:D。
   56.答案:C。 常用的测量人体作业疲劳的方法有膝臆反射域值法、皮肤敏感距离法、认知时间法、皮肤电流反应量、闪烁光点法等。
   57.答案:C。 膝部屈曲大约在140~160。之间足蹬力最大。
   58.答案:D。
   59.答案:B。